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两百七十九章 名曰吕惠卿的阴影

第两百七十九章 名曰吕惠卿的阴影(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一个精力比他旺盛一个能力可能超过他,一个强势无比的同僚!

所有和吕惠卿共过事的宰执,都不愿意和他继续共事。

不止是因为吕惠卿的个性无比强势。

还因为这是个卷王!

当年他在朝堂时,总是最晚下衙,最早到衙的。

自然,这位太皇太后怎会让吕惠卿去熙河建功立业?

却根本不知,宰臣们其实比她还想坑掉吕惠卿。

……

韩绛和吕公著在听了官家、太皇太后的话后,都失落不已。

章惇、张璪,更是叹息一声,暗叫可惜!

如此想着,赵煦就答道:“母后,儿臣以为,还是用赵卨吧……”

“为何?”向太后问道。

赵煦平静的说道:“圣人云:父丧,三年不改父之道!”

“父皇既然让吕惠卿镇守河东,自有父皇的圣意考量在内!”

“身为嗣子,儿臣不敢乱父皇之政!”

如今,回头想想,他当时其实是做错了选择。

应该留下吕惠卿的!

为什么?

所有人都害怕、讨厌、远离。

但同时强势、才干极高的大臣。

恐怕就连章惇也不知道他的那个大器晚成的族兄,居然有着那么杰出、恐怖的军事天赋!

更不会知道,章楶就是大宋三代天子梦寐以求的那个完全克制党项人的一切战术、战法的大将。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章楶的一生,保持了全胜的战绩。

号称没有一支党项军队,能在他面前全身而退——铁鹞子也不行!

准确的说——铁鹞子,才是章楶最喜欢的猎物!

章惇猛然抬头。

就听着官家将他的族兄履历背诵而出:“这位大臣,乃是英庙治平二年的省元,乃祖章频仁庙天圣时曾侍御史,曾直言劝谏章献明肃皇后,仁庙以为善……可谓是世代忠良之臣!”

“好叫太母、母后知晓,我听说,章楶当年曾因其叔父,仁庙故宰相章文简公(章得象)之恩荫为官……但听说其父含冤入狱后,当即放弃官身,前去救父……一时传为美谈!”

“尤为难得的是——此大臣入仕后,历任知县、提举陕西常平仓、京东路转运判官、提点湖北刑狱公事……皆是政绩斐然,天下称贤……”

“为成都府转运副使,更是为成都父老称赞,及卸任,送行者数以千人……”

他在朝堂的每一日,都在思考着如何变法,如何改变现在的一切!

连手实法他都敢搞!

章惇正感叹着就听着殿上的两宫和官家讨论了起来。

“六哥,赵卨既调任熙河,那泾原帅臣该选谁?”向太后问着。

“以儿臣之见……泾原路为沿边要害,控扼西贼腹地,连接熙河、秦凤、永兴军……实在是关乎陕西安危得要害所在,须得选用一位忠厚长者,熟谙于民政之大臣!”

“吕惠卿啊吕惠卿……”赵煦在心中叹息着。

新党、旧党,没有一个人看他顺眼。

无论是现在的韩绛、吕公著联手给吕惠卿下黑手,还是后来,章惇和曾布联手在赵煦面前给吕惠卿塞黑材料。

都已经证明了这个人的人缘已经差到了一定程度。

据说,连王雱生前,也对吕惠卿有着极大的意见和看法,没少在王安石面前递吕惠卿的黑材料。

卷的大家都受不了了!

特别是和他同属新党的大臣们,被他卷的连休沐日都不得安生!

连章惇这个出了名的卷王,在吕惠卿面前,也甘拜下风。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吕惠卿的恐怖了!

那个人就是无情的公文机器!

尤其是章惇,对这次吕惠卿居然可以逃过一劫,惋惜不已。

“吕吉甫啊吕吉甫……汝的运气可真好!”章惇叹息着。

对吕惠卿,他没有私怨。

可章惇明白,吕惠卿一旦入朝,并且得到官家信任。

那么,他就要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对手。

“且让他在河东再任三年,三年后,命其入京述职再谈其他吧!”

太皇太后立刻就道:“官家说的是!”

“先帝既让吕惠卿镇守河东,屏卫社稷,自然有着先帝的考量!”

她对吕惠卿这个王安石门下最忠实的鹰犬的意见,甚至比王安石还大。

因为熙宁变法的法令,大都是出自吕惠卿而非王安石之手。

这是最好的宰执人选啊!

根本不需要担心他结党,也不必担心他势大难制。

脏活累活都交给他就行了。

干得好,是天子圣明。

出了差错就是——吕惠卿本性如此!

(本章完)

“今欲求忠厚之长者,守边之大臣,孙臣以为,这位大臣确实不错!”

现在的大宋,谁能想到,章楶这个做了一辈子民政,干了二十几年亲民官的大臣。

居然是一个隐藏的战略大师?

而且还是那种出道即巅峰,在所有方面都天克党项人的帅臣?

没有人知道的。

“此大臣,最好既擅安民,又能治军,同时还能约束上下军将,不生是非……”

两宫听着,都是点头,对赵煦提出的这些条件很满意。

于是,太皇太后问道:“那官家可有人选?”

官家答道:“儿臣在集英殿听讲时,曾请诸位先生,为儿臣介绍天下州郡能臣贤臣……”

“侍读吕大防,于是为儿臣举故成都路转运副使朝散大夫章楶!”

不过……

这似乎是吕惠卿自找的。

赵煦回忆起他上上辈子所见过的那个吕惠卿。

那个在朝堂上如同一柄利剑般咄咄逼人,强势无比的大臣。

他也正是在看到了吕惠卿当时的气势后,最终选择了,听从章惇的建议,让吕惠卿去沿边建功立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