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我靠种地走上人生巅峰 > 我靠种地走上人生巅峰 第149节

我靠种地走上人生巅峰 第14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他真是亏了,亏大了!早知道就不该那么大方地把书交出去,应该先同李尚书商议的。就这么交出去了,如今再想找人要钱都不好意思了。可怎么说他也是费了一番心血的,结果赚的钱却没有他的份儿。唐璟这个俗人,立马就心疼上了。

“他们得了那么多的钱,竟然一点都没想到我头上。”唐璟心疼得脸色都扭曲了。

奉安傻乎乎得问道:“少爷,咱们这样的人家,哪里还缺钱用呢?”

别说以前在国公府的时候有夫人贴着钱,即便是如今,他们少爷也挣了不少回来,早不是一开始连吃的米粮都得用王管事当物件儿来换的日子了。

唐璟没好气地敲了他一下:“蠢货,谁会嫌钱多啊?”

只不过他听说的要稍微晚一些,唐璟这几天,打听的一直都是前线的事情,对于京城这边的消息反而不大在意。

之前他听说,他们家的老头子在前线连着立了不小的战功,引得如今外头对他都是一片称赞声。

可唐璟却记得,当时那老头子离开京城的时候,是答应过他娘不冲在最前头的。果然,那老头子说的话就没有一句是准的。

唐璟受他娘所托,不得不注意着前线的一举一动。等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书出来了,还是旁人过来告诉他的。

这两天,总不少人到他这边来说恭喜,旁人就罢了,唐璟想着他们不过也就是客气客气过来说两句好话,可是见奉安也过来拍马屁的时候,唐璟立马就将人给逮住了:

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情,李尚书自己也觉得惊奇,他说完了正经事之后,才与皇上感慨道:“一开始微臣让人印书的时候,还从未想过这本书会如此受欢迎。”

“唐卿的东西,受欢迎些也是正常。”皇上已经对此见怪不怪了,“倘若这书推下去,溅不起什么水花来,那才叫朕惊奇呢。”

李尚书听着这话,心道自己对唐璟那厮的了解还是浅了,如若他能有圣上这样的远见得话,兴许这能再挣不少呢:“只盼着汝阳侯过些日子再出几本书。”

皇上听着笑道:“他如今哪儿有这个时间呢?”

还得替朝廷种土豆呢,哪儿能分得出多少心神呢?

更兼醉仙阁的几道招牌菜确实太过有名了,众人虽不知道这几道菜出于唐璟口中,却知道那几道菜名声极好。更有不少达官显贵是吃过的,知道猪肉若是烧的好得话,未必比不上羊肉牛肉。以前旁人不喜欢吃,只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烧。

如今听说这汝阳侯的书中还附了许多菜谱,那些达官显贵也按捺不住了,一个个上赶着打听那些菜究竟是什么了。

更有那些想要养猪的人家,听旁人说若是按着这方法养猪,养出来的不仅比寻常的猪肉嫩些,还能多添四五十斤的猪肉,当即更心动了。

那可是肉啊,谁会嫌肉多呢?

本来按照李尚书的意思,印出来的那些书是准备给官府推广用的,可因为唐璟名头太大,以至于百姓一个个都想买回一本来,地方官府手里的那几本,便显得不够用。

镇国公急了:“我说的不是这个。”

“不是这个还是什么?”兵部尚书起先不解,待看到镇国公隐隐有些慌了,才突然灵机一动,“你说京城那边吗?”

“对!”

兵部尚书不怀好意道:“那你估摸着是完了,消息定是早就送出去了。”

镇国公后背一凉。

“我就只配当个军师?”

兵部尚书轻蔑一笑:“你以为呢?”

这破身子,当军师他还嫌弃呢。

镇国公憋了半天,又说了一句:“那不是会闷出病来?”

“不闷出病来也可以,要么,就去外头送死了,你愿意不?”

镇国公回来之后,军中便有大夫替他包扎好了伤口。

众人退下之后,只留他一个人在营帐里头休息。

如今兵部尚书前来看望,见镇国公这脸色青白的模样,有些叹息,却又忍不住责怪:“我听那大夫说,倘若你胸口的伤再偏一寸,这回命都快没了。”

镇国公青白着脸,听到这话却还硬气了一句:“我这不是还好好地坐在这儿吗?说什么晦气的话。”

“你可真是无药可救了。”

镇国公确实出了事。

他怎么说也是副帅,旁人都在上阵杀敌,他总不好一直待在营帐里头,做着缩头乌龟吧。看着折损的那些将士,尤其是里头还有几个年轻的小将,镇国公每每都是痛心不已。

那么年轻,不该折在这战场上头。

镇国公忍了几日没忍住,终究还是按捺不住,驳了一个小将准备单独上阵的打算,自己披坚执锐,去了战场。

首战自然是赢了的。

棉花不靠谱,写书又被李尚书给坑了一次,唐璟没什么办法,只好自力更生,再想想别的计策了。

正逢唐璟琢磨着能有什么赚钱的好方法的时候,孙氏却突然跑了过来。

来得突然,事先一点儿都没知会唐璟。

唐璟一看他娘这脸色,便觉得不妥,这么几日的功夫,他娘看着已经轻减许了许多了。

唐璟一把扶好孙氏:“娘,您怎么来得这么急?”

其实李尚书觉得这压根不必试什么,唐璟那小子做事,虽说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没有什么定性,可是他每回做的事情却都不会出什么错。这大概就是上天庇佑了,与生俱来的好运道。

皇上听了李尚书的话,只是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因他先前跟太子说,要给唐璟这书题名,所以这回也没食言。

只李尚书看着犯愁得很,觉得这名字实在是太俗了,想让皇上改个名字。不想皇上却没同意,反而说:

“大俗即大雅,再者此书本来也不是给文人雅士看的,自然是通俗易懂来得更重要些。”

李尚书微微欠身:“是微臣多想了。”

更何况,他如今是真的没什么钱了。唐璟这两年来攒下了那么多,一部分交到了张嬷嬷手上,让她准备着聘礼,另一部分,唐璟已经交给带去了他大哥那儿。

他大哥离开的时候,唐璟便叫他打听打听那边可有什么好买的地。如今他大哥来了信,说是给他相中了两个庄子并庄子外头的一大片地,唐璟自然少不了出点血。这就两处,便已经将唐璟的家底掏得差不多了。

他坐在那边长吁短叹:“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有一笔收入。”

奉安笑道:“这不是容易的很吗?等少爷的棉花种出来,圣上肯定是要封赏的。”

唐璟一言难尽。他没告诉奉安,当初自己封侯的时候,就已经把这棉花的赏赐提前用掉了,如今哪里还能再有一次赏呢?

“你倒是说说,我写得那本书到底有多好卖?”

“自然是顶顶好卖了。户部一开始只印了几千本,发给底下的地方官府之后,压根不够人抢的。后来又印了十万份,还是不够,一天的功夫听说就抢完了。如今人人都等着要,催着朝廷赶紧印呢。”

唐璟晕晕乎乎的:“那朝廷岂不是赚了好大一笔?”

“那是自然的。虽说这回的书卖的不算贵,可是毕竟卖了十多万本,且瞧着,往后还有的卖呢。人家未必就是真想养猪的,有不少纯粹是冲着少爷您的名头,非得要买一本来看看。少爷您是不知道您如今的名声有多好用,我估摸着,朝廷就是想用您这名头赚钱呢。”

唐璟“嘶”了一下,心都在滴血。

众人也不知道李尚书在大明宫里头同皇上说了什么话。总之等他出来之后,皇上那边便立马下了命令,让户部急印十万本,赶忙送去各处以备当下之需。

李尚书心里其实早已经琢磨开了,物以稀为贵。若是这回一下子印得太多,人人都能拿到一份,那么往后这书也就只有这么一回赚头了。可若是每回都吊着他们,那兴许还能得一个长久的买卖。总而言之,如今正值战事,手里的钱自然是越多越好。

以往他怎么就没意识到呢,这唐璟还真是个宝贝。都怪镇国公那老东西,害他久矣!

要是唐璟真能再出几本书就好了,或者,再想个能让朝廷赚钱的法子来也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那榨油机子一样的物件儿还能有几次。

外头穿得赫赫扬扬的,唐璟这个当事人自然也听说了不少。

才没过几天的功夫,李尚书便收到了许多消息,无一不是让问他乐不乐意加急再印的,还有便是请他定价。

李尚书一听定价二字,心思立马活泛开了。他立马放下了手头的事儿,匆匆地就去了宫里头,让皇上拿主意了。

起先他还没有想到,这小小的本书,竟然也能赚钱。能赚钱的东西,在李尚书看来,便已经不是什么小东西了。他觉得,或许朝廷应该给那本书多分一些注意力。

这价钱定的高不合适,定得太低了也不合适。总而言之,一定要最大程度的获利!虽说唐璟当时将这本书呈上来的时候,也没说要靠着这本书赚钱,可是这白赚的钱,唐璟可以不要,户部却不能不要!

李尚书已经想好了,那些想买的人,朝廷自然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等这一批手有余钱的人把这本书买回去之后,剩下没钱买的那些人,再让地方官府派人传授这书上的东西。反正,就是要把这本书的收益最大化。

他勉强安慰自己,这……这也不算是什么要命的事儿不是么?不过就是在战场上受了些伤罢了,又没个前因后果的,想来孙氏应该不会太乖罪他。

兵部尚书却继续说了一句:“不过,前些日子你在战场上那些英勇事迹也一道上报上去了。”

镇国公闭嘴了。

当军师就当军师吧,总得等他好了之后,再领兵将那安南军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本来这次的战役,镇国公是有七成的把握能赢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他这边,镇国公压根没把那些人放在眼里。不过也是因为太大意了,事先存了轻慢之心,所以才输得这么彻底。

镇国公自然是不服气的,可他却不能不服这形势,如今他这身子骨实在不能折腾出什么事的,总得要先养好,至于别的,再徐徐图之。不过,很快镇国公便意识到了一件事:“我受伤的消息,你没散布出去吧?”

“还需要我散布呢?你堂堂镇国公,在战场上差点没了性命,站着出去横着出来,这点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兵部尚书嘲讽道。

兵部尚书与镇国公交情也不浅,虽不比李尚书那般,可他与镇国公也是一同上阵杀敌过的。且他出征时,那晋王爷还特意托人带了话过来,让他照料一下这位老国公。于情于理,兵部尚书也不忍看他这样。

其实,镇国公这几次请兵上阵时,不少人都是不赞同的。无他,只是因为镇国公身份不同,且年纪又大了,万一要是在战场上出了什么事儿,他们哭都没地方哭去。只是前几次他们说这些话,镇国公从来都是不听的,总说他们磨磨唧唧,没有一点当兵的血性。如今可好了,这血性倒是有了,血也流了一堆。

兵部尚书没好气地教训道:“我听吴元帅说,你身上的伤本来是可以免的,是你心急了,非得头一个冲上去,取人家将领的首级,这才叫自己腹背受敌。若不是后头还有陈将军,你如今怕是连坐在这里享福的机会都没了。”

镇国公自知理亏,听到这些教训也是一声不吭。

“你受了这么重的伤,往后你就别再想那些上阵杀敌的事儿了,仔细养好身子才是最要紧的。至于带兵,就交给旁人好了,你若是实在闲着,当个军师也不错。”

镇国公打从懂事开始,便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老国公也是个狠心的人,就这么一个儿子,却丝毫不顾着,任凭儿子自己在沙场上闯出了一条血路。镇国公如今的功绩,与他的地位出身没有半点干系,都是他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如今他年纪虽说已经到了,可是经验却仍在,甫一入战场,便如游龙入水,领着一营兵将,打得安南军连连溃败。

他们大燕,好一阵子没有这样痛痛快快的压着安南打了。

因这一战打得实在是痛快,镇国公也就忘了出征时孙氏的那些交代。虽然心中有一些抱歉,可是镇国公也安慰自己。古人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如今这样也是因事急从权,并不是他的过错。

再则,这件事情他不说旁人不说,孙氏又怎么可能会知道。抱着这样的心思,镇国公一连带兵作了好几次的战,无一不胜。

可战场上哪里有什么百战百胜的人呢?如今这一回,镇国公自己就吃了一个大亏。也是好在当时镇国公身边恰好就占了一个自己人,替他挡下了一点,如若不然,今儿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二郎啊,”孙氏一把抓住唐璟的手,“我这两天实在是觉得心口难受,生怕你爹真出事了,在家里实在是待不住,所以这才过来寻了你。”

唐璟轻轻拍着孙氏:“放心,不会有事儿的,您就是因为王将军的事儿吓到了。”

孙氏摇头:“不,不是因为王将军。”

她自己知道,这回的事儿,跟王家压根没有什么关系。打从前几天开始,她就一直心神不宁,孙氏心里门清,这是出事儿了。

第169章 打听消息

皇上也不再犹疑,当即提了笔写下几个字。李尚书看了一眼,脸上表情还是莫名得很。字确实是好字,他们圣上于书法一道上很有见地,可是这么好的字配上这么个名字,怎么看,都觉得古怪。

因这件事在皇上看来是一件好事,所以李尚书也没多多耽误,从皇上那边领来题名之后,别叫人马不停蹄地印了几千份,叫底下的官府帮着推广。

因为李尚书的动作快,底下人也不赶拖拉,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唐璟这本关于养猪的书,便已经名满京城了。

没有一个人敢对这本书指手画脚的,也没有一个人敢再说唐璟不务正业了。本来么,人家的主业就不是什么正业,再去追求那些大道理岂不是无稽之谈?更没有人敢说猪肉低贱了,试想,这汝阳侯庄子里头的猪肉都已经送去了宫里,听说连皇上和太后娘娘都吃了,这天子都不嫌弃,他们若是还敢嫌弃,打的究竟是谁的脸?

他们又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怎么敢做出这样的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