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锁瀛台 > 锁瀛台 第7节

锁瀛台 第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第二天午后,陆青婵午歇刚醒的时候,子苓拿进来一个食盒,说是瑾太妃刚差人送来的。宫里头的规矩,食盒在没送到主子眼前的时候,是决计不能拆的,这个食盒因而用褪红色的绸布包着,端端正正地摆在小桌上。

陆青婵的脸上静静的,她走到小桌前,把绸布拆开,里头当中摆了个小碟,上面是放得整整齐齐的翠玉豆糕,浅浅的翠绿色和这早春的融融风致十足的相称,果真是剔透晶莹不同一般。

子苓小心地说:“这是要入口的食物,主子还是等奴才们试毒之后再用吧。”

陆青婵拿象牙箸摆弄着翠玉豆糕,漫不经心地说:“这明明白白送来的东西,定然加不得那些能试出来的东西。”

她是个素来温软的人,从没有疾言厉色的时候,可今日的语气虽然是稀松平常,可神情却冷淡下来,子苓立刻便懂了:“主子的意思是……这里面加东西了?”

站在滴水檐下,沈也轻声对子苓说:“姐姐,你觉不觉得太妃来得也太频繁了些,隔三差五就算了,如今日日都来……”

子苓点点头:“可咱们这皇上不会不知情,既然皇上没有过问,那约么是没事儿。其实有人来和娘娘作伴说话也是好事,娘娘自己一个人,未免也孤单了些。”

沈也点点头,便也不再说话了。

这日萧礼下了学,就喝瑾太妃一同过来了,刚进门就嚷嚷着要吃翠玉豆糕,瑾太妃笑着说:“皇嫂这没有翠玉豆糕,你要是想吃,等和瑾娘娘回去,瑾娘娘再做可好?”

而后她才抬起头笑着对陆青婵说:“翠玉豆糕是我在闺中的时候学的,偶然做过一次,萧礼倒很喜欢。”

萧礼回过头看向瑾太妃,瑾太妃笑笑:“你皇嫂都这么说了,这下你也能放心了。”萧礼点点头,又仰着脸对陆青婵笑着说:“多谢皇嫂。”

“既然他的目的到了,我也就不多待了。”瑾太妃牵着萧礼站起身,“有空来我宫里坐坐,宫里没有别的孩子,萧礼也常常觉得孤单,日后常走动吧。”

陆青婵自然笑着说好。

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陆青婵走回到滴水檐下,脸上的笑容便缓缓收住了。陆承望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许多年,她又跟在毓贵妃身边耳濡目染,心思快得像电光石火,可陆青婵的心却微微提了起来。

萧恪到底怎么了?

原本也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如今一晃近一年的光景,见到旧人也总难免让人心里头生出些恍惚来,陆青婵道了个万福:“瑾太妃娘娘。”

今日虽然还零星地飘着雨,可依然有一缕斜阳余晖落在她身上,瑾太妃看着她倏尔笑了:“前几日萧礼和我提起皇嫂,我猜是你,今日一见确实。印象里总觉得你还是个不大点的孩子,如今都出落亭亭了。”

“回来的匆忙,也一直没去给太妃娘娘见礼。”

毓贵妃和瑾妃两个人本就不太对付,陆青婵因着这一层关系,和瑾太妃也并不算亲近,心里对于瑾太妃的熟络还有几分不适应,子苓端着一盏松萝茶上来。瑾太妃笑着说:“这茶我倒闻着新鲜,好像从没喝过。”

“娘娘见笑了,不是什么大雅之堂的茶水,不过喝个野趣。这茶产自松萝山,也就是黄山余脉,我读《秋灯丛话》的时候便觉得新鲜,正巧库房里有,便煮来尝尝。”陆青婵说起话来温文暖软,瑾太妃笑着啜饮一口:“果然不俗。”

这个答案是萧恪没有预料到的,眼前这个纤细得近乎伶仃的女子,她的脖子甚至没有他的手腕粗,从背后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她的骨头,她如今全然仰仗他的喜怒。萧恪觉得,陆青婵应该怕他。

他一直也希望自己做一个让人畏惧的皇帝,不管是对臣子还是对后妃。前朝的那些老臣们,对他自然是怕的,他对自己的威慑也觉得十分满意,可此刻陆青婵告诉他,她不怕。她睁着那双清透的眼睛看着他,模样有几分忤逆和不驯,萧恪却莫名的觉得有几分愉悦,下一秒,陆青婵自觉失言,抿了抿嘴唇在他面前跪了下来:“妾失言。”

作者有话要说:  皇上想:“朕死了,就送她出宫。”

皇上嘴上说:“朕死了,朕就把你带走!”

*

这是她自萧恪登基后,头一回这样大着胆子看他,只觉得他比过去成熟了几分,也更消沉了几分,原本少年的狂妄劲儿如今也都藏起来了,萧恪他像个皇帝,也确确实实是一个很好的皇帝。他过得像是苦行僧的生活,哪怕是在病中,也不能彻底放松下来。

如今单看上去,萧恪好像没什么大碍,不知道怎的,陆青婵的心却微微落下了几分。

屋子里燃着香料,但是依然能闻见汤药清苦的味道,一缕风吹进来,陆青婵走到窗边把支槛窗合上。回转过身,萧恪正静静地看着她。陆青婵一时间竟有几分无措。

萧恪从罗汉床上坐起来,对着她似笑非笑地一挑眉:“陆青婵,你放肆。”。

他站起身走到陆青婵对面,陆青婵下意识福了福身子,萧恪握住她的手臂迫使她抬起头来,弘德殿向来寂静,现在陆青婵能听见萧恪匀长的呼吸声,他施施然开口问道:“你来看看朕是死是活,是吗?”

她语气说得急,脸色也微微发红:“求你帮我这回,往后萧礼也会记得你的好的。”

陆青婵看着她,很久没有说话。

暮色四合。

紫禁城的黄昏是从太阳一点点西斜开始的,金乌坠地,辉煌的光影落在乾清宫檐角狻猊兽的头顶,粼粼的荡漾开去,像是水波在流淌。这个时候的皇城里最是喧嚣,换班的太监们来往匆匆往各处去,偏也只有这时候才最有几分精神气。

早春的时日乍暖还寒,外头已经慢慢昏暗下来,弘德殿里的灯火常明,里头静得很。暖阁里头铺了波斯的长绒毯,两寸高的花盆底踩在上头一点声息都没有。

不说里头的马齿苋,这翠玉豆糕做得十分的精巧,陆青婵吃了个精光,叫人把食盒还了回去。她总觉得萧恪不会这么傻,轻易就上了别人的道,他能从手指头缝里漏进来的东西,她也敢真的吃下去。

萧恪想让她活着,就因为这一点,她没来由的信任他。陆青婵偶尔也听说过外头传来的闲言碎语,她原本并不信,可如今心又忍不住揪了起来。

这一天夜里,陆青婵刚坐在镜子前拆去钗环,就听见沈也来报,说是宁太嫔来了,宁太嫔是萧礼的生母,素来谨小慎微的性子,住在慈宁宫里头,轻易并不出门。陆青婵在镜子前考量了片刻,点了点头。

那黄铜的镜子照出她的五官,陆青婵看着自己手边那个刚刚拆下来的虾须小簪,虾尾还轻轻颤动着,让人觉得这颗心也是左奔右突的,静不下来。

宁太嫔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她进宫的年头其实并不长,今年还不到三十岁,穿着紫褐色的绣梅花的春绸褃子,外头披着月白色的氅衣。年轻的人倒让这些老气横秋的颜色衬得人也没什么好气色。她是南方人,生的模样精细,走进门看着陆青婵轻声说:“我还是听十二殿下提起,才知道原来你已经回来了。”

感谢青河的火箭炮,亲亲抱抱举高高!

第13章 川木香(一)

关于萧恪,她的记忆中约么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件事可以记得,刚入宫不久的时候听见毓贵妃和别的宫妃叙闲话,她漫不经心地用纤纤的掐丝珐琅彩护甲拨弄着香橼:“这孩子野性强,是个养不熟的,皇上也不待见他。这样烈性的孩子,寿元不好。没福气。”

那天她和见禧姑姑去接萧让下学,却看见了萧恪。少年的身量尚未长开,像一根竹竿一样修长而细,他抿平了嘴角,整个人清癯而倔强。鬼使神差地,她对着他说了句话:“晨起下了雨,路上湿滑,殿下慢走。”

他墨黑的瞳仁幽深而寂静,淡淡地说了句伊立。

第12章 叶底珠(三)

方朔听了这话,只觉得心脏都要从腔子里跳出来了,他猛地跪下给萧恪磕头:“主子爷身体康泰,定然逢凶化吉。”

风吹进来,萧恪垂下眼看着自己面前的宣纸,上头画了一个立在梅树下的人。他把宣纸折起来夹进书里。这场病来得突然,又来势汹汹,他一点防备都没有。王朝百废待兴,他不想在这个时候撒手。可是身子到底是什么状况,他自己比太医还要清楚一些。

这病轻易怕是不得好了吧。

陆青婵确实也听说了这几日皇上不曾叫大起,只是照常处理奏折,国家照常运转着,偶尔传诏几个阁臣们去弘德殿议事。这几个阁臣都是皇帝登基后新提拔的心腹,嘴巴严得一点缝儿都不露,因此皇帝情形如何,外头根本没有人知道,人心惶惶的,也只能私下里猜测。

微风透过茜纱窗,徐徐地落在陆青婵的脸上,她依旧是春风温软的模样,她用筷子夹起一块,放在鼻子下面轻轻闻了闻,淡淡说:“是五行草。”

五行草又名马齿苋,倒不是什么有烈性的毒药猛药,可这味药性情寒凉,若是有身孕的女子吃了,便极易滑胎,在宫里头用毒药,只怕很快就能找到源头去,而这种随处可见的草药,可却稳妥多了,到底是在宫里头许多年的宫妃,就算再不染是非,手也不见得是干净的。

陆青婵面无表情地把筷子放下,她的目光看向西侧的窗户,那头是乾清宫高大巍峨的重檐廊庑殿顶,闪着几分辉煌又盛大的光。

陆青婵垂下眼睫,很久没有说话,她总觉得萧恪那边约么是要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对手戏下一章上线!

陆青婵让人给她倒了杯茶:“听着倒是个巧名儿。”

“食材倒不复杂,就是工序多了些。我每个月也会让下人们去内务府里领些绿豆和芸豆来做,这回我多做些,来给你尝尝,可好?”

看着瑾太妃有几分殷切的目光,陆青婵含笑点头:“如此倒要劳烦娘娘了。”

从昭仁殿走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慢慢昏暗下来,瑾太妃牵着萧礼的手走到隆福门的时候,正巧看见杨耀珍,他手里提着一个药箱,平日里见面三分笑的脸上,如今阴云密布,看见瑾太妃,给她打了个千,瑾太妃忍不住轻声问:“杨太医怎么愁眉苦脸的?”

杨耀珍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您甭问了。”说罢才急匆匆地往乾清宫里走去,在瑾太妃看不见的地方,杨耀珍脸色如丧考妣的神情又淡了,换成了过去那般从容的样子。瑾太妃目送他的背影好一会儿才收回目光,长长舒了一口气。

“今日傍晚的时候,瑾太妃带着十二殿下去昭仁殿里见了主子娘娘。”方朔给萧恪把药端来的时候,轻声说了这么一句。萧恪眉目间神色如常,把药一饮而尽。

药喝进嘴里涩苦得叫人不敢用力呼吸,萧恪用清水漱了漱口,之后似乎笑了笑,只不过这个笑浅显地附在皮肉上,进不到眼底:“这才几天的功夫,就坐不安稳了。”他顿了顿,“也好。”

轻飘飘的一个也好,无端让方朔打了个冷颤。方朔是跟随萧恪多年的人了,这位主儿的脾性他也稍微能知道几分,他平日里不笑还好,若是嘴角挂了几分笑意,那今儿便是有人要倒霉了,走出暖阁,外头的风扑在脸上,方朔才发觉自己的背上全是冷汗。

跟了主子这么多年,有时候还是会胆战心惊。

瑾太妃说的那句常走动,似乎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起初是带着萧礼,后来没见阻拦,偶尔也自己独自来坐坐,她族兄季安是吏部尚书,她也是正经簪缨世家出身的高门贵女,母家在陪都也算是世家。虽然时下盛行女子无才之论,可她偶尔也略读了几本书,和陆青婵坐在一起倒也不算突兀。

她低着头说:“萧礼,你说你想来看看皇嫂,如今看到了,高兴吗?”瑾太妃笑得四平八稳,像是须弥座上的观音,“这孩子说想见你,我没有法子,只好带他来了,叨扰你了。”

陆青婵敛眉而笑,让子苓给他拿点心,瑾太妃看着萧礼忍不住叹了口气:“也难怪他心急,这几日他皇兄不肯见他,他总怕哪件事做得不好惹恼了皇上。”

果然见萧礼抬起头,眨巴着眼睛问她:“皇兄是病了吗?严重不严重啊。”

童言无忌,可旁边还坐着瑾太妃,前朝后宫从来都不是能割裂开分开而论的,陆青婵被毓贵妃教导了很多年,对于某些事的敏锐嗅觉,甚至已经深深地刻进了骨子里。

她对着萧礼招了招手,他乖乖地走到她身边站好,这么小的孩子头发丝都显得纤细,在日光下茸茸的像是一只小豹子。陆青婵笑着说:“皇嫂也有好些日子没见到你皇兄了,乾清宫那边是什么情形,我也不大清楚,不过这几日见过乾清宫的谙达们,他们对我说一切安好。”

不等陆青婵开口,萧恪漫不经心地把手收回来:“朕要是死了,就赐你一壶鸩酒,让你在朕的乾陵里长长久久地陪着朕。”

萧恪的嚣张和狂妄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他说:“你放心,朕不会轻易死的。只要朕活着,紫禁城里就有你片瓦遮身之处,朕死了,乾陵足够你与朕长眠。”

在朝臣和奴才面前,他是一个冷漠寡言的皇帝,能做少年天子的人,骨子里的桀骜不驯是写进血液之中的,无需展露于外人。可对于陆青婵,他从来都没有刻意回避自己的占有之意,他几次三番地重申,就是要让陆青婵清清楚楚地知道,她是和他做过交换的人,这是赌博,买定离手,只进不退。

看着陆青婵的表情,萧恪突然又问:“你怕朕么?朕要听实话。”

怕?陆青婵有一瞬间的怔忪,纵然萧恪是一个杀伐决断不近人情的皇帝,可似乎她心里鲜少对他生出畏惧之意,她抬起脸看向萧恪:“我不怕。”

洋油灯被灯罩裹着,散发出雾蒙蒙的的微光,弘德殿的万里江山图旁边,是皇帝亲笔写的一行对联:尽交天下豪贤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

弘德殿的博山炉里,燃着几味草药,味道很安适,屏风后面放着一张楠木罗汉床,镂刻着福禄万字纹。萧恪平躺着上面,双眼阖得十分平静。

陆青婵在刚入宫的时候学过规矩,睡觉要么平卧要么侧卧屈膝,手不许托腮,因为托腮像是有哭相像是没福气的样子。宫里头传得老例儿,说是各宫各殿,每到晚上都有殿神出行,若是见睡姿不雅,便不会再得到庇佑。

规矩都是竹板子一点一点打出来的,是姑姑们不睡觉硬教出来的规矩,哪怕她名义上是养在毓贵妃身边的,也正因如此,毓贵妃对她的要求也更苛刻。

如今萧恪也是这般端端正正地躺着,他眉心微微蹙着有浅浅的川字痕迹,眼下一片浅浅的乌青,哪怕睡着都让人能看出他的疲惫来。他总是一句一句反问她,是不是离了规矩就活不下去,他自个儿何尝不也是被关进这囹圄里头难以脱身么。

她开了这个口,陆青婵轻轻点了点头:“没料到还有这个缘分能再见到娘娘。”

陆青婵和宁太嫔的交往并不算多,也算是避嫌。只是曾经远远地打过几次照面,只知道宁太嫔是个胆小细致的人,从来不敢高声说话。她出身不高,好在得过一阵子平帝的宠爱,给她留了一个孩子,她便格外知足了,不争强好胜也不招惹是非。她能来到陆青婵这,陆青婵也觉得意外。

子苓给她端了茶,无声无息地带着奴才们退了出去,宁太嫔坐在圈椅上,手里端着茶盏,有些无措地用茶盖去撇浮沫,过了片刻才说:“十二殿下几次和我提起你,说你帮他讲解过课业。”她的声音和她这个人很像,怯怯的也带着几分纤细。

春雨下得时缓时急,此刻外头又滴滴答答地落起了雨,倒颇有几分写意和闲适在里头,湿淋淋的空气传进来,宁太嫔又说:“今日也是我冒昧了,来得唐突。只是我这心却总是悬着,实在是没个法子。原本咱们俩没打过什么交道,你是善性儿的人,我这点还是能瞧得出来的,所以就大着胆子过来找你。”她喝了一口茶水,原本的那几分怯意也褪去了几分,“我这做母亲的出身不高,萧礼开蒙后就是瑾太妃在养,原本有三殿下在,我们萧礼年岁又小,在那上头没什么指望,我也不过问瑾太妃教了他什么。可这几日我发现……瑾太妃她……”

宁太嫔咽了咽口水,才大着胆子说:“她心里头怕是生了别的指望。按理说这和我没什么关系,可萧礼是我的孩子,我不能让他被别人当枪使。”向来胆小懦弱的人,此刻的目光却非常明亮,“青婵,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你,你大可去告诉皇上,你说的话皇上会比我说的更信。如今我见不到他,但是你可以。你可怜可怜我这做母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吧。”

那时节莺飞草长,他站在阳光之下,却让人无端觉得伶仃。入宫前便耳闻娴贵人新丧,五殿下又不被皇帝所喜,这样的活在宫里头,约么只比猫猫狗狗强上一些。

同情的种子就是在那时候种下的,都是在宫里没什么指望和依傍的人,不奢望别人的怜悯,只是自己偶尔难免生出两分顾影自怜。

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萧恪此时此刻的境遇和当年在乾西三所里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高高的一座宫阙,他立在当中,他自个儿立了一堵墙,不让别人进来,别人也不敢进来。

只是他囚着她,把她也扔进这片孤独的海里,冷眼旁观看着她泅渡其中,这个皇帝有时候不择手段,有时候唯我独尊。

陆青婵有时候觉得,自己真应该恨他。

昭仁殿有个小书柜,红樟木的料子,摆在角落里,她前几日闲来无事,便过来看,里头放了不少书,也确实能拿来给她瞧瞧打发时间,她这几日读的是《筠廊偶笔》,书里倒是些杂记和耳目见闻,读起来也确实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正翻书的功夫,突然见沈也来传,说是瑾太妃带着十二殿下来了。

早年间,陆青婵也是见过瑾太妃的,平帝爷最宠爱的宫妃有两位,一个是毓贵妃,一个便是瑾妃,只是瑾妃福薄没有子息,只能把宁贵人的十二皇子养在自己的膝下,印象里这位瑾妃也素来是好性情的,她回到紫禁城之后有意避嫌,没和宫里的人打过交道,没料到瑾妃今日却登门了。

方朔和沈也这些做奴才们的早也交代过,若是十二殿下过来,便不用太过阻拦,可对于瑾太妃却不知道该不该拦下,陆青婵把《筠廊偶笔》用笺子夹好,从容地站起身:“请吧。”

瑾太妃年岁比毓贵妃更轻些,穿着一身竹叶青色的春绸氅衣,原本就是极美的人,如今哪怕有了年纪,周身的气韵依然不同凡响。外面春雨萧疏,她身上还拢着一层雾蒙蒙的水汽,左手牵着萧礼走了进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