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三百四十六章不拆咸阳非好汉【为一个缺角的杯子舵主加更】

第三百四十六章不拆咸阳非好汉【为一个缺角的杯子舵主加更】(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哼!不管怎么说,老臣是不会同意公子的!”

王绾见自己无法说服赵昊,不由冷哼一声。

话音落下,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陛下也不会同意公子胡作非为的!”

“为什么不同意?你知道改造都城的好处吗?”

赵昊脸色一沉,郑重其事道:

赵昊自然听懂了王绾的意思,不由会心一笑,然后从怀中摸出早已准备好的图纸,走到王绾身前,介绍道:

“老丞相,这是我最近设计的咸阳城市规划图,咱们要把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里,都拆了,建造新的都城....”

“啊?这....”

王绾听到赵昊的介绍,直接吓懵了。

难怪这小子说要干把大的,原来是特么拆家啊!

曾几何时,王绾也想跟他们一样,名垂青史。

可惜,作为后吕不韦时代的丞相,他在大秦就像个‘吉祥物’。

谈论政事,始皇帝有李斯,蒙毅,冯去疾,胡母敬,冯劫,姚贾等治国大臣,商议军事,始皇帝有尉缭,王翦,蒙武,蒙恬,王贲,李信这些人,根本没有他的用武之地。

要说憋屈,他确实有些憋屈。

要说怨恨,他也确实有些怨恨。

但是,这并不是说他能力有问题,主要是嬴政的权力欲望太强,他这个丞相,其实就跟傀儡差不多。

赵昊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挖苦王绾,而是巧妙的转移话题:“现在我父皇将咸阳留给我们,其实就是想看看,他若放手,我们能否干出一番事业来!”

值得注意的是,赵昊这里说的是‘我们’,他是想潜移默化的让王绾认为,自己不是擅作主张,而是跟赵昊一起想办法改变点什么。

这很重要。

有时候,一个人想做点特别的事,最需要的是理由。

“怎么不行?”

赵昊一本正经道:“老丞相,咱们要把格局打开,听说过工程招标没有?除了这种临时工,还有工程队,我打算将项目分标段包出去,让商人组建工程队修建.....”

“让商人修建?”

王绾愕然:“这怎么可能?”

倒不是说那些工程不能给商人修建,而是那些工程需要很多的人修建,光靠新进城里的这些人,肯定是不够的。

王绾一愣:“公子的意思是?”

赵昊似笑非笑的道:“敢问老丞相,那些来咸阳参加考核的人,那些慕名来咸阳的人,他们需要生活不?”

“需要是需要,可是让他们服徭役,恐怕....”

“谁说让他们服徭役了?这叫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

王绾嘴角一抽,不由暗自都囔:“开不开心老夫不知道,一顿好打,肯定是免不了的....”

“老丞相在说什么?”

“没,没什么....”

王绾尴尬摆手,连忙转移话题:

“就是公子,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非大秦现在能够承受。你不是要降低朝廷对民力的消耗吗?如此劳民伤财的改造.....”

“老丞相,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父皇让你在咸阳监国,其实是将大任交付于你啊!”

赵昊一开口就给王绾带了一顶高帽,直唬得王绾一愣一愣的。

然而,令王绾没想到的是,赵昊不仅给他带高帽,还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

“老丞相,等我父皇回来,估计官职改革就要落实了,到时候大秦就没有丞相了,作为大秦最后一任丞相,你难道就不想做点什么吗?”

“你的前任吕不韦在位期间,迎我父皇归秦,覆灭东周,编纂《吕氏春秋》,每一件都可以名垂青史,而你,担任丞相将近十年,连国家制式都不能确定,还被官职低于你的李斯稳压一头,你就不憋屈吗?”

“首先,都城改造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让这里成为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其次,改造都城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带动区域经济。最后,改造都城,还能升级防御,让这里更安全;

你看现在的都城,多破旧,哪里像天下之都的样子?”

说完,不由摸起了自己无须的小下巴,邪魅一笑:

“嘿嘿,到时候我父皇回来,看到咱们都城大变样,肯定会开心得飞起来....”

“呃....”

“公子,公子,使不得,陛下会雷霆震怒的!”

王绾越听越头皮发麻,朝赵昊苦苦哀求。

却见赵昊有些不满的道:“怎么使不得?老丞相不想名垂青史了吗?”

“这不是名垂青史,这是遗臭万年!哪有国君不在,拆自家都城的?这是谋逆,这是犯法!”

“什么谋逆,什么犯法,这是为大秦创造更好的明天!”

但是,光有憋屈和怨恨,并不能改变什么,得需要机会才行。

他等这么多年,等的就是一个机会,他不想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想告诉全天下的人,他王绾不是碌碌无为之辈。

“呼....”

似乎想通了某个关键,王绾深吸一口气,郑重其事地看着赵昊,一字一句道:“公子,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注意,他这里也说的‘我们’,意思是他认可了赵昊的话,决定跟赵昊‘梭哈’一把。

就好像有些女人出轨,她会在心里说服自己,是对方先对不起自己的。自己这样做,主要是报复对方,从而来降低自己的罪恶感。

赵昊最擅长的就是把握人心。

他合理的利用了王绾在始皇帝威压下的十余年憋屈,以及想做出一番事来的心愿,从而说服王绾跟自己一起搞事。

很明显,王绾对赵昊的话非常有感触。

纵观大秦数百年历史,无论是有丞相之位,还是没丞相之位的时候,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掌权者,无一不是名垂青史的人物,比如商鞅,比如张仪,比如吕不韦,都是声名显赫之辈。

顿时,王绾觉得赵昊有些飘了,太自以为是了。

王绾再次一愣,仿佛自己脑子不够用的看着赵昊。

却听赵昊耐心解释道:“就是给他们一口饭吃,让他们挣点零花钱,自己选择自己想干的活,可以干长工,也可以随干随走,反正干一天算一天的工钱!”

“而且,最重要的是比工匠便宜……”

“这....”

王绾直接亚麻呆住了:“这样也行?”

“什么劳民伤财,你都没听我讲完,就在这里断章取义!”

赵昊皱眉道。

王绾质疑道:“公子,不管你怎么讲,老夫问你,改造都城需要人不?需要钱不?需要材料不?这些你怎么解决?”

“老丞相莫非忘了,现在都城里最不缺的就是人力?”赵昊有些好笑的反问。

“嗯?”

“想想吕不韦在的时候,他李斯能这样吗?”

“公子你....”

面对赵昊的灵魂三问,王绾气得吹胡子瞪眼,但又无从辩驳。

因为赵昊说的是事实。

他当丞相这些年,确实拿不出一点可以令人宣扬的政绩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