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七零假结婚日常[双穿] > 七零假结婚日常[双穿] 第12节

七零假结婚日常[双穿] 第1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姐姐和妹妹对象好上了,妹妹转头就嫁了有对象的李知青,这样的事儿,编故事的也不敢写吧?

再展开联想发散一下,这里可琢磨的就太多了。

间接打了渣男女的脸,耳根也终于清净了,冯莱莱一样样指着,很快就把需要的东西点齐。

算好账,一共是一百零三块钱,李重润眼都不眨地从包里拿出钱付了。

两人大包小裹地提着出了供销社,去了村里马车的停车点儿。

等见到两人竟有商有量地买起了锅碗瓢盆,毛巾香皂这些过日子的家伙什儿,倒底是咋回事啊?抓心挠肝地太想知道了。

终于有一位之前跟冯莱来还说得上话的大姐问了:“冯莱莱同志,你和李同志这是帮谁买东西?还以为你俩说不上话呢。”

这会儿其实回一句“我们结婚了”是最管用有效的,还能让魏冬生和冯英英在公社这边别那么得意。

可谁说效果好呢?

揣着结婚证,假结婚也是结婚不是吗?。

昨天下午又传出来,魏干事和冯英英已经订亲了,婚期也定了,就在“五一”劳动节。

魏家是真舍得啊,彩礼和置衣裳,给了足有一百四十块。

很多人在羡慕冯英英的同时,更想知道,原来一副魏干事未过门媳妇自居的冯莱莱现在是啥光景了。

肯定很不好过,很可怜吧?

没想到真不经念,刚还说着呢,人就来了。

对哦,还可以这样操作的。

冯莱莱这会儿意识到她和大佬的差距有多大了,遇到问题,大佬分分钟就能想出解决之道。

她看过去的眼神里不由带了点点闪亮。

过去,佩服他的人海了去了,李重润从来是无感的。

可这会儿,小员工这样,他竟有些受用。

李重润哑然失笑:“我看你遇事冷静,处事条理清晰……看来是我误会了。”说完重新转回话题,“说说冯家和赵老头怎么回事?知青院里也没人知道他和冯家是亲家。”

他这样说,冯莱莱就明白了。

她脑里先整合了一下,“里边其实是有故事的。赵老头是外来户,名字叫赵四海,据说是有点传承的拳师,有家传的整骨接骨的技艺,对了,还有独门的针灸术,反正赵水柳平常是这么跟三个子女念叨的。李副总我只是把我听到的说给你听,不保证真实。”

不确定是不是李大佬要听的,冯莱莱先只来了个开场。

只寥寥几句大概,李重润却被吸引,催着:“你说,很有意思。”

便宜姥爷的石头房子确实好,那边也很适合背着人吃好的,可前提是两家能互不打扰。

现在和老赵头做邻居,两栋房子又隔着有好几米,若没有冯莱莱便宜姥爷这层关系,避开些,也还可以考虑。

话说,村里就没有完全隔开人的房子,说起来,老赵头的房子是最远离人群的了。

咋选呢?要不要去?

第14章 石屋

“赵大爷?”李重润几乎是同时出声问候起来。

然后两人对视,眼里都是询问。

“哼”一声,是老赵头嫌弃地回应。

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地看着两人,“去领个结婚证磨能磨蹭到现在,叫我好等。”

便宜爹妈和哥哥弟弟都认了喊了,再多喊个姥爷也行叭。

冯莱莱服了,“是,烦死了他们的指手画脚。”

虽不想应付,可李重润也知道,只要冯莱莱在村里住着,就不可能完全脱离冯家。

既然这样,三房四口人和冯家那一大家子,很好取舍。

“可以,如需要,我随时帮忙。”身为合作伙伴,李重润表达了诚意。

两人都是有界限感的,这样已是足够。

还有两个等坐车回去的大嫂。

跟车把式老王头说了给六分钱,他很痛快地就接了货,约好了回去在等车点接货。

冯莱莱再骑上车,李重润已经可以很顺溜轻巧地跳上车。

两人先一步回程。

——

魏冬生就在这里工作,想也知道是为了啥。

虽说是假结婚,冯莱莱还是很别扭。

穿来将将五天,她就预订了离异妇女这一头衔,穿越大军里,她也算头一份了吧?

李重润又何尝不感概,人生无常,如今沦落到靠着假结婚破局,他也是滋味儿难明就是了。

几乎是不约而同,两人把结婚证随手揣到兜里。只看动作,就知道都有眼不见心不烦的意思在里。

“李知青这么有钱,咋娶冯莱莱了?知青咋会看上乡下村姑?”

“那个顾知青呢,谁有认识沅溪大队的,去打听下咯。”

“妈唻,听不到全乎儿的,晚上睡不着咯。”

供销社里已经炸了锅一样了。

推着自行车到了等车点儿,马车已经停在了那里。

假丈夫也得让他发挥能效。

冯莱莱做出尴尬抠手,我不会的样子,妙目汪汪地看向李大佬。

“我们结婚了,来买家里东西。”李大佬果然无缝衔接接住了。

随后就是此起彼伏的惊呼声,问话的大姐嘴张得都合不拢了。

半天来了一句:“那感情好,大喜呀!”之后再不会说了。

却不是可怜样子,相反人家精精神神的,虽只是半旧的土红皂衫配黑色裤子,看着比城里来的女知青们还打眼。

再看她旁边跟着的,也不陌生。

出了名的俊美青年李知青,两年前初见时,多少姑娘对他芳心暗许的。

后来是看他和顾湘走得近,顾湘又确实不是乡下姑娘能比的,自惭形秽下,才都歇了心思的。

现在,这样不搭边儿的两人怎么走一起了?

眼神不由温软下来。

两人去了公社供销社。

礼拜一,里面人不多。

冯莱莱因为魏冬生,在公社里可说无人不识。

最近换了卫生站的冯英英和魏冬生出双入对,两人又是堂姐妹,公社不少人等着蹲后续瓜呢。

冯莱莱才又继续:“他是在一九四六年初次来的沅溪村,带着当时八岁的赵水柳,只父女两人,简单的行囊,对外说是死了妻子,想找个清静的村子定居,好好养大女儿。

因为他接骨整骨技术一流,慕名来医治的人络绎不绝,他日子好过了,就在东边山脚下盖了两栋石头屋。说是另一栋给女儿一家住,他早放了话将来要招上门女婿的。

再十多分钟马车也该到了,两人索性停好车,等在路边。

“小冯,说说赵老头的事儿。”李重润一副分析商业案例的口吻。

“要从哪儿说?”冯莱莱困惑问。大佬这么问,她完全没有头绪。

“你不是方凯文的助理?”李重润也疑惑了。

这是多么离谱的误会,冯莱莱赶紧澄清:“不是,李副总,我只是名小小的游戏剧情策划,你太高看我了。”

“姥爷你是等我呢?”冯莱莱问。

“不等你们,我闲的?”赵老头回完,又冲着李重润来了,“你不是瞧中了那间石头屋吗?给你们住,别再满村找房子,丢不起那人。”

说完,老头儿再啥也不说,自顾走了。

啊?这是啥时候的事儿?李重润找房子找到了他便宜姥爷那里?

李重润就跟冯莱莱说了那天看到石头房子的事儿。

——

再一路无话,还是四十分钟后,村口已遥遥在望。

老远看着,路口处,有个人站那里,似在等人。

等近了,看清楚是谁后,冯莱莱赶紧捏刹车,李重润也从后座上跳了下来。

“姥……爷?”冯莱莱迟疑地喊道。

东西都买好了,可房子还没着落。

又吃了好几顿杂粮饼子配红薯粥,鸡蛋也没机会煮,两人现在想法一致,就是以最快的时间搬出来住。

“小冯,还有办婚礼的必要吗?”李重润在后头问。

“看我今天回去,如果是我想的那样,我能说服他们不办婚礼。”冯莱莱也不想办什么婚礼。

想到那天冯家所见,李重润很快有数:“你想借着冯老头一碗水端不平,让三房分家?”

“去供销社看看吧?搬出来需要添不少东西吧?”李重润征询着。

冯莱莱为难地开口:“嗯,锅碗瓢盆都要买。李副总,我得说一下,冯家的东西我不想要,所以我帮不上什么忙。”

“不说好了开销都我来吗?你负责决定要买什么就好,这些事我真的一窍不通。”李重润哪会在意这个。

想了下,冯莱来说:“那好,不过也不能一气儿都买了,自行车一次带不了多少。”带人都够累了,她可不想逞能连东西都要拉着。

李重润却笑了:“你带我都够辛苦了,哪好再给你加码。买了东西咱们就去停车点儿,让马车帮拉回去,咱们付车费就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