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314章 官家督战,枪击濮王

第314章 官家督战,枪击濮王(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新炼制出来的宝贝,可比琉璃还要清澈透明无数倍。

这种透明且清晰度好的新宝贝,赵管家将其命名为玻璃。

彼时,令所有参与冶炼玻璃的工匠出乎意料的是,赵官家并没有把这种比琉璃还好的玻璃,用于制作皇家专用的餐饮器具。

赵官家在亲自教工匠们制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模具,然后将熔化以后炽红的玻璃液体,倒入模具,再扣上模具盖,等冷却以后便可得到玻璃材质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赵官家还亲手教工匠们,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装在竹筒里的合适位置,最终制成了单筒望远镜……

赵吉一边听着前方刘光世部宋军,对城上守敌的大骂和挑衅之语,一边抬头望向巍峨的西平府东城楼。

只见城上的西夏军兵,人影攒动,好像增兵了。他们簇拥着一员看将领,登上了城上的望楼。

那员夏军的将领,正在用手向城下的叫骂的宋军指指点点,好像在对身边的几员偏将布置着什么……

因为距离过远,赵吉看不清容貌东城楼上那员敌将的容貌。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赵吉从容地一伸手,对身边的皇城司亲从官侍从,道:

赵吉满意地点了点头。

“微臣光世帐下的那三百名早已归顺的党项兵将,他们的嗓门甚是洪亮,他们三百人一起向城上的夏军喊话,其声传播甚远。这可把城上的夏狗们,给气得那是一个个跺脚挠腮……”

赵吉问道:“敌西京城的各城守军,有无出城来战者?”

刘光世得意洋洋,还不忘记对赵官家拍马屁,道:

“微臣光世,回禀官家,我等押着李察哥游行,夏狗们都被气得抓狂,虽然他们应该也想出城抢回李察哥以雪奇耻大辱,但他们哪敢啊,至今也没有一人敢出城来战……”

赵吉笑呵呵道:“二位爱卿免礼。”

此时,刘延庆和皇城司亲从官骑兵也驱马追至近前,保护起赵官家。

赵吉对岳飞和刘光世询问起押着西夏晋王李察哥,在敌城之外游行示众,敌军反应如何?

岳飞答道:“奏禀官家,正如官家所料那般,坚守在西平府各城上的守兵,他们看到了我等押着他们的李察哥在游行示众,他们都极其震惊和愤怒……然则,夏军依然死守在西平府内,却不敢轻易出城来战……”

赵吉点了点头,又提醒道:“鹏举、平叔,二位爱卿,率兵押解李察哥在敌城外游行示众时,切记要注意安全啊!要防敌军从城上射下来的箭矢啊!”

在赵官家身边的众人,心中皆敬佩赵官家的“知己知彼”。

“两军交战中,西夏濮王李仁仲,前来视查城池,不知他为何要穿那么显眼的四爪蟒袍呢?”刘延应小声嘀咕道:

“嘿嘿……他这不是自愿当我宋军的箭靶子吗?”

赵吉微微一笑,道:“朕料定,必是他以为我军一时攻不破他所守的夏国西京城吧!”

“而朕又派出了岳、刘二将,押着俘虏李察哥在他们城下游行示众,这让守城的夏军士气大减、军心动摇。”

“彼时,李仁仲,还没有被晋封为濮王,他只是西夏的礼部郎中。”

“微臣光世对其印象深刻,皆因此人虽为西夏宗室党项人,但他与我宋使议和时,皆用流利的汉语来交谈,撰写和约时,他能亲手持笔用汉字一书而就。”

“微臣光世,观李仁仲的汉学造诣,丝毫不逊色于我大宋进士出身的议和使者。故此,微臣光世,对李仁仲此人,印象极其深刻。即便时隔三年了,微臣光世也能一眼认出他来。”

赵吉点了下头,道:“果然不出朕所料,西夏虽是党项人立国,但是,他们是剽窃了我大宋汉家王朝的官制和官服样式。若不是被封王者,谁敢穿四爪蟒袍呢?”

众兵将纷纷点头,赞同赵官家之言。

岳飞答道:‘此乃赵官家在京城时,研制的神物望远镜,用它可看清数十里远外的人与物。这支望远镜,乃是官家亲赐给弟飞的。’

彼时,刘光世死皮赖脸地求岳飞,把望远镜借他一用。刘光世借了岳飞的望远镜,用了一次,就直呼神奇……

刘光世这位平时不缺珍奇物件的将门二代,对岳飞的那支望远镜,爱不释手。

他想出巨资来买那望远镜,怎奈却被岳飞以‘官家所赐之物,弟飞不敢转赠给平叔兄’为名,夺了回去……

如今,刘光世接过官家亲赐给他的这支望远镜后,他若不骑在战马背上,他必能高兴得雀跃欢呼。

他通过望远镜,看到西京东城的城楼上,十余员西夏偏将簇拥保护着一名将领,也正望向城下的宋军。

赵吉看着敌军城楼上的那名居中而立的主将,观其面容和二寸短须,应在三十岁出头的年纪。他头戴亮银盔,身穿一件宽松肥大的四爪蟒袍。

赵吉自言道:“城上那穿四爪蟒袍者,莫非就是西夏濮王李仁仲吗?”

一旁的刘光世道:“回官家,因太远,微臣光世看不太真切啊!容臣光世催马上前,到城下,细观之,再回复官家。”

赵吉阻拦道:“平叔,不必上前冒险。朕的这支望远镜,赐给你了。”

赵吉一骑当先,把刘延庆和一众皇城司亲从官骑兵,甩在身后数十步远。

他骑马来到岳飞和刘光世所率大队人马的后方。

赵吉听到,这群押着李察哥游行示众的宋军,正齐声大骂西平府的东城上的西夏守军。

“守城的夏狗们,你们看我们才几百人押着李察哥,在你们城下游行,你们就这样胆小如鼠,竟不敢出城把李察哥抢回去吗?”

“夏狗们,若你们现在就开城投降我宋官军,保你们不死。若不然,破城之日,就是你们的忌日……”

这名皇城司亲从官,是知道这支望远镜凝聚了赵官家的智慧和心血,因此他递向赵官家时特别小心。

赵吉从皇城司亲从官手中接过望远镜后,架在自己的右眼前方,望向敌城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远处景物在望远镜中,变得清晰起来。

原本距离敌城楼五百来步,因远而看不清楚的敌军容貌和衣着服饰,现在犹如近在咫尺一般,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取朕的望远镜来!”

“遵旨。”侍从立即从背包中取出单筒望远镜,小心翼翼地递给赵官家。

他知道这个望远镜所用的镜片珍贵无比,是用“琉璃”制作的。

以前他也见识过皇宫中为数不多的琉璃酒杯酒盏。据说那是从西域再向西方的非常遥远的国度,进口来到中原的。

可是,他递给赵官家这个望远镜,所用到的镜片,是赵官家在京城时,亲自指导让匠人们,用所谓的硅石等常见之物,像炼铜炼铁那般炼制出来的。

“敌西京城上的夏狗们,定是畏惧大宋官家您御驾亲征的皇皇天威啊!”

赵吉微微一笑,挥手打断正在拍马屁的刘光世。

“夏敌不敢出城来战,并非朕有何天威,皆是依仗齐聚于此的我大宋十五万精锐官兵啊!”

一旁闻听官家之言的岳飞,敬佩且信服地点着头。

此时,赵吉在押李察哥示众的宋军大队人马的后面,他离敌城的距离,足有四百多步远,在这冷兵器的时代,赵官家和敌城之间的距离,相对是很安全的。

“臣飞切记,谢主隆恩……”

“臣光世切记,谢主隆恩。”

刘光世见到他爹刘延庆陪着御驾亲临的赵官家,他就格外地兴奋,更想在官家和父亲的面前多多炫耀一下。故此他的话便滔滔不绝起来:

“官家放心,微臣光世和鹏举,率兵押解李察哥在敌城外游行示众,皆按官家御旨行事,距离敌城二百余步远,未曾靠近。”

“敌城上虽有箭矢射下,但因距离远,敌之箭矢,到我等面前,皆是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他们哪还能射到吾等呢?”

“之前,朕听闻韩良臣部抓到的敌军俘虏供述,如今濮王李仁仲,身在西夏西京城内。敌军东城楼上那位穿蟒袍之人,想必就是李仁仲了。如今,有平叔爱卿之言,正好印证了朕的猜测。”

“官家圣明……”

赵官家身后的刘延庆对爱子刘光世的表现,暗自赞赏。

“启奏官家,微臣延庆曾听闻,在去年,李仁仲才被当今的夏皇李乾顺晋封为濮王。”

“嗯!”赵吉颔首道:“朕已知此事。”

立马于赵官家战马身后的刘延庆,看到自己的爱子刘光世,如此受赵官家器重,他甚至欣慰,对赵官家无比感恩中夹杂着愧疚。

这愧疚,就是半个多时辰前,赵官家突然视查他刘延庆部时,抓到了军纪涣散的现形。此时,刘延庆心中暗暗发誓,等到我回军营后,便要严抓军纪,刻苦练兵了。

刘光世用赵官家赐给他的望远镜,望向西平府的东城楼……

“启奏官家,微臣光世,也看到了那敌城楼上身穿四爪蟒袍之人。”

“微臣光世,在三年前宋夏议和之时,负责率兵保送我大宋议和使臣,我当时看到有西夏议和使臣中,正有濮王李仁仲这人!”

他随手将单筒望远镜,扔给了刘光世。

“啊?!”刘光世惊喜地接过了望远镜,立即高兴开口道:

“谢主降恩!”。

就在不久之前,他在跟随岳飞押送李察哥游行示众,去往敌军西城和南城外,进行挑衅并打击敌军士气时,他看到岳飞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了这种叫望远镜的宝贝,也像现在赵官家这样望向敌城……

当时,刘光世向岳飞询问:‘鹏举贤弟,放你眼前那支圆筒,是何物啊?’

此时,岳飞和刘光世惊喜地发现,赵官家居然骑着战马,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

他俩吩咐手下们,继续大骂挑衅东城上的守敌。

岳、刘二将则调转马头,策马来到赵吉近前。他俩都在马上抱拳施礼道:

“微臣飞,拜见官家。”

“微臣光世,拜见官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