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第42节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第4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知青办李主任是个胖胖的五十多岁男人,听了陈慕西的解释后,没有说什么,还表示了理解,直夸陈慕西重情重义,连对狗狗都不离不弃云云。

喻主任是革委会的副主任,可是许河市的二把手,知青办虽然管的事不少,可也开罪不起革委会的人。

这陈慕西是喻主任安排过来的人,李主任不清楚陈慕西的底细,只知道他是回城的知青,所以也没有陈慕西为难陈慕西,就是让他下午就过来上班,大家忙不过来了。

还告诉陈慕西他工资明天一号开始算,但这半天也不能他白干,在陈慕西走的时候,从抽屉里随手就抓出了几张花花绿绿的票据,塞给了陈慕西。

就这样,回城不到一天,陈慕西的工作就定了下来,工资一月二十五块多,工作不累,工资也还不错,按此时的物价,算是后世大概三千五的工资水平。

陈慕西出了办公室后,喻启元就皱起眉头说,“商量什么,不就是缺个手风琴手嘛,钢琴、小提琴和手风琴都是琴,差不多一样,有什么区别!”

而这些话都飘出了门缝,恰好传到陈慕西的耳中,听到这,陈慕西站在门口要迈步的脚顿住了,自己就会手风琴!

陈慕西犹豫了一下后,就又敲了门,进去后,喻启元看到去而复返的陈慕西,奇怪的问,“慕西,还有什么事?”

看着喻启元奇怪的眼神,陈慕西主动说,“喻主任,抱歉,我刚才出去的时候不小心听到缺个手风琴手,我会点手风琴,以前在业余宣传队呆过。”

喻启元一听,就笑了起来,拍拍陈慕西的肩膀说,“不错!慕西,今天你先去知青办报到,我和你们主任说借你几天,参加五一文艺汇演。现在你快去弄户口的事,明天就是一号了,今天把事办好,明天开始上班,正好下个月可以领整月的工资。”

陈慕西一呆,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有些没反应过来。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简称“知青办”,是负责动员、安置、管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办事机构,管着无数知青的升学、招工、回城等等事宜。

此时的家庭,不管是干部还是普通市民,几乎没有哪个家庭是没有知青的,而管着这些事情的知青办,实在是一个很有话语权的单位!

陈慕西按捺住心里的小激动,忙说,“喻主任,谢…”

另一个“谢”字还没说出来,喻主任就摆摆手说,“不用谢我,你谢老易就好了,我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陈慕西礼貌的笑笑,看喻启元坐下后,才跟着坐了下来,客气的说,“易书记夸张了,我可没那么优秀。”

“夸不夸张我不知道,不过,我听老易说了你做的那些事,也称的上是个有为青年。”喻启元说完不等陈慕西说话,就又继续说,“两个月前你就回来,怎么现在才到家?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

这时刚才喻启元喊的小刘提着暖瓶、杯子,走了进来倒水,陈慕西谢着接过,边说,“也不算是,我插队的时候养了只狗,我想把它带回来,可又坐不了火车,就只能领着它坐短途的那种大卡车了。”

“一只狗罢了,你想养,回来再找一只就是了,用得着麻烦的在路上耽误这么长时间带回来?”喻启元眯眯眼,嘴上不以为然的说。

陈慕西握了下手里的茶杯,随即放在了桌子上,才笑了笑说,“还好,不是太麻烦,我插队时煤球陪着我三年,虽然回来容易再找一只来养,可我的煤球还是不一样的。”

一人一狗在没有星星没有月亮的晚上,走在空旷的安静的街道上,只余陈慕西皮鞋踩在地上的声响。

走出了好远后,一片安静中,突然就听到“啪”的一声,像是自行车倒地的声音。

安静中突然的声响,让陈慕西皱了下眉,可紧接着就听到有女孩含着惊恐的说话声。

陈慕西眼神一下子就冷了下来,拍了拍煤球的头,指了指发出声音的方向。

煤球得到指令,箭一样的就冲了出去。很快陈慕西就听到一串怪叫惊呼声,然后就是一串脚步踩踏的快速奔跑声。

所以,陈慕西不错的文笔和字迹,经过此事,反而得到了知青办李主任的刮目相看。

以至于后来,陈慕西张罗着篮球比赛后,连带的连赵要武也常会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托陈慕西帮忙。

因为陈慕西不喜欢参加公审大会这些活动,为了有完美的理由躲开,常会帮忙那些赶着跑去表现的同事,或是下乡去了解知青生活,或是整理资料之类的,这些大家不喜欢去做的事,时间长了,陈慕西在知青办,成了“无私”的代表。

加上最早的时候,篮球赛陈慕西在中间没少出力,这一件两件事的积累下来,工资像打怪一样,一点点的升级了。

等陈慕西忙完,出知青办的时候,天已经黑尽了,公审大会早就散了,路上没什么人,暖熏的吹着,空气中还有一丝桐花的香味,让陈慕西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而陈慕西的生活质量也达到了来这个世界后的最好水平,普通居民一月从半斤涨至一斤的肉票,依旧用的紧巴巴,可陈家如今却不用担心了。

因为经常有其他单位的领导来知青办,拜托让自己家孩子去个不错的地方插队,电影院的送电影票,书店送书票,等等,如此形势下,虽然物质依旧紧张,可陈慕西他们知青办却不愁,许多东西都可以通过内部购买。

正宗无饲料、无添加的肉类,还有无农药各种有机水果、蔬菜,都不用担心想吃买不到。王淑英也不用再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去菜市场排队抢购,就都能买到最新鲜、最好的,供应着陈家的餐桌。

陈楠楠在去年插队的时候,去了个马上就会去招工的地方,呆了半年的时间,就被招工回来,进了一个面包厂。

说来,陈慕西的工资涨速可称神速了,这倒不是他善于经营,能力超群。

赵要武眼睛一瞪,说,“全市各单位的运动会也就办了两年,你们就连拿了两年,也该换换人了。我们拿的那也叫冠军?边上的观众比你们比赛的时候少了可不止一点半点。”

陈慕西耸耸肩,笑着说,“别说别人,赵队长你都不看跑步比赛,围在我们场地边上呢,这证明人民的眼光是一样的。”

赵要武一拍桌子,语气坚决的说,“所以,我们今年一定要也要拿个篮球比赛的冠军,陈老弟你可不许藏私,把你压箱底的本事也要拿出来教给我们。”

陈慕西点点头,应承下来,“赵队长还不信我?旗鼓相当的比赛才有意思,革委会的同志们最近也没少练,今年比赛肯定精彩。”

赵要武听了,恨不得现在就去篮球场投两个球,站起来拍拍陈慕西的肩说,“别的不说,陈老弟你这人可真的是活雷锋,谢啦!一会儿还忙不忙,公审大会的热闹去看不去?第一排的位置哥们儿给你留着?”

陈慕西手握毛笔,在一张有一米长的白纸上写字, 偶尔会抬头看一眼窗外不知疲倦穿梭在绿叶间的小鸟,然后继续写, 一张纸上已经快写满了。

这时,门被急促的敲了几声后,紧接着就推门进来一个身穿军装,手臂上带着红袖章的年轻人。

“慕西,写完了没?马上就要开公审大会了。”

陈慕西指了指桌子旁边的一摞纸, 头都没抬的说,“还剩最后一点,就写完了。”

来人二十多岁的模样,脸上长了几颗痘痘,名叫赵要武, 红小兵一枚,赵要武看陈慕西快写完了,也不催促,一屁股就坐在了陈慕西桌子对面的椅子上,随手挽了挽衣袖, 长舒了口气,说,“这天真热,还是你这里好, 我要是字有你这么好多好,也不用跑断腿的来回跑了。”

陈慕西点头说,“知道了”后,就骑上车子走了。

看陈慕西走了, 王淑英叹气自语,“可别有什么事才好啊!”然后又转头对陈强东说,“那个锅炉工人的工作还有呢吧,可别被人占了。”

“妈,你就放心吧, 留着呢。”陈强东答。

这边,陈慕西骑车到了革委会的大院后,把车子锁好,问了这个喻副主任的办公室后, 就找了过去。

陈慕西敲门进了喻副主任的办公室后,看到靠窗的办公桌后坐着一个长相普通,却很有气势的男人,年龄有五十多岁的样子。

陈慕西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正日当中了,陈慕西说了自己下午就要开始工作,还有些具体要做的事,一家人聚在一起听着,俱是喜气洋洋的,全家人谁都没想到,陈慕西的工作竟然会突然峰回路转,知青办啊,谁不知道,知青办实在是个很吃香的单位!

每年上山下乡的时候,哪家不是想着认识知青办的人,给安排个不错的地方,然后等招工、推荐上大学的时候,轮得到自家孩子!

这个以前根本就是想都根本不敢想的地方,如今陈慕西竟然进去了,看工资,还不是从二十四级这最低的一级开始干的,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全家高兴庆祝的大喜事!

第六十七章

窗外的杨树换了新装, 有两只不知名的雀儿在枝叶间飞来飞去,好不自在!

陈慕西应了后,这才出了革委会。

陈慕西先骑着车告诉了家人自己的新工作,又去邮局给易书记打了个电话,表达了感谢,说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还把昨晚写的信都寄了出去。

办完这件事后,陈慕西才拿着户籍调转的材料,跑公安局还有知青办,把户口转到了知青办,又去知青办正式报到。

五一这个劳动人民的节日,是一年除了十一外最忙碌的时候,除了日常事务外,知青办还要组织市里的先进知青模范开会汇报工作,又要组织下乡的知青参加汇演的节目等等事情,忙的不可开交,喻主任早就打过招呼,安排个人过来工作,中间都隔了快两个月了,陈慕西人才到。

陈慕西见了知青办的李主任,首先说了自己晚到是路上遇到了意外情况。

这时,恰好有人敲门,进来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来人看到办公室还有人,喊了一声“喻主任”后,就没说什么事。

喻主任抬头直接问,“什么事?”

来人这才对喻主任说,“主任,吕主任让你过去一下,商量五一的汇演的事。”

喻启元点了下头,转而对陈慕西说,“慕西,这个你拿着,先回去吧,有事过来办公室找我。你先赶快把户口办好,去知青办报道,明天五一了,忙得很,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陈慕西站起来,接过文件,看喻启元这么忙,谢过喻启元后,说了几句,“主任你先忙,我先走了”之类的客气话,就迈步出了办公室。

喻启元轻哼了一声,说,“固执!”然后又声音微沉的问,“放弃要到手的大队支部书记,回城来当辛苦的锅炉工人,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城市户口真就这么重要?”

听到喻启元这明显带着责难的话,陈慕西面上依旧含笑,只是坐着的身体直了直,才语气诚恳的回道,“要当锅炉工人,我倒觉得还好,不管是做什么,都是为国家建设尽一份自己力量。而当支部书记和当锅炉工人,不过是职责不同而已。”

说到这,陈慕西又摇了下头,说,“不瞒喻主任,不能当支部书记,心里也是有些遗憾的。我在洛水村插队三年,闲暇的时候,我写了不少改变洛水村的设想,如今离开了,那些设想就一样也不能亲手去做了,我遗憾那些在我脑海中的想法不能亲眼看到实现。”

陈慕西笑了笑,又说,“不过也没什么,我没做的事换个人也能干,可我爸的儿子,换了我别人可替代不了。”

这些事喻启元都知道,自古忠孝都难两全,听陈慕西说的言辞真切,满意的点了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文件,递给陈慕西说,“这个给你,老易对你评价不低,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我给你安排个方便照拂的工作,依我看,我这革委会里不适合你,听你说话,看来我没猜错,知青办缺个搞文书的干事,你去那试试吧!”

过了十余分钟,煤球跑到了站在角落的陈慕西身边,仰着头,得意的摇着尾巴。

陈慕西失笑,道,“奖励给你大骨头啃,尾巴就别摇了。”

这时,远远的一个黑影跑了过来,在黑影到面前停住时,陈慕西俯身摸了摸煤球的头,笑了起来,语气轻松的说,“就知道是你。”

煤球摇着尾巴哼哼了两声,狗头蹭了蹭陈慕西的手。

陈慕西笑着拍了下煤球的头,说,“看你今天这么乖,咱们就在外边多转一会儿再回家好了。”

煤球“汪汪”叫了两声,尾巴摇的更起劲了。

感受到煤球欢快的心情,陈慕西心情好了大半,也不开电灯,慢悠悠的顺着街道走,煤球一会儿跑走了,一会儿又跑回来,陪着陈慕西慢慢的挪步子。

刚进知青办的时候,陈慕西这个关系户,知青办里虽然没人知道,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就都知道陈慕西是通过谁进的知青办。

虽然大家面上没有表示,可心里对陈慕西搭上革委会的人,眼看未来很可能会挡住大家升迁的脚步,不少平时积极表现,一图飞黄腾达的人都有些不忿。

那段时间,正好有个人写大字、报被人抓到小辫子,被弄成了右、派,就有人出了点子,看陈慕西的字不错,想着陈慕西刚从山沟沟里插队回来,年纪那么点、懂得肯定不多,就想让陈慕西这个绊脚石,通过这个办法除掉。

陈慕西自回城后,就一直秉承多做少说的做事原则,报纸也是天天看,插队时的队长也不是白当的,所以,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算盘,自然落了空。

很早的时候,陈慕西就仔细观察过,大字报的模式都差不多,语录开篇,接着就是讲形势大好,然后话题一转,就开始批评。

陈慕西摇摇头,说,“去不了,我们李主任要个知青名单,我还没写呢,一会儿就要给送过去呢。”

赵要武听了,皱皱眉,有些不满的说,“你这工作也太多了,那行,我也有事就先走了,不耽误你事了,空了咱们再聊。”

赵要武说完,就把刚才桌子上放的一摞纸张,卷吧了卷吧,急急忙忙的走了。

赵要武走了后,陈慕西端起搪瓷杯子喝了一口茶,茶是好茶,水也是好水,陈慕西却喝不出其中甘味,只觉得满嘴苦涩萦绕。

转眼间已是两易寒暑,此时时间也到了七六年春了。陈慕西的工资从来时的二十五块多,已经涨到了六十二块,在知青办也算是站稳了脚。

陈慕西没有说话,只是写字的速度又加快了几分,等终于写完了,放下笔后,陈慕西看都没看,就把那一大张纸放在了一旁那一摞纸上,说,“赵队长是能者多劳,我也就代笔写几个字的本事了,赵队长看看这写的怎么样。”

赵要武“嘿”了一声,眼里已经带上了笑意,摆了摆手说,“你写的哪还用看,吕主任都没少夸你呢,准没问题!”

陈慕西笑了笑,一边给赵要武倒水,一边说,“马上就该举办运动会了吧,赵队长投篮连的怎么样了?”

赵要武一听这,坐姿一改,眉开眼笑的说,“我还想找你指点指点我呢,也就是私底下和老弟你说,我啊,最近什么事都没干,领着我们那群人净练球了,今年我们一定得拿个冠军,总让你们知青办拿冠军可不行。”

“这两年,我们知青办也就篮球能拿个冠军,再被抢了,那可真是没脸见人了。”陈慕西把杯子放到赵要武面前,说。

“喻主任,您好,我是陈慕西,您让我回来就来找您?”陈慕西进门后,首先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希望领导还记得自己这么号人。

喻启元听到陈慕西的名字,打量陈慕西的眼神又多了些审视,招了招手,指了指就近的椅子说,“慕西啊,过来坐,你可算回来了,易书记可是问过我好几次了。”

陈慕西有些诧异的说,“易书记?”

喻启元点了点头,边站了起来,边说,“可不就是他,跟我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拜托我多关照关照你,说是你这么个小伙子,当锅炉工人浪费了,给我极力推荐你呢。”

喻启元走到门口后,喊了一声“小刘”,然后转身对依旧站着的陈慕西招呼道,“别客气,快坐吧,我和你易书记是战友,你就把这当易书记那一样,不用这么客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