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锁瀛台 > 锁瀛台 第19节

锁瀛台 第1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相信朕。

这是陆青婵第二次听见这三个字,上次是在奉先殿,这次是在仆射场,这个刚愎的男人轻飘飘地说出这两个字,却让人觉得力逾千斤。

萧恪走了两步,一回头就见陆青婵在看他,他睨她一眼:“你真是放肆了,一直盯着朕看。”

“您方才说的可当真?”睁着幼鹿一般的眼睛轻轻灵灵地瞧着他,萧恪抿起了嘴角:“朕是皇帝,怎么会骗你?”

作者有话要说:  两个人的相知相许快来了~

萧恪想要带她看看更大的天地。萧恪心里对这个王朝每一寸土地的情谊,也许和很多人都不尽相同。这片土地是他自己一寸一寸带着王师铁骑打下来的,也是他以一己之身捍卫的,他见过这些山河满目疮痍的模样,如今更想让陆青婵亲眼看看,一个盛世王朝应有的样子。

这也或许是一种变相的炫耀,是一个男人在展露他创造的辉煌。而萧恪内心深处,还有更深的考量。曾有一年,他在木兰秋弥,从避暑行宫起行的时候,看见了立在萧让身边的陆青婵,宫门之外,陆青婵抬起手,轻轻摸了摸萧让的马,后又走回了那深深的九重宫阙之中。

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盛夏,陆青婵那流露着淡淡向往的目光,和她走在朱红的宫墙之间的背影。萧疏的花树交映间,她是宫墙深深里的一抹盎然生意。那些流转的盛大岁月就在她背后漫长而逶迤的铺陈开,她这辈子只怕都不能离开皇城了,萧恪被自己的这个想法骇了一跳。

雨打梨花深闭门,若是能让她走出这扇宫门该多好。

索性当初那些他所以为的不可能,在他所掌控的王朝之下,也成了可能。

萧恪啧了声,走到她背后,握着她的手放在弓身上,把这张弓缓缓拉开:“你父亲是征战多年的大将军,咱们大佑的先祖们也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就连敦惠太后的大公主都能骑着枣红马在木兰围场里头遛两圈,倒是你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说完这话萧恪像想起了什么一般,却沉默了片刻,敦惠太后是把陆青婵当作未来皇后来养的,端庄从容便已然是上佳了,大佑根本不需要一个烈性的皇后。敦惠太后那时候人前人后都说自己把陆青婵当作女儿一般在娇养着,在衣着餐食上皆让人挑不出错来,可私底下是什么样子怕是就说不准了。

有一年冬天,命妇们进宫和毓贵妃说话,毓贵妃提起陆青婵便说:“青婵懂事知礼,如今女则女诫背得极好。”那些命妇们听闻纷纷赞许不已。

这些在宫里广为流传的书,萧恪也曾扫过几眼。“生女如鼠,恐其如虎。”若是人人都谨小慎微,胆小如鼠,那也未免太过了无意趣,萧恪心里其实对里面的内容并不苟同。毓贵妃会这样教育陆青婵,却断然不会用同样的法子教导自己的女儿。

握着陆青婵纤细的手指,萧恪平声说:“不一定非要你精通骑射,略通即可,要不然往后朕怎么带你去木兰?”

萧恪脸上露出几分淡淡的不悦:“内务府造办处,怎么事事还要她上心?往后这些事都不要拿到她眼前去,你们自个儿拿主意就成了,过几日的万寿节让礼部和光禄寺拿捏着操办,也不要叫她劳神。”

*

陆青婵看完这些瓷器,将将到了午前,离用膳还要再有些时候,就见有善进来:“主儿,皇上请您过去。”

坐着肩舆穿过外长街,可走的却不是往南书房或是乾清宫该走的路,陆青婵微微探身去问:“这是要去哪?”

“回主儿,皇上现在在仆射场呢。”

那群蛮子进献的时候,说女子饮之,香沁骨肉,以茶匙滴入汤浴中,香气透骨不散。兼有什么泽肌肤、退热症、清肝明目等等等的功效,吹得神乎其神,这一滴便是比黄金还贵重。萧恪不懂这些,他想着左不过宫里也只有陆青婵一个,东西再贵也有价,索性都拿来给她了。

“时候不早了,朕回去了。”

他等着陆青婵跪安,却见陆青婵站在原地没动,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石青色的香囊来。

“明儿是皇上万寿节,妾别无所长,给皇上绣了个香囊。只是手脚粗笨,还请皇上别嫌弃。”那才刚涂过药的手捧着那只不过巴掌大的香囊,就这么坦然地递到了萧恪的眼前。

香囊上头金丝绣的龙纹穿云入海,在烛光下闪烁出一束金色的光。

“疼吗?”

陆青婵微微摇头,萧恪知道她习惯忍痛,索性也不去细问,只在手上又放轻了动作。男人怜惜女人,有时候是感念在她眼圈里含着的那汪水,有时候是看在她娇憨的嗔怪撒娇上,可对陆青婵,她抿着嘴不吭气的模样,却叫人从心底泛出一股子柔软的感觉来。

上完了药,萧恪喊了一声有善,有善从外头走进来,手里还托着一个托盘,萧恪把托盘里头的东西拿起来给陆青婵看,竟是一张精巧玲珑的小弓。

这把弓不过只有她小臂长短,新上了一层油,看上去颇为不凡。陆青婵诧异极了,萧恪已经开始老神在在地摆弄起来。

“若是真带你去木兰,你只坐在马背上,叫人牵着马缰走上两圈,也当真是叫人笑话,给你做了把弓,就算不射箭也只当是个摆设带在身上。”

“等过了这阵子,你回家去看看吧。”萧恪手里喝着她的茶,“不用大张旗鼓的,悄悄去悄悄回,朕给你这份儿恩典。”

陆青婵行礼谢过了,萧恪终于正色起来:“这几日车戎的使臣们入京了,为首的是二王子尔卓,他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明日会来赴宴,你在承乾宫里不要出门。”

正说话的功夫目光就落在了她的手上,陆青婵这个人,皮肤比他见过的所有人都要再白上几分,如此一来便愈发显得她指尖的红色压痕分外醒目。萧恪略一想,便想通了,昨日刚带她去了仆射场去拉那张两百石的弓,他心思算不得细,忘了这女人细嫩的皮肉和男人不同。昨日只顾着握着她的手去拉弓,只怕是伤了她了。

“抬手给朕瞧瞧。”陆青婵怔了怔,依言把手递到了萧恪眼前,这手指纤纤的像是水葱心一般,偏指尖上一道红色发紫的压痕显得触目惊心。萧恪沉下脸问:“昨儿怎么不见你吭声?”

陆青婵没料到萧恪是把目光落在了自己手指上,一时间有些赧然,她想把手抽出来,偏被萧恪攥得紧了:“疼也不知道了么?”

脑子里就会想起那个如月如星的女人。

承乾宫依旧亮着灯,院子里的灯柱里烛光并不刺眼,廊下摆了一张小几,小几边上,放了一张樟木贵妃榻,陆青婵正坐在上头抬头看星星,手里握着一把缂丝的素面团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身边时一个小炉,炉子热着茶水,咕嘟咕嘟地滚着,茶香气也是淡淡地,但是却很勾人。

萧恪站在承乾门不远的地方,似笑非笑地瞧着她,陆青婵回过神来,手里捏着扇子对他行了万福礼。萧恪走到她面前瞧这她这院子,忍不住说:“你过得倒也自在。”

茶壶里的香气中带着一丝微甜,萧恪吸了吸鼻子:“放了什么?”

“新桂花和石南叶。”陆青婵把小吊炉拎下来,找了个干净的汝窑茶盏给萧恪倒了一杯,“这是我母亲写的方子,年头长了想不起具体用量了,我掐算着放的,皇上尝尝。”

高趱平略提高了几分声音:“他带着属下出入京中多处勾栏场所,彻夜笙歌,□□汉女,其行径令人发指!”

“车戎原本就有虎狼之心, 皇上登基之初,基业尚且不稳的时候他们几次大军压境,试图从中坐收渔利,掠夺雁回关内的富饶土地,幸而雁回关驻地有征西大将军坐镇。如今到了京城,还不加收敛,根本就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陆承望对着萧恪拱手,“皇上,咱们早晚要和车戎开战,照如今的形式看,怕战事也不会远了。”

“盯紧他们,不许让他们在城中喧哗闹事。”萧恪眸色沉沉,“若是再闹事,一律以寻衅滋事为由抓起来,好好杀一杀他们的威风!”

六月三十,万寿节宴的前一天。紫禁城中十里灯火缠绵,萧恪在三希堂读完了一卷书,又赏玩了片刻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回过神来时已经到了快掌灯的时辰了。

宫中时日长往往是对女人们而言的,而对萧恪而言,只恨不能将一个时辰掰成两个时辰来用。他看了一会儿这幅字,叫人卷起来:“送去承乾宫。”

“车戎国狼子野心,看似是修好,实则是觊觎我沃土中原,”神策军上将军秋野说道,“这个车戎屡屡犯境,每逢春夏之交, 他们便在雁回关外大肆劫掠,咱们和他们之间早晚必有一战!若不是如今皇上登基不久,百废待兴, 我只恨不得亲自带兵,把这些蛮子通通打回老家去!”秋野越说越激动,也惹得朝堂上的老臣们频频点头。

车戎一直是横亘在大佑君臣之间的心腹大患,萧恪本人也曾和车戎有过几次短兵相接, 那几次战役犹在眼前,那些车戎战士,确实有非同常人的骁勇。

“乌格在信中说,要派二王子尔卓前往我大佑,为皇上庆贺万寿节。”陆承望比秋野更老成,思虑也更加周全,“这群蛮子大都骁勇且无礼,如此怕又是要惹出无数事端,可我们又没有合适的理由拒绝他们的朝贺,细想起来,也是着实的难办啊。”

“怕甚!他们再厉害,还不是输给了咱们皇上!”秋野说得理直气壮,“他们龟缩在西达尔草原整整三年,割让了多少草场给咱们大佑,这些都是皇上的功劳。皇上,咱们战吧!让这些茹毛饮血的畜生们知道知道咱们大佑的厉害!”

萧恪用朱笔圈住了地图上的车戎,眼眸深处露出几分深思来。

第33章 四叶参(三)

定坤元年六月二十八, 车戎国二王子尔卓, 率朝贺的队伍, 进入帝都。

尔卓是乌格的二子, 其生母是乌格的王妃,他俨然是车戎国大臣们心中的少主子,乌格还有一个三王子, 名叫亭奴,他并不甚受宠爱,在乌格心中的地位也并不高。

浩浩荡荡的朝见队伍进入帝京之后被安排住入了馆驿之中。车戎送来的奇珍不胜其数,足色银、腰刀、番箭、玳瑁盒,除此之外还有番砂、雄黄、石青以及牛羊马匹之物。

南书房里,看着这些礼单,萧恪神情淡淡的,把礼单让方朔拿走:“收进库房里吧。”高趱平看着萧恪,忍不住说:“这群蛮子好生无礼,把礼单送进宫来又如何,他们入京的第一件事本该是朝见皇上, 那尔卓竟托病不来,而据臣所知,尔卓不来却另有他事, 根本不是他所说的什么旧疾复发!”

萧恪把这把弓递给有善,而后他转过头看向陆青婵:“你会骑马吗?”

陆青婵摇头,萧恪啧了声:“这可不行,过几日让方朔给你挑一匹温顺的,你练练试试。”

战马和弓箭总让人觉得和这个女人是不相配的,陆青婵闻言也是摇头,她轻轻拉着萧恪的袖子:“皇上,这……”萧恪知道她下一句肯定要说不合规矩,凉飕飕的目光便扫了过去,陆青婵没把后半句说出口,只是轻轻摇了摇他的袖子。

也不过是她纤纤的手指牵住他袖子,就在这轻轻摇动的摇摆间,萧恪盯着她的发顶,竟觉得她偶尔流露出的那微末的娇柔让人心神摇动。

日光落在萧恪的脸上,他勾起嘴角:“等万寿节过了朕就带你去木兰,你能学会,相信朕。”

“木兰?”陆青婵在唇齿间回味了一下,眼中流露出几分的难以相信来,“妾妃怎么可以去木兰呢?”

每年到了夏天的时候,皇帝总会带着后宫女眷前往避暑山庄消夏,而木兰围场大都是皇子皇孙和大臣们秋狝的地方。这张两百石的弓已经被拉满,陆青婵的指腹被弓弦勒得胀痛,可她却抬起头去看身后的萧恪。

他下巴的轮廓线条很是好看,他抿着嘴,下巴绷的紧紧的:“专心。”话音刚落,他便松开了手,那支羽箭呼啸着向前飞去,刺入了箭垛中,尾部的翎毛抖动得厉害。

木兰围场是原本只在书画里才会见到的地方。萧让说那里有一望无际的林海和草原,栖息着无数生灵,飞鸟走兽不尽其数。那些年岁里,陆青婵常常坐在院子里看向头顶那处四方的天。

惊鸿飞雁,甚至是乌桕树上的麻雀喜鹊,它们都生长着越过高墙的翅膀,可以看一看天有多广,地有多远。陆青婵从没离开过紫禁城,她被这个时代束缚得很紧,一个时代留下的刻痕在这个女人的身上得到了最明显的表达。

仆射场是皇子们过去搭弓挽箭的地方,平帝爷尚武,皇子们也大多骁勇,马术骑射也各有精专,萧恪的箭术向来不错,他十七岁那年甚至独自一人在木兰围场猎了一头吊睛的豹子。

陆青婵扶着子苓的手走进仆射场,萧恪正拉着一张两百石弓箭,他的头发尽数被高绾于冠中,弓如满月,哪怕离了百十步,也能清楚地看见他手臂上绷紧的肌肉线条。他松开手,那支箭带着划破空气的啸声,牢牢地钉入在箭垛上。

他把弓箭放下,对着陆青婵招手:“你来。”

萧恪身上穿着箭袖的常服袍。他喜欢玄色,所以在衣饰上玄色的捉摸不定尤其多,上头的龙纹绣的张狂而凛冽,陆青婵走到他身边,萧恪把弓弩递给她:“拉开试试。”

陆青婵没有去接这张弓,反倒是抬起眼来看着他:“这张弓有两百石,别说拉开,妾只怕拿不住。”

作者有话要说:  皇上有时候并没有那么大猪蹄子!

陆青婵拿眼睛悄悄去打量那个人,他依旧习惯性的板着脸,嘴角抿得平平的,明明说的是些体贴人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不是个味。萧恪已经开始演示起来,这把小弓虽然力道有限,可若真发挥起威力来,也确实不容小觑。

陆青婵看着自己宫里头墙上那支尾上的翎羽还晃动着的箭,有些欲哭无泪。萧恪看她的表情,后知后觉的感觉自己的确是太过随心所欲了些。脸上觉得挂不住:“区区一面墙,等过一阵叫人给你新粉刷就是了。”

“这哪能遮盖掉,这是皇上留下的,若是搁在民间,旁人只怕恨不得把这面墙都裱起来。”

她睁着明亮的眼睛说得颇为坦然,可萧恪觉得心虚,怎么听怎么觉得她是在讽刺他,萧恪咳了一声,把墙上那支箭头拔了下来丢到一边:“我方才教你的都记住了吗?”

陆青婵点头说记住了,萧恪知道她不擅长这些,说是记住了实际上一定满脑子浆糊,也不戳穿她,横竖也不能指望女人在这上头有什么造诣,他把小弓放回到有善的托盘上:“车戎进献了三瓶古刺水,朕也叫人都给你带来了。”

“原本也没料到会成这样的。”陆青婵抽不会手,只好任由萧恪攥着,“已经找刘太医开过药了,两三日便好了,不妨事的。”

陆青婵原本并不是个喜欢多言语的,看着萧恪久久无言,心里也有几分犯虚,忍不住多说了几句:“早年间在敦惠太后身边学规矩,有一回茶水端不好,被罚端装着开水的茶杯,茶杯里的水都冷了才让放下,那天晚上十根手指头上头起了好些燎泡,笔都握不好,如今这些都不算什么的。”

她的本意是想让他宽心,不在这上头钻牛角尖,可萧恪听了心里便越发觉得不是滋味起来,有时候他倒真觉得陆青婵傻,觉得陆承望这条老狐狸也傻,好端端的女儿偏送进宫里头来受罪,当真以为这宫里头是什么金雕玉砌的好地方不成。敦惠太后心里装着的小心思,人人都看得出来,陆承望只有这么一个闺女,笼络住了便是给自己的儿子铺个好前程。

明明是敦惠太后对陆承望有所图,可如此一来倒像是陆承望自己巴巴地把闺女送进宫似的。里外里平白遭了这么些罪,萧恪一面想着,问陆青婵:“药在哪?”

陆青婵也不知道萧恪好端端的,怎么如今竟对她关怀备至起来,只得说是在屋里头,萧恪和她一起走进门,陆青婵从鸡翅木夔凤纹的八宝格里头拿出来一个小瓶,里头是一些浅碧色的药膏。萧恪接过来瞧了瞧,从里头挑出来些涂在她指尖上,凉沁沁的。

萧恪啜饮一口,确实回味绵长,他在一边的太师椅坐下,看向陆青婵:“你像你母亲,还是像你父亲?”

四野俱静,暖风徐徐的夏日里,只有绣墩草里的蟋蟀的低鸣,再有就是小吊炉里滚沸的茶水。陆青婵在贵妃榻上坐下:“妾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年岁不大便进宫伺候了,若是像,许是略像母亲些。只是逢年过节也见不到几面,如今也不知道像不像了。”

只有陆青婵自己的声音散在风里,两个人立在盛夏的院子里头,融融的灯柱之光泼在陆青婵身上,连风都带着难得一见的温情味道。

她说得是事实,萧恪心里也明白。他生母并不是个有主见的人,只记得她是个受了委屈也不肯说出去、偶尔只会一个人垂泪的人,加上去得也早,宫里头她的痕迹便也越来越少了。有时候他看着陆青婵,觉得她也是这样一个人。

任由旁人打罚一声都不吭,却不知晓她人后是什么样,今日看着倒觉得她也颇有几分怡然自得。这是好事,她是个心性圆融的人,这样的性情便不会把自己圈在牛角尖里头,心胸宽广了便自有福报。

庆节走进三希堂里,给墙角里的落地长颈灯点燃了,用手拢着扣上了灯罩。

有善一面卷画一面说:“主子爷好雅兴,贵主儿肯定喜欢。”萧恪在心里略嘀咕了一下,叫住了他:“不用你送去了,朕过去瞧瞧。”

萧恪没有传肩舆,身后跟着乌泱泱的奴才们一道走在狭长幽寂的甬路上。有时候,萧恪不大喜欢紫禁城的夜晚,这座九重宫阙过于恢弘,若是立在高处去瞧,那便是一望无际的明黄色琉璃瓦。了无意趣,也显得孤单。

走在这些红墙黄瓦之间,内心里总觉得平静。可从乾清宫到承乾宫的几步路,心情便不大一样了,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弥漫在唇齿间,又带着回甘。萧恪不喜欢在这条路上坐肩舆,有时候他喜欢细细品味着自己内心的这一分不同,腔子里带着几分欢喜和盼望,这条路和别的不一样。

萧恪知道自己对陆青婵不同,这天潢贵胄的人,擅长在乾清门前大行杀伐,擅长在沙场上以冷刃搏杀,自然也擅长这剖析自己。有许许多多复杂而陌生的情感搅揉着他,他走在月色如水的凉夜里,偶尔抬起眼睛就能看到冷月孤星。

“这个尔卓!生平最喜汉女,几次求娶公主皆不成,这次来到京里,各位大人还是好生看护自家的女儿,以免被这畜生盯上才是。”这又是另外一位老臣小心翼翼地说。

“臣听说,今年西达尔草原上瘟疫泛滥,他们的许多牛羊死伤无数,他们怕是觉得今年的年成不好,想为自己早做打算罢了。”车骑将军大声道,“看似是朝见天子,实则是想得到咱们的庇护,从中牟利,这群蛮子是养不熟的狼,根本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反咬咱们一口。”

这件事在南书房里热闹了一上午。等议事结束,臣子们从南书房里退了出去,这也是萧恪难得有片刻时间可以和自己独处。作为一个皇帝,和自己相处往往才是最难的。他站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了一个花梨木的盒子,里面是一叠薄薄的云母熟宣,里头画着的是一个女人。最早些的宣纸依旧泛黄变薄,看得出有些年头了。除了这些或坐或立的画,里头还放了一根细细的五彩绳。

萧恪招来庆节问:“陆青婵呢?”

庆节不像有善那般口齿伶俐,平日里他素来细致敦厚,庆节给萧恪打了个千:“造办处烧了一批瓷器专供着主子爷的万寿节,主儿在给掌眼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