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

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方有孤忠?不!南方皆忠臣(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所以,吕嘉问的话,正中了高遵惠内心的忧虑。

王超、王德用父子,是大宋太宗到仁庙时代,最为显赫的将门,父子节度,执掌枢密。

可现在的王家早就破落了,王德用的孙子里,已经有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去经商了。

王家尚且如此。

他这个太皇太后的叔叔的子孙,又会如何?

毕竟,这兵凶战危的,万一出个意外,他在汴京的美妾娇婢还不知会便宜谁!

可是吕嘉问却用一句话,让他鼓足了勇气:“公事年近六十,虽身强体健,又深得太皇太后、官家信重,然公事膝下五子七女十余孙,却未必能如公事这般,深沐皇恩啊!”

“公事若不为子孙计,多蓄钱银,子孙奈何?”

“公事不见当年王超、王德用子孙乎?”

在大宋,社会家庭财产,就是父母在,不异财,父母死则均分家产。

高遵惠放下笔,就叹道:“吕安抚啊,你我在此所作所为,若传回汴京,还不得被人笑话?!”

自从吕嘉问到了广西后,起初高遵惠也不愿意和这个人打交道的。

因为他很清楚,吕嘉问深罪向太后。

可是,架不住这个人真的厉害,主意多啊。

而且,他也很支持在交趾种甘蔗,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正是靠着这些土官的帮助和支持,宋军才能将交趾太尉李常杰围困在北件以南,并断绝了太原与其的联系。

这些地头蛇,熟悉道路,熟悉环境,手里面还有大量粮食、青壮。

不把他们拉拢,他们一旦倒向李常杰,就有可能让李常杰逃脱。

而现在,他高遵惠只要动动笔,在这些人的族谱上签个字,给他们背书,他们就自带干粮,加入宋军阵营,切断交趾太原到北件的道路。

还将他们的粮食便宜卖给宋军。

吕嘉问笑了笑,道:“交贼李常杰覆灭在即,章子厚自然要来坐镇!”

高遵惠点点头:“也对!”

但其实,他们两个都知道,章惇忽然来北件是干嘛的?

来监督他们两个,免得他们搞出什么乱子的。

今天找了个老中医,按摩了一下肩膀和背,感觉好多了。

区区名声,哪里有金子、砂糖实在?!

吕嘉问看着高遵惠恬不知耻的神色,他笑了起来。

“高遵惠是小人!”

“但他可比很多道貌岸然的君子实在多了!”

至少,高遵惠这个人啊,只要好处给足了,他真的肯和人交心。

而他高遵惠却以大宋皇亲国戚的身份,对这些族谱全部背书。

这样的事情,若传回汴京,还不得被人笑死?

吕嘉问看着高遵惠的神色,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大块狗头金。

这狗头金看上去足足有着十几两重。

“公事,此乃韩氏诸子予公事的润笔之费。”

就这样被吕嘉问半忽悠半鼓励的,踏出了国境。

然后,高遵惠才知道,原来他的名头这么管用。

就是……

太荒诞了些!

看看这手上的族谱是怎么记录的吧?

高遵惠点点头,接过吕嘉问递来的册子,看了一眼,然后瞳孔就开始放大:“他们怎么敢的?”

“居然自称韩文公之后?!”

吕嘉问笑起来,道:“这些交趾土官,都是这样的,谁有名就攀附谁呗!”

“况且韩文公,当年曾多次被贬岭南,勉强能攀附上!”

高遵惠想了想,也是。

他百年之后,那点微薄的家产,被儿子们一分,每个人能分到多少?

孙辈析产的时候,又能分得多少?

可别和王德用家里一样,才三代人就破败的得去经商,逢年过节祭祖的时候,连祭品都供奉不全!

所以,他得赚钱啊!

至少得赚够一百万贯!

所以,高遵甫、高遵裕、高遵惠三兄弟,虽然是亲兄弟,可在他们的父亲去世后,他们就已经是高家的三个分支。

于是,高遵惠虽然是太皇太后的亲叔叔。

可是,他的儿子,却只是太皇太后的堂兄弟。

一旦他高遵惠和高遵裕一样撒手人寰,他的孩子,也就只是太皇太后眼里的一般亲戚了。

哪怕现在,太皇太后也更关心她的亲侄子——高公纪、高公绘兄弟。

很不巧,吕嘉问还是官家任命的‘都大右江安抚使’,不止整个广西右江地区的羁縻州,就连交趾境内的土司们,日后也受他监督。

这就没办法了。

高遵惠只好和吕嘉问一起共事。

然后,他就被吕嘉问怂恿着进了交趾。

老实说,一开始高遵惠是害怕的。

他们还派出向导,指引田仕儒的思州兵,绕开大道,从小路渗透、伏击,交趾从太原出来的辎重粮草队伍以及援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些人知晓这交趾的矿产所在。

靠着他们,高遵惠和吕嘉问已经找到了好几个大型的露天石炭矿矿场。

有了石炭,将来熬糖就有了廉价的燃料。

就是……

明天再去按摩按摩,假若恢复的不错,就可以恢复正常更新了。

这冬天真是我的梦魇,肩膀疼,脖子疼,背也疼。

(本章完)

哪像某人,根本就养不熟!

偏偏这个叛徒,如今在朝中还身居高位,已是户部尚书!

吕嘉问正想和高遵惠继续谈谈,未来的甘蔗贸易的问题。

门外,传来了高遵惠身边的随从的声音:“明公,狄总管命小的来通报:章相公已到北件,请明公和吕安抚一起出城迎接。”

“章七怎来了?”高遵惠起身问道。

“此外,韩氏诸子皆言,得公事襄助,感激不尽,愿随公事,共谋大事!”

什么大事?当然是种甘蔗的大事了。

高遵惠看着那块硕大的狗头金,不动声色的抓起来,然后大义凛然的说道:“凡夫俗子要笑就笑吧!“

“老夫为天下,为社稷,甘愿受天下误解!”

外戚,不就是被人误解的吗?

“余等本故大唐韩公讳愈老大人之后……百三十来,余等流落蛮荒,然不敢忘祖宗衣冠,不敢忘中国天子……于是,留一腔热血于蛮荒,遗满腹忠诚于子孙……今闻王师南征,乃集子孙于家,举义兵响应……”

高遵惠虽然读书少,但他也知道,这是当年西北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的模板!

张义潮是西北有孤忠。

而现在,在这交趾之地,北件以南的地区,大宋孤忠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窝一窝的向外冒。

大家都是孤忠,都是一代代南望王师而不得的忠臣。

于是,提起笔翻开小册子,在册子里签下自己的画押,表明他——大宋国亲,太皇太后之叔,认可了这位土官自称的‘故大唐工部尚书韩公讳愈之后’,也认可了他送来的这本小册子,确实是这韩家人在这交趾北方,百年传承的族谱。

虽然说,傻子都能看出,这所谓的族谱可能就是昨天晚上制作出来的,证据就是上面的墨迹都还没干呢。

但,没办法!

送族谱来的人,可是交趾北方豪族韩氏。

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是好几个在这北件、太原一带有着强大影响力的土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