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20章 朕逼余太宰致仕,圣怒吓死杨太傅(万字求订)

第220章 朕逼余太宰致仕,圣怒吓死杨太傅(万字求订)(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梁师成心里的想法,怎敢在朝堂之上出来呢?

“咣、咣、咣!”

梁师成吓得连连磕头,磕得他脑门都充血淤青了,他慌忙道:

“老奴亦是近日,才得知杨戬以前敛财之事啊!

太傅杨戬不择手段地鱼肉百姓之行径,至令尚未能找到确凿罪证啊!

其实,穿越者赵吉这是故意装作发怒的样子,他要借此机会收拾两个人,再敲打一个人。

赵吉佯装大怒道:“朕所宠信之太傅杨戬,其经略京东西时,居然欺君罔上、为害朕的子民、迫使官逼民反!

杨戬这是变向害朕啊!真是岂有此理?”

群臣大惊失色……

赵吉又指着大宦官梁师成的鼻子,佯装怒气未消,对其敲打,道:

“讲!”

胖乎乎的梁师成跪拜见礼后,喜滋滋地启奏道:

“据老奴所知:三年前,太傅杨戬曾‘经略京东西’一带,其为了更好地敛财,便下令对八百里梁山泊‘围湖造田’;

之后,杨戬还建议朝廷把梁山泊收归公有,凡进入梁山泊打鱼采藕者,必须按船交纳重税。

租税如此沉重,逼得梁山泊附近百姓困苦不堪、民不聊生、走投无路;

赵吉坐在龙椅上,嘴角上扬,心情大好,看来自己这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啊!

真的让诸如曹辅及众多贤良忠臣们,诚心诚意地佩服起了朕啊!

赵吉觉得,自己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固然要对各地农民起义负主要责任;

但是,自己这个穿越者已经替其背下了那么多黑锅,

那么,具体罪责要谁来负呢?

你余深一向是攀附着位高权重的蔡京,不过,当朕把蔡京下狱后,余深你便迅速地站队到了朕这边来了!

余深你又向朕上疏数道,陈言蔡京为政近二十年来的重大过失……

而在当时,朕刚刚夺舍了原主宋徽宗的身体才不久,朕怕引起朝廷大动荡,自然不能把蔡京案的牵连者搞掉太多,故此,朕便先暂缓对你这个墙头草余深的处理。

赵吉所知,余深是有学问的,不然他也不可能凭着满腹才学,在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进士及第。

他又在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任太常博士、着作佐郎……

此时,

余深看到赵官家正在冷笑,他心中惊慌无比。

但是,他还得按照赵官家之问,继续回答道:

“微臣余深曾蒙陛下器重,二度为相,复任【门下侍郎】时,是在政和二年六月…………”

赵吉自然知道:政和二年就是公元1112年,那年的五月,蔡京复太师位,执掌朝廷重权。而仅仅一个月之后,即当年六月,余深你就被蔡京提拔上来,举荐你官复门下侍郎(即左副丞相)。

余深在崇宁年间曾任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兼侍读,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之权。

崇宁末年,妖道张怀素谋反事发,案下开封府与御史台共审,余深在与时任开封府尹的林摅,共治此案时,两人都同意除主犯张怀素几个人外,其余有同张怀素来往的官员信札,全部焚毁掉。

在此之前,蔡京便与张怀素私交其好,常有信件往来。

先前,蔡京确实也没有想到张怀素会谋反啊!

事后,蔡京甚惧会因张怀素谋反案受到牵连。

赵官家这一问,给老奸巨猾、擅于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余深,搞得懵逼在帘场。

余深跪拜后,略一思量后,本着长久以来养成的‘好话’原则,他赞颂起了赵官家:

“微臣余深,曾蒙陛下器重,先后两度为相。

微臣首度为相时,是在大观四年二月,陛下将还是中书侍郎的微臣,提拔为门下侍郎!”

“此乃微臣余深首度为相。

领朕口谕,对其问过,让其悔罪,交待清楚……”

梁师成诚惶诚恐道:“老奴遵旨,这便下去,速速办好此事!”

赵吉此举,又是引来文武百官的颂扬称赞!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万万岁……”

陛下还御驾亲征,平定方腊之乱!

如今,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赐给海州知州张叔夜密诏;

张知州依陛下密诏中所书锦囊妙计而行,一举诱敌下船登岸,出奇兵烧掉梁山流寇十二艘大船,宋江等人又中了陛下提前设下的伏兵之计;

故此,为害多地的梁山流寇,才被迫接受朝廷招安。

自去年十月以后至今宣和三年二月,陛下皆是明君圣主之所做、所为也!

请官家饶恕老奴未能早几日奏报此事之罪!”

梁师成完又“咣咣咣”地磕起响头来,以求赵官家饶恕他。

赵吉看到敲打梁师成的目的,已经达到,便道:

“杨戬害朕不浅啊,朕的《罪己诏》都下达了数月,而杨戬经略京东西时,为害百姓之罪却未得到惩处,其却居家养病过得那般清闲?!

朕命梁大官,赴杨戬府宅。

“梁大官啊!你既然早知杨戬经略京东西时,对山东一带所犯下之累累罪行,你为何不早些进谏给朕呢?”

梁师成整个人都懵~逼了!!

特么的,老奴我不是一直顺着赵官家您的圣意去做事的吗?

杨戬得宠之时,经略京东西等诸多地方,他鱼肉百姓收来的租税,那可都是一大半进了官家您的左藏库(即内库)中的啊!

赵官家您还常常称赞杨戬是位‘济世能臣’呢!

故此,在宣和元年农历十一月,宋江率众揭竿而起,其振臂一呼,涌上梁山落草为寇者,便有数千人……”

梁师成举报起‘同行冤家’的大宦官杨戬的罪行时,他格外地卖力气!

“啪”的一声!

赵吉怒拍龙案。

子一怒,吓得文武百姓纷纷跪倒,列成齐刷刷的两大长排。

这也要追查个清楚。

赵吉问道:“宋江在梁山造反,具体是因何事啊?”

曾经号称‘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启奏道:

“老奴知其中一二,不知可否讲给官家来听?”

赵吉斩钉截铁,道:

唉!赵吉心中感叹:

不过,余深你当宰相这么多年来,政绩上毫无建树,只会甘当身为宰相之首的太师蔡京的马前卒。

余深你做的那件唯一能载入史册的好事,便是在宣和二年上半年,即朕还没有穿越来到这个世界夺舍宋徽宗这副身体之前,

政和七年,当了【太上宰相】兼太师的蔡京,建议朝廷将左相改称为【太宰】、右相改称为【少宰】,原主宋徽宗批准了。

政和七年,余深你又被蔡京举荐给朕的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余深你便被进封少宰、兼中书侍郎。

宣和元年(即公元1119年),余深你被拜为太宰、加少保,封丰国公,再封卫国公。

……

赵吉知道,因为朕这位穿越者的到来,提前杀掉了位高权重的大奸臣蔡京,导致这个世界发生了蝴蝶效应:

余深和林摅却把与张怀素有来往的大部分官员的信札,全部焚毁掉;包括蔡京的。

这等于是救了蔡京一命,或者是挽救了蔡京的大好仕途前程!

故此,蔡京主动交好余深和林摅,以示报恩,余深自然也乐于巴结当时深受赵官家宠信的蔡京……

余深第一次当上【门下侍郎】(即左副丞相),也是蔡京向原主宋徽宗美言力谏的结果。

然则,余深请辞门下侍郎,皆因蔡京第一次致仕(退休)了,他失去了后台,故此‘深不自安,累疏请罢’。

然则,微臣为相,才短短三月有余,至大观四年五月,微臣便自知才疏学浅、德不配位;

故此,微臣深不自安,累疏请罢!

微臣余深,承蒙皇恩,以资政殿学士,出知青州。”

“呵呵……”赵吉冷笑,耐心地听着七十一岁的余深的诉。

其实,历史学霸的穿越者赵吉,是知道余深第一次当上【门下侍郎】(即左副宰相),又匆匆请辞的原因是:

赵吉一挥袍袖,示意梁师成速速退下,去办好问责大宦官杨戬这件差事。

梁师成行拜别大礼后,他起身后,跑着退出了大殿,带领六名宦官,骑上快马,去往杨戬在皇宫外汴梁城中的太傅府……

此时,朝堂之上,

赵吉指着今年七十一岁的太宰余深,问道:

“朕待余太宰,如何?余太宰讲讲你两度为相之经过吧!”

令臣等,赞佩不已啊!”

“咣、咣、咣!”曹辅完,连磕三个响头,满脸敬佩之色。

经常敢出‘逆耳忠言’的曹辅,这番实事求是的话,引得文武百官赞佩不已。

群臣再次齐声称贺,道:

“陛下实乃明君圣主,臣等赞佩不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