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席卷天下 > 第249章:正式起兵

第249章:正式起兵(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因为各处都有暴‘乱’发生,估计石碣赵国的中枢早就习惯了?就是想要捏造关中氐人造反有点难度,毕竟苻洪一直都留在襄国,氐族的‘精’华也是在襄国附近,只要石虎稍微查一下就能知晓苻洪是不是真的要反,所以只能是‘混’肴视听,多争取一些时间。

七天的时间转眼即逝,冉闵利用这一段时间进行了多项准备,包括控制住渑池,整编了三万的青壮。

要说起来,冉闵统军绝对有一套,虽说之前那些青壮早就有经过训练,可是用短暂的七天完善三万人的整编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约苻健相见,介时吾率军冲锋羌兵中军直取苻健首级,你等应付其余敌军。”冉闵身穿重甲,坐骑朱龙马亦是披上了甲具。他手持一杆马槊,背后‘插’着两杆钩戟,腰间悬着一柄战剑,马的一侧有骑弓和箭囊:“一战歼灭三万羌兵”

一众人,哪怕是文士也全副武装,每人都有一件骑战用的铠甲,就是坐骑没有披甲。

冉闵要入关中,除开一万已经整编起来的军队和二十万的民伕,后面陆陆续续还有自发‘性’追随搬迁的人。

庞大的队伍抵达渑池,苻氏一族怎么会不紧张?要知道这年头军队和民伕其实没有算得那么清楚,青壮稍微武装一下就能够投入战场。因此苻健拦下冉闵之后给出的理由就是,冉闵率领的人大大超出了石虎给的数量,拒绝冉闵进入关中。

“七日”冉闵举起了手握成拳状:“七日为期限,介时若是苻健不让开,便直接强攻”

苻健可能是要最大限度的吓唬冉闵,带来的氐族兵该是有三万左右?

石碣赵国虽然重视羌族和氐族这两个打手,但是对两族的限制也十分严重,例如羌族和氐族的‘精’华人口都是被限制在襄国附近进行监视,地方上又严格限制两族的族兵数量。

“我们也会有强弩和连弩。”冉闵给部下打一剂强心剂:“最迟两个月后就会运过来。”

冉闵与刘彦的‘交’易很频繁,就是‘交’易方式上有些特别,刘彦需要的不是财帛,冉闵的支付方式是人。

前前后后的‘交’易中,刘彦从冉闵这边获取的人口超过十八万,大抵是一些杂胡居多。到后面的‘交’易中,冉闵送去的晋人数量猛增,最后一批更是达到了四万晋人的数量,就是青壮数量较少,大部分是老弱‘妇’孺。

刘彦几乎是来者不拒的态度,对于有大量的晋人老弱‘妇’孺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能看出冉闵是在安排起兵事宜,虽然是被占了便宜,可是接收老弱‘妇’孺等于在帮冉闵备战,对于大家都是有好处的事情。

条攸‘激’动地问:“多少?”

三万辆畜力车,它们由四万多匹马和两万头牛拉动,作为后备还有将近一万匹马和四千多头牛。牛不用说了,马其实有一部分是战马,之所以由战马拉车完全是出于伪装。

冉闵与汉部的‘交’易的兵器比较杂,大部分是枪头、战刀、箭镞,少量的战剑和马槊,近战兵器合起来数量达到八万,箭镞数量为二十五万。甲胄方面铁甲一千八百副、皮甲三千副。而这是后面一期的‘交’易,没有算上之前的两年。

双方‘交’易中,食盐和咸鱼的数量最多,多到冉闵提供给本部之余还能大肆向外贩售,是冉闵近些年来的重要财帛来源。

“‘交’易给我们的那么多,刘彦手中的数量可想而知。”冉闵满是羡慕地说:“短短四年从无到有,难以想象怎么发展才有如今的实力。”

“正是”王简慢悠悠地说:“很多事情不是传闻,刘彦手中甲士真的有上万之多,那还是一开始的数量,现如今至少会有两万,那是各个国家举国之力都难以办到的事情。不止是步卒甲士,甲骑具装亦有上万之多”

眼见苻健毫不客气地率领近两万大军来渑池城外,冉闵先是在城楼上看了一会,最后冷笑:“诸君,夺取关中在此一役”,说着率先下了城关,利索翻身上马,大喝:“开城‘门’”...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席卷天下

笔趣阁 【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lt;script language=&quot;javascript&quot;&gt;showmn5();&lt;/script&gt;&lt;/div&gt;

&lt;div align=&quot;center&quot;&gt;&lt;script src=&quot;/Ads/txttop.js&quot;&gt;&lt;/script&gt;&lt;/div&gt;

&lt;div class=&quot;adread&quot;&gt;&lt;script&gt;show_read();&lt;/script&gt;&lt;/div&gt;

渑池城内,遍处是准备着厮杀的士兵,最为靠近城‘门’的是接近一千五百的甲骑具装,其后是至少三千身披皮甲的步卒,再往后就是一些仅仅手持武器的步军。

不用太注意看,冉闵的这支军队并没有统一战袍,看去就是五颜六的纷杂。真实情况是,整个石碣赵国戎装统一的也就是龙腾卫士,其余仅有各个大人物的亲卫兵才会身穿统一制服,余下不管是郡县兵还是什么皆是没有统一军服。

甲骑具装被认为是一国之‘精’粹,有多少甲骑具装就代表势力多么强。此前冉闵也是攒了不少的重甲,就是不能暴‘露’出来,不过到现在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所谓。

冉闵麾下甲骑具装的骑士基本都是来自于各个家族的成员,也就只有那些人能够保证食物的充足和丰盛,才能够有强健的体魄。

事实上也是那样,冷兵器战场比拼的就是体制,毕竟只有足够的体质才能披上重甲挥舞兵器,让骨瘦如柴的人去穿七八十斤的重甲没走两步不知道喘成什么样子,那还怎么打?

生活在西北的羌族绝对超过两百万,由于石虎的限制,成编制的羌族兵仅有八万左右。要说‘私’底下没有更多的族兵是开玩笑,但因为被限制太死,无法公开整编,再有就是军械难以大肆打造,暗地里的族兵质量肯定是要比公开的那些差很多。

氐族这边也是相似的情况,石虎允许氐族人在关中招募五万的部队,‘私’底下多少有些不好算,但苻健带了三万过来等于是给了冉闵一个好机会。

“正兵大部分在这里,只要击溃他们,短时间内他们很难再聚兵。”王简停顿了一下,等待众人消化完信息,才又说:“比较麻烦的是后面,氐族必然与我们大肆‘交’战,襄国那边的反应也该考虑进去。”

蒋干乐呵了一下,说:“很简单,就说氐族人要反。不管襄国那边是否相信,将事态先搅浑总没有错。”

石碣赵国到处都有人在反,前一段时间西北的生羌还大肆作‘乱’,那么凭什么氐人就不能‘乱’?

“两千部强弩,五百部连弩。”王简有些遗憾地讲:“就是箭需要我们自己制造。”

“那都不是事”条攸很是高兴:“那可是弩啊比弓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以冉闵携带的军械,再武装出五六万人绝对没有问题,他这一次进入关中是真的想要干大事。

关中是一个好地方,哪怕是郑国渠被破坏和荒废,但依然无法改变关中是一个粮仓的事实。

因为石碣赵国的国策,羌族与氐族的‘精’华族人皆是在襄国,等于是给了冉闵一个占领关中的机会。他们都已经想好了,进入关中之后立刻控制潼关、晓关、蓝田关,等于是锁住了关东进入关中的咽喉,介时大有可为。

刘彦手中的甲士没有两万那么多,该是只有五千不到的样子,毕竟后面没有再“召唤”剑士,倒是非系统的甲士数量持续增加。

甲骑具装指的是具装重骑,刘彦手中真正的具装重骑数量仅有一千五,也就是那支虎贲军,其余的系统骑兵就只有人有套甲,马匹并没有甲胄防护。

当然了,任何一个势力有多少数量的什么兵种,哪怕是该势力也只会有一些核心人员知道,外部更只能是依靠猜测。

“他们还有强弩兵和连弩兵。”蒋干说的是泰山郡之战时,汉军新出现的兵种:“之前藏着掖着,是与邓恒‘交’战才暴‘露’出来。”

一片吸气之声就那么出现了,有那么多的甲士和甲骑具装,再有相当数量的弩兵,他们就想不通刘彦到底是怎么发展,才会有那么强的生产能力。

潼关设于东汉末年,它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 。 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之内长期拥有诸多城池;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因此,潼关乃是军事要地中的要地。

晓关位处霸水下游,北面是连绵的冢岭山,西边是蓝田,南面为盆地,东面是上络之地。它的建立时期很难说清楚,该是在曹魏时期始置,经过西晋的加固,到了匈奴刘氏赵国后期又一再被扩建,形成雄关。

实际上晓关后面还有一个蓝田关,不过因为前面有一个晓关的存在,导致蓝田关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蓝田关年久失修之后已经是处于半废弃的事实。

石虎让冉闵只带一万部队,冉闵还真的就带了一万的部队,除了部队不是还要民伕吗?没有谁规定一万的部队限制带多少民伕,那将近二十万的民伕不算过份?

看二十万民伕的构造,约是十四万青壮,余下就是老弱‘妇’孺。再看冉闵军携带的辎重,畜力车超过三万辆,粮秣至少有七万石,另有一些军械、布匹和杂七杂八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