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重生侯门骄妃 > 重生侯门骄妃 第60节

重生侯门骄妃 第60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雪白的藕片码的整整齐齐,再配上红花绿叶,十分的亮眼,姜太后点点头,“这天一热,哀家的胃口就差些,没什么的,多少年都这样了,”口里说着,还是却不情郭氏的情谊,挟了一片放在嘴里。

“一会儿你往皇后那里去,好好替她那个侄孙女儿瞧一瞧,那姑娘的身子,怕是弱了些,”对于郑皇后到底是将自己娘家姑娘接进宫的做法,姜太后心里是不满意的,但也不会连这点儿面子也不给郑氏,叫郭氏给郑露莹瞧病,也是在间接的告诉郑皇后,自己是绝对不会允许周承辉娶个病秧子媳妇儿的,而郑皇后接侄孙女儿进宫,目的也就是为了方便郭氏帮她诊脉。

见郭氏不语,姜太后也知道她的意思,郭氏这么些年,是轻易不出手为了治病的,能劳她大驾的,也就宫里这几位主子了,若是颇了这个规矩,以后她就有得忙了,“你放心,哀家叫云嬷嬷陪你过去,你是奉了我的懿旨去的。”

今儿见郑皇后,看来是绝对落不着好儿了,自己这么奉旨给郑露莹看病,这郑家姑娘身体不好的名声可就脱不了了,郭氏心里叹了口气,深怪郑皇后多事,两下说好的,姜太后帮了太子一派,郑皇后就不能插手周承辉的婚事,现在好了,皇太孙定下了,你却将侄孙女儿接进了宫,这么出尔反尔的,谁还能再信你?

“还有,沈氏如今不是在长春宫侍疾么?她家的有个堂妹,因为昌王府主母不在,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不好久住,沈氏便将人也带进了宫里,没准儿一会儿你也能见着,”姜太后眼皮也不抬,慢条斯理道。

郭氏也是时常陪姜太后一起吃饭的,现在这个时辰了,姜太后也不叫她走,因此也不推辞,扶了姜太后往偏殿走。“这归德侯府的三姑娘,似乎是小了些,不过却真真是生的美,若是再大几年,只怕当年的阮妃,也比不得,”

在郭氏眼里,归德侯府的马芯娘是杨骄的头号对手,且不论她出色的相貌,就是马家跟周承辉的关系,送个女儿给他,周承辉也不好不接着。

马家那个芯娘,姜太后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也知道马家是坚定的太子派,就论这份忠心,太孙妃选了马家,谁也没话说,何况马家姑娘人确实生的好,“那姑娘今年才十一?”

“她生月小,下半年就满十二了,等长开了,必是绝色,”马家的坏话,郭氏一点儿都不会说,含笑道,“听说府里还专门请了大家教导她,我那个孙女儿跟她一比,就跟个憨子一样了,每天就是写写字,做做针线,帮着她娘跟她伯母料理家事,那些才女们喜欢她的事,偏她都没什么兴趣。”

姜太后出身不显。那些才女们做的事,她也都不擅长,而且也不觉得会了那些就真的能抓住男人的心,她不是什么都不会,靠着汤水跟针线,坐稳了贵妃的位子,最后还成了皇太后?“这女人啊,说到底了,还是要相夫教子,等真的嫁人了,成了一家主母,又有几个有闲心去侍弄那些个?”

“那你觉得顾家哪个好一些?太子府也太空了些,既然要添一个太子嫔,索性就再添上两个才人,有了梅氏跟顾家姑娘,其他的人,家世看得过去就成了,关键得好生养的,这个你得帮哀家好好看看。”

“臣妾领旨,”郭氏抿嘴一笑,她是听明白了姜太后话里的意思,出身略低的才人,要好生养的,顾家的么,还是算了。

“静王侧妃么,到时候一并叫恬妃过来看看吧,”姜太后的注意力根本不在静王身上,何况这正妃未娶呢,侧妃就算是定下,也得再等上一年半载的,“且从年纪小些的姑娘们里头去寻。”

郭氏的心思也不在这个上头,牛恬妃爱挑谁挑谁,反正她的手也不敢往自家孙女儿身上伸,“娘娘虑的是,这个时候,咱们确实不能给富阳侯心里添堵。”

“哀家明白你的意思,就照你说的办吧,辉哥儿的事,也再看看,等皇帝的圣旨下来,再定夺也不迟,倒是太子那里,得抓紧些,嗯,虽然梅氏是个懂事的,但毕竟有了身子,难免会想的多些,你见着她了,也多开解开解,万不能因为这个,再伤了身子。”被郭氏一提醒,姜太后觉得现在最关紧的是给太子府里添几个人。

再弄出郑皇后,梅太子妃这样的可怜人!

“还是娘娘想的明白,这次娘娘挑中的人,无论哪个出去做个宗妇都撑得起,臣妾就不信了,靖国公还能一个都看不上眼?”郭氏笑眯眯道。

“唉,别看他在哀家跟前儿跟只猫儿似的,你是不知道,他孤拐着呢,”郭氏的表现太贴心,姜太后说着说着,便将轻易不肯吐露的心事也给掏了出来,“平时也不是没有贱胚子往他眼前儿凑过,当初开府的时候,郑氏也挑了几个大宫人给他,结果,根本不往眼里看!”

姜太后话说的隐晦,但郭氏还是听明白了,原来周承辉身边还没有服侍的人,这个么?好也不好,“其实国公爷还没有满十五呢,历来精血同源,一滴精十滴血,国公爷身子虽然极好,但晚些给他身边放人,于将来还是大有裨益的。”

“哀家虽然不懂这些道理,可也怕他移了性子,他不愿意沾惹这些,哀家便由着他了,现在只是担心这孩子开窍晚,咱们倒是叫他挑了,他什么也懂,”为这么个曾孙,姜太后可是操碎了心了。

从坤德宫出来,郭氏没走几步,就远远看到一群人过来,虽然一眼就看到走在最前的昌王妃沈氏,可是郭氏还是被她身旁的女子给吸引了。

与郭氏见过的江南女子不同,这个姑娘确实是如水做一般,可又不是常见的弱柳扶风的模样,这个姑娘确实长的是眉眼如画,傅米分则白施朱则赤,更叫人惊心的是,她眉目灵动,气韵天成,只安静的站在那里,便会叫人觉得她周身盈香自有一种引人侧目的风华,叫自负阅人无数的郭氏也生出了世上竟有这般人物的感慨来。

“臣妾见过昌王妃娘娘,”郭氏并没有去收敛脸上的惊艳之色,而是笑道,“娘娘从哪里寻来的如此佳人,叫臣妾都看住了。”

郭氏终于明白姜太后说起沈氏堂妹的神气了,这样的姑娘,连女人都看呆了眼,何况男人?现在连她,都不那么笃定,周承辉看到沈家姑娘会有什么决定了,现在唯一能叫郭氏略感安慰的,就是这姑娘姓沈了。

“这是我娘家妹妹,闺名苾芬,前阵子她母亲进京探亲,我便将她接过来小住几日,”沈骊君对自己这个堂妹的容色信心满满,“我跟她也是好几年没见了,舍不得将她一人留在王府,便禀了皇后娘娘,将她带进宫来了,也好跟我做个伴儿。”

不能生气,不能劳累,不能操心,这样的人如何坐得了中宫?摆供桌上敬着好了,云嬷嬷已经有了答案,也不多留,一福身,告退出了坤德宫。

“郭老夫人只怕话还没有说完吧,有什么话,直接跟本宫一次说完,只是说完了,到外头,本宫可不想听到任何风声,”郑皇后叫人带了郑露莹下去,她娘家姑娘里,跟周承辉年纪身份匹配也只有这个了,不然,也不会硬下了懿旨将这个侄孙女儿接进宫了。

这个郑露莹郭氏完全没有放在心里了,这样的身子,只怕照顾不好,生孩子这关她都过不去,“郑姑娘的身子,依臣妾看,静养为好,至于将来子嗣上……”

“郭氏!你知道你在说什么?!”虽然心里并不看好郑露莹,但郭氏话一出口,郑皇后还是大怒。

“臣妾自然知道臣妾在说什么?皇后娘娘下问,臣妾也没有胆子有所隐瞒,”郭氏站起身,垂头道。

“懿旨?”还有旨意?郑皇后讶然的看看郭氏,迟疑道,“母后可有什么吩咐?”

云嬷嬷自然不会叫郭氏做恶人,“太后娘娘知道郑姑娘的身子不好,今儿特意下了懿旨,叫郭老夫人为郑姑娘扶扶脉,若是要用什么药材,太后娘娘也说了,皇后这里没有的话,只管往慈宁宫里去寻,一定得把郑姑娘的身子给调理好了。”

云嬷嬷话一说完,也不看郑皇后的脸色,直接将头低了下去,就等着郑皇后谢恩了。

郑皇后已经叫自己这个婆婆气的浑身哆嗦了,早些年她怎么不特意下了懿旨叫郭氏往魏国公府给自己的侄孙女儿看病?

现在巴巴的叫云嬷嬷跟着过来,还给郭氏下了旨意,这不是在告诉别人,自己侄孙女儿身子不好么?不但是不好,还是很不好,可姜太后是她的婆婆,她再不满,又能如何?“云嬷嬷回去替本宫还有露娘给太后娘娘道声谢,等露娘身子好了,本宫一定带她到慈宁宫谢恩。”

一百二十八、

跟云嬷嬷聊完,郭氏又在竹榻上歪了一会儿,有小宫人来报,那头郑皇后已经起身了,郭氏才跟云嬷嬷一起,乘了两顶竹丝凉轿,悠悠的往郑皇后这里来。

“本宫原想着,叫你陪本宫一道用午膻呢,没想到母后将你留下了,”郑皇后久候郭氏不至,心里颇有些不满,待郭氏给她行完礼,忍不住发作出来。

“回娘娘的话,今儿太后胃口不好,奴婢便太着胆子求了郭老夫人在在一旁指点奴婢们一二,”云嬷嬷是姜太后最信任的老人儿,在郑皇后跟前,还是能说几句话的。

姜太后不舒服?这下郑皇后也顾不上发作郭氏了,这个时候,自己这个婆婆可是万万不能有事的,要知道立周承辉为皇太孙的圣旨还没有下呢,“母后怎么样了?本宫这就过去。”

可惜那人命不好,前些年偏偏得了重病,云嬷嬷虽然颇有积蓄,奈何手里银子再多,也不可能拿银子请动太医为个平民诊病,最终还是郭氏知道了,安排了自己的侄子,破例为云嬷嬷的侄子看病,而云家,也算是欠郭家了救命之恩。

“奴婢给老夫人磕头,”云嬷嬷看完信,提裙就要下拜,现在不仅她侄子病好了,连侄儿媳妇都是郭氏亲自帮着选的,如今上两口帮着郭氏打理铺子,日子过的安稳富足,还给云嬷嬷添了孙子,虽然云嬷嬷一年才能见到他们两面,可到底有亲人跟没有亲人是两样的心情。

“瞧你,还跟我客气,咱们算起来,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我伸伸手,有什么不应该的?”郭氏哪里会真的叫她拜下去,一手托了她笑道,“你可别真的跪实喽,我这把老骨头可是拽不动你,要是闪了腰,可没法帮娘娘跑腿儿了。”

郭氏这么一说,云嬷嬷还哪里敢再地上跪,反手扶了郭氏,“老夫人说的,奴婢一家都承了老夫人的恩情,也不是这一跪能还完的,有什么吩咐只要奴婢能做到的,一定尽全力按老夫人您的意思办。”

“唉,你这么一说,就生分了,我就算是有事儿想托给你,也不好张口了,”郭氏见云嬷嬷又要说话,摆了摆手,“刚才我跟娘娘说的话,你也都听到了,我告诉你,我说的都是实话,靖国公是个好孩子,我也有心叫骄娘争一争这太孙妃之位。”

“回娘娘的话,靖国公这样的儿郎,相貌就不说了,龙章凤表贵气天成,就说人品跟才干,臣妾活了六十年了,哪家添了几个男丁,有没有出息,还是知道一些的,靖国公能文能武又上进又孝顺的,勋贵宗室加起来,也寻不着比他强的了,现在咱们这样的人家儿,养个儿子,只要不惹事生非,就谢天谢地了,哪怕纨绔一些,也没有人在乎,可是国公爷呢,唉,臣妾也是时常在娘娘身边伺候的,这些年纵然有两宫护着,国公爷心里,哪有不苦的?”

“还是你知道哀家啊,”郭氏的话说的姜太后心都疼起来了,“哀家也是看着辉哥儿太可怜了,才舍不得他受一点儿委屈,恨不得将天下间最好的一切都捧给他,这娶妻,自然是一样的。”

姜太后有多珍爱这个曾孙,郭氏清楚的很,“靖国公是个多好的孩子咱们都不说,就说两宫都是慈和人儿,太子妃更是宽和有礼的,这样的婆家长辈,遇到一个,都是福气,娘娘您说,臣妾能不想跟您做亲家么?”

郭氏这话说的太贴心了,也只在她才能跟自己说这样的大实话啊,若不是两个年龄差的不大,姜太后简直就要认郭氏做女儿了,真是太能体会她的心情了,“你说的可不是么?哀家虽然常年在深宫里,可年轻的时候也在民间呆过,现在也时常能听到外头的新鲜事儿,细论起来,说算是搁在外头那些公侯府邸,哀家也是个好婆婆了。”

这个头郭氏点得心甘情愿,像姜氏这样,从来不刁难媳妇,也不揽权,更不主动给儿子塞妃嫔,也不捧着哪个小妾跟郑皇后打擂台的婆婆,确实是难得一见了。

沈骊君的堂妹?又是哪一位?郭氏迅速想着江南沈氏的各房,笑道,“都说水乡美人跟咱们北地胭脂不同,沈氏是跟着沈大人在咱们北边长的,臣妾瞧着还有咱们盛京女子的爽利,这位沈姑娘,想来颇为不同了。”

“可不是么,一会儿你一见就知道了,”姜太后掀唇笑的意味深长,却不肯直接告诉郭氏缘故。

陪着姜太后用完了午膻,又服侍她歇了午觉,郭氏并没有急着出慈宁宫,而是跟着云嬷嬷在一处配殿歇下,她也是有年纪的人了,姜太后体恤她奔波辛苦,特意自己宫里给她指了处歇息之所。

“这是你外头侄子给你捎来的,”待小宫人上过茶,郭氏将一封信从袖里拿出来,递给云嬷嬷。

云嬷嬷服侍了姜太后一辈子,也一辈子未嫁,姜太后也是个念旧情的,特意叫她在家里寻了个侄子记在名下,算是以后给她养老。

宫里擅长这些的才女也不是没有,从她那代起,那些才女最终被她踩在了脚下,在建安帝这一代,才女阮星看似最得建安帝的心,偏却是个薄命的,到底没活过郑皇后,而平平无才的顾氏,生的艳丽,听说靠把好嗓子迷住了皇帝,“皇后以前在娘家的时候,也是有先生教的,可现在她是有功夫抚琴呢还是有心情下棋?”

在姜太后看来,写诗做赋还有抚琴画画的,都不是主母必须会的,若是她的儿媳成天弄这些,她第一个就不答应。( )

“马家姑娘年纪还小,若是现在开始教,也来得及,”郭氏是一点儿也不肯说归德侯府坏话的。

“是太小了,”年底才十二,再等上三年成亲,顺利的话,自己四年才能抱玄孙,光想想,姜太后就觉得好漫长,“我看那姑娘的身子,也瘦弱的很。”

“马三姑娘臣妾也见过几次,马家的底子都好,这姑娘可能是平时太用功了,才瘦了些,着意养养,也能好起来,”郭氏见姜太后食欲并不好,忙将膻桌远处摆的一盘脆藕,叫宫人移到她的跟前,“还是宫里头好,这时节,鲜藕也只有娘娘这里能尝到了,脆生生的,娘娘也尝尝。”

“是,臣妾一定将娘娘的意思带到,不过娘娘也不用担心,太子妃素来贤德,万不会因为这些吃心的,”如果太子妃在乎太子,又怎么会长子都快十五了,才又怀上?

☆、第127章 一百二十七堂妹

安排好太子的事,姜太后挥手叫身边的宫人将一摞子名帖拿过来,“今天跟你这么一说,哀家就觉得当初挑的人少了些,你且回去打听打听,咱们办个宫宴,将这些小丫头们都请进来,哀家这慈宁宫,也好久没有热闹过了。【首发】”

姜太后手里的名单,郭氏心里也猜个差不多了,不过她给她看,郭氏仍然接过名帖一张张慢慢看,却看到一个小宫人进来,在云嬷嬷耳边低语了几句。

“这人,还是不死心啊,”姜太后听云嬷嬷说郑皇后将自己的侄孙女儿接到自己的宫里了,轻笑一声道,“行了,哀家不急,香馥陪哀家用午膻。”

“娘娘这真是关心则乱了,国公爷不懂男女之情,可到底也是在外头行走的,还不看出美丑来?寻个机会,叫他都见上一见,何况娘娘给挑的人里,好几个都是国公爷一早就认识的,”郭氏不动声色的给出着主意。

这倒是,反正周承辉还小,就算是亲事定了,最少一年内是成不了亲的,不如往后再推上些日子,其间叫他自己慢慢挑上一挑,姜太后颔首道,“对,是这个理儿,辉哥儿精着呢,谁好谁不好,见几次,一准儿能品出来,”反正人也是她一早圈好的,也不怕周承辉选个自己不满意的。

周承辉的事姜太后有了章法,便又将心思转回到孙子周璨身上,“那天你也在哀家身边,你说说,要是哀家给太子赏人,选谁家的姑娘好?”能去给太子做嫔妾的,身份自然不会太高,这样的人,姜太后就很少留心了。

太子府里?容貌自然得是好的,规矩才情也要出挑,不然真压不住那个梁嫔,郭氏迅速盘算着这次的几个姑娘,“太子府里的人,只要出身好,将来的位份也不会低了,臣妾看着,常家那个四姑娘就不错,还有崔家的小姑娘,还有,臣妾听说顾相府里还有几个适龄的姑娘。”

顾家的姑娘?没带到自己眼面前儿,那肯定是庶出的了,可再是庶出,那也是顾培正的孙女儿,进了太子府,封个太子嫔,这主意倒是好的很,“你啊,真是鬼精鬼精的,”虽然顾家未必会心疼一个庶女,她们自然也不会,但是太子纳了顾家的女儿,这种示好的姿态,是建安帝最乐见的。

只是须臾间,郑皇后已经调整好了情绪,一抬手道,“是本宫失态了,只是露娘是我的侄孙女儿,血脉连心,乍一听你这么说,心里发慌罢了。”

郭氏可不相信郑皇后对郑露莹的身体不清楚,就算不清楚,郑家人也会跟她说清楚的,可她依然将郑露莹接到了宫中,看来这个太孙妃的位子,是要一争的了。

“娘娘疼郑姑娘的心情臣妾明白,”郭氏只当相信了郑皇后的话,端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

等郑皇后收拾好了心情,便又问起梅氏的情况,郭氏将在姜太后那里的一番话又说了一遍,郑皇后叹了口气道,“她这个人,向来心思重,生怕哪一点儿做的不好了,落人埋怨,可她这么强撑着,外头人还以为我这个做婆婆的不知道体恤她呢,现在好了,等太后的人过去了,她也就消停了,这样吧,来人,叫玲琴也去挑些药材,跟云嬷嬷一道儿,过去看看吧。”

郑皇后跟郭氏的关系,远不如姜太后跟郭氏,因此也没有多留她,郭氏也没有跟郑皇后经营关系的意思,不是她看不上郑皇后,而是有些人,你对她再好,她也只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并不会回以半分回报,甚至还会在不顺的时候迁怒于你。

“是,”云嬷嬷似乎没有听出来郑皇后话里的怒气,转头向郭氏道,“还请郭老夫人给郑姑娘扶扶脉息,太后娘娘也很担心郑姑娘的病情,还等着奴婢回话儿呢。”

这是非要将人给钉死了不可,郭氏现在也很同情郑露莹了,好好的姑娘,就凭是魏国公府的嫡女,还怕寻不到好人家儿?现在好了,就因为郑皇后的一意孤行,毁了终身。

郑露莹胎里积弱,又有心疾,后天只要慢慢调养,有魏国公府在,各种补品每天调理着,不操心,不生气,也能平平安安活个几十岁,可若是进到这后/宫里,就成天这勾心斗角提心吊胆,只怕二十她都活不到,郭氏微微摇摇头,福兮祸兮,就看怎么看了,“郑姑娘这身子,只怕也没少请太医诊治,若是我那两个侄儿也给扶过脉的话,只管照着他们开的方子缓缓调理便是了,”

说到这儿她看了脸上隐有喜色的郑皇后道,“只是郑姑娘这身子,万万操不得心,生不得气,也劳累不得,”

郭氏又为难的看了看郑露莹,没再说话。

“回皇后娘娘,太后没什么太碍,胃口不好,一来是天儿热,娘娘又有了年纪,二来是心里存着事儿,难免想的多些,”郭氏上前一步,笑着跟郑皇后解释。

“啊,本宫说么,早上过去请安的时候,母后还好好的,”听郭氏这么一说,郑皇后一颗心落了地,她示意郭氏坐了,一指自己身边一个小姑娘道,“露娘,过来给郭老夫人请安。”

魏国公府的嫡小姐郑露莹,郭氏还是头一次见,只见是个娇怯怯的姑娘,想来是胎里带了宿疾,气色虽然还看得过去,可身子却不怎么健康,弱弱的很有些浑欲不胜衣的意思,郭氏不待她福下去,忙一手将她扶住了,拉到自己身边,“到底是国公府出来的,气度不是不一样,臣妾自己瞧着,真有些娘娘年轻时的品格儿。”

“可不是么?本宫也瞧着露娘,竟比她那几个姑姑还像本宫,所以才特意针她接到宫里来陪陪本宫,”郑皇后看上去十分喜欢自己这个侄孙女儿,笑容满面道。

“娘娘,奴婢是奉了太后娘娘的懿旨来的,”云嬷嬷待郑皇后话音儿落了,一躬身道。

郭氏在云嬷嬷面前,也不绕弯子,“我也不求你帮着做什么,只是这些年你也看见了,哪一次选妃,是太太平平的?我啊,只求你能多留心一些,莫要叫骄娘被人害了,也就是了。”

“老夫人的话奴婢记住了,有奴婢在,一准儿能保得了姑娘的平安,若是老夫人再有什么吩咐,您也只管说,奴婢在这慈宁宫也几十年了,差个人办个事儿,还是能做好的,”既然要谋太孙妃的位子,只保平安可不成,云嬷嬷还以为郭氏是不好开口。

“那些下三滥的手段我不耐烦用,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国公爷你还没有看清楚么?那可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咱们不去害人,只要不被人害,我的骄娘又比那些人差到哪里去了?”郭氏摇摇头,这宫里盯着太孙妃位子的不少,万一有个纰漏,害的可是自己的孙女儿。

见郭氏并不叫自己做违背良心的事,云嬷嬷应的就更爽快了,“老夫人您只管放心,姑娘只要一进宫,奴婢就安排最伶俐的小丫头眼着,绝不会叫她吃了亏去。”

☆、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都在参一脚

细比起来,郑皇后虽然出身魏国公府,反而对待正经儿媳梅氏,要苛责的多了,“娘娘这样的,确实当得起我等的表率了,尤其是不论是皇上,还是靖国公,也都被您教养的极好。”

周洪不论皇帝当的怎么样,人还是不错的,只是放错了地方,而周承辉,与其说是随了姜太后,倒不如说是随郑皇后多些。

“你陪了哀家这么多年,哀家也将你当做心腹之人,因此也不瞒你了,这次哀家见的那几个,你觉得哪个最好?”姜太后推心置腹道。

“臣妾设身处地的想想,觉得若是臣妾,虽然出身固然重要,但靖国公更该找一个合他心意的,也真正心疼他的姑娘,以臣妾的小见识,这就算是做了太孙,以后的路也不会太好走,要是府里再有个不省心的,难道成了亲,还叫国公爷成天往宫里跑不成?”郭氏完全为周承辉着想。

姜太后被郭氏的话说的连连点头,“你说的太对了,这两人要是不对脾气,咱们就算是给他挑再好的姑娘,日子也过不舒心啊!哀家也是想着,宁愿定的晚些,也得叫辉哥儿自己挑个中意的,省得将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