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第22节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第2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杨玉兰的表情尤其尴尬:“表姐……”她把包子提给别人,才别别扭扭说:“表姐,我不在孟家干了。”

方局长媳妇快气死了,拔高声音问:“你不干了你咋不跟我说声,你就这么扔下俩孩子不管了?卫东才多大,才上初三,也就比苗苗点,你说不管就不管了,你提前说声,我好找人给他们做饭,你离开几天了,知道他们吃什么吗……”

她跟开了机关木仓似的,突突突把表妹喷了满脸口水。

方局长媳妇是真生气了。这表妹真是的,平时看着没咋地,怎么到真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呢?

第33章 半夜上门

杨玉兰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也有些失落。她没想到孟卫东连挽留的一句话都说。

其实杨玉兰经过燕薇的调教,做出的饭菜已经基本满足孟卫东的口味。孟卫东本来打算小学毕业就把杨玉兰辞了的,可等上了初中,他嫌做饭麻烦,并没有辞去杨玉兰。

如果杨玉兰自己选择辞职,孟卫东也不会拦着就是了。

其实孟卫东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着想,他也跟燕薇学做菜了。他精神力强,能看一遍就完全复制燕薇做菜的方式,都不带差的,做出的饭菜也好吃,只不过还是赶不上燕薇做的。可能燕薇做菜用心了,他只不过是复制,做出来便不如燕薇做的好吃。

杨玉兰拿钱走人后,孟卫东没有立马跟爷爷说,他提出跟孟磊分工合作:“我负责做饭,你负责买菜和洗碗。至于家里的卫生,自己负责自己的房间,客厅……”

杨玉兰自己算了笔账,假如一天卖一百个包子,一个包子赚五分钱,一百个包子赚五块,一个月能赚一百五。

天哪,有这么多钱?

杨玉兰以为卖包子是小本生意,从来没细算过能赚多少钱。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她拍拍胸口,面色复杂地对闺女说:“苗苗,也许你说得对,卖饭真能赚钱。”

杨玉兰怕赔钱,特意去做市场调查,看别人一早晨卖多少包子、油条。她看了几家,一早晨卖百十个不是问题。只要味道好,回头客很多。

当然,也有卖得量少的个体户,有的人一早晨只卖几十个包子,可是就算卖的少,应该也是赚钱的,不比上班差。因为摆摊除了油面菜调料费钱,费点功夫的事儿,没有其他费用。还能顺带着卖稀饭,也能赚点儿。

方局长媳妇听了杨玉兰的话,皱着眉说:“现在的孩子才多大就知道攀比了。你在孟家干的好好的,让苗苗在学校不提家里的事儿不就完了,她不说谁知道。”

方局长媳妇怕杨玉兰主动辞职,孟老找不到合适的人照顾孟卫东和孟磊,再对丈夫有意见了咋办。她是想让表妹继续在孟家干,啥时候孟家主动不要人了,表妹再出来自己干。

杨玉兰怕表姐对苗苗印象不好了,忙说:“苗苗有好几个同学住孟家附近,就算她不说,她同学也知道我在孟家干活。”

杨玉兰的选择对她来说非常重要,方局长媳妇不是个爱得罪人的,她哪里会替表妹做选择。万一选择一条路,表妹以后遇到难事,岂不是会觉得她帮着选错了。

方局长媳妇总觉得表妹现在从孟家辞职,不管对孟家来说,还是对她来说,都有点不厚道,但她不会替表妹做决定,免得以后落埋怨。

燕国芳埋头不言语:没遗传到燕家的聪明。说不定燕薇聪明是从姥姥家那边遗传的。

燕长庆和王秀娟都是老师,比一般家长而言,对待学生自然经验多些。可是他们也没料到燕薇、燕国芳、胡丽菲三人的成绩。

“小学仨孩子年年班级第一,到了初中课程一多,差距就拉出来了。”

“可不是。我看国芳学习比薇薇用功多了,就是效果不怎么样。还有丽菲,整天把心思放到穿衣打扮上,如果她在学习上多用点心,还能考得更好些。”

“看来最聪明的还是燕薇。她脑子最好使,背书基本一遍过,考试基本满分,很难有同学追上。听国伟说,也就孟卫东那孩子跟燕薇一样强,回回基本考满分……”

燕薇本性算是懒散的人,没有孟卫东那么自律。但她一向习惯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完后再放松。比如暑假作业,她会先完成,在开学来临之前便不用惦记了,想干嘛都行。

燕薇这几年的训练效果相当不错,体术练到五级,以燕薇的体术资质,再往后修炼便困难了,好在她不强求体术成就,每天只是坚持练着,能强身健体也不错。再说凭她现在的身手,一人同时对打十个大男人都不成问题。

燕薇的精神力修炼更有成效,已经修炼到七级,这是她日夜加紧修炼的结果。有孟卫东盯着,她想偷懒都很少有机会。还有,燕薇总觉得没帮孟卫东把精神力修复好,就跟欠了债似的。对她来说,不管是欠人情还是欠债,都是件不舒服的事,想早点还上。这样,就算孟卫东不紧盯着,燕薇都会主动修炼精神力。

燕薇修炼精神力之后,记忆力大大增强,修炼到五级已经能做到过目不忘的地步,起码看完一整本语文课本都能记下来。当然,她记下的书越多,消耗的精神力越多,所以精神力越是高级,她储存知识点越是容易。

因为记忆力好,燕薇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基本都是保持年纪第一的位置。本来她想低调行事来着,没想到小升初一战成名,考了个全市第一。上初中后,班主任让她担任学习委员,对她期望过高,燕薇不好意思故意考察,就这样一步步被推上学霸之巅,再也没下来过。

两个二流子被揍得哎哟喊疼,直接把孟磊吵醒了,他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光着膀子出来问:“卫东哥,出啥事了?”

“没事,来两个小偷,让我给制服了。”孟卫东吩咐:“你去找绳子来,把他们捆住,再把他们嘴堵上,明早送公安局。”

“行。”孟磊立马去找绳子和布条。绳子好找,在墙上挂着,布条还是在孟奶奶留下的针线筐里找到的。

等他办好两件事,才后怕地说:“没想到小偷还偷到咱家来了。幸亏卫东哥你在,要是我自己,可对付不了两个大男人。”

“你也应该跟着练练,就算练不出多大成果,起码得能自保才行。”孟卫东看在孟磊这几年听话的份上,才多说两句。若是换做其他人,他根本不会操闲心。

孟卫东和孟磊再能干,在别人眼中还是上初中的孩子,他们又不跟大人住,一段时间后,街坊邻居知道了不说,还被小偷盯上了。

“六子,你真打听好了,孟家就俩初中生住,平时还舍得花钱?”

“刚哥,真的,听说这俩小子经常买肉吃,家里常年没个大人在,这家老太太死好几年了,据说她儿子儿媳都死光了……”

黑漆漆的夜里,两个二流子摸黑悄咪咪来到孟家院墙外。

“你蹲下,我先上去。”刚哥指挥小弟当人肉墙梯,他先踩着上去。

方局长媳妇:“可不是, 我也觉得卫东挺好,咱向阳整天咋咋呼呼地, 赶不上卫东稳重。”

方向阳:“妈, 我这样的是外向活泼, 你可不能偏低我, 我可是你亲儿子。”

“臭小子,你是我从街上捡来的。”

“哼,我才不信呢,我哥说了,我是你亲生的。”

孩子小时候,有些大人爱跟自家孩子闹着玩,说孩子是打哪儿捡来的。孩子当真了,真以为不是亲生的,还想去找亲生父母。方向阳四、五岁时就曾经闹过这样的笑话。还是大哥一再保证他是亲生的,他最后才勉强相信了。

“你说说,到底有啥丢人的?”杨玉兰真纳闷闺女怎么想的。像自己这种单身带孩子,还是从乡下来的女人,哪有本事找好工作。给孟家做饭打扫卫生又不累,拿的工资不比普通工人低,她觉得挺好。

亲妈不问还好,一问苗苗委屈了,“上初中换同学了,人家说爸妈有当工人的,有当老师的,难道我跟同学说我妈是给人做饭的,我要说了,同学保证看不起我,我不想丢人。”她说着委屈的眼泪都出来了。

看的杨玉兰怪心疼的,可是没办法,谁让自己没本事呢,“你让我考虑考虑再说。咱刚买了房,手里存款不多,我可不敢瞎折腾,就算辞了孟家那边,也得等攒点钱再说。”

杨玉兰知道,闺女大了,知道要面子了,就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早,还嫌她给人做饭丢人。说实话,杨玉兰虽然心疼闺女,但她也憋屈。她但凡有本事,也不想干伺候人的活,可她不是没那能耐吗。

再说了,孟家算是不错了,孟卫东不爱计较,只要给家里打扫干净,做好饭,平时从不找事。如果真辞了孟家,再也找不到这么好说话的雇主了。如果照闺女说的,自己出去摆摊卖饭,赚钱还好,累点她也愿意,可如果不赚钱呢,她哪有脸再回孟家干……

方局长见孟卫东会做菜, 把自己和孟磊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便应他要求不再找人照顾他们。

方局长特别看好孟卫东,觉得他年纪不大, 可是相当稳重能干,还特别自律, 根本不用人管束,都能长成笔直挺拔的大树。不像有的孩子, 家长不管便走上歪路。

他特别羡慕孟老有这样一个孙子, 说实话,自家三个儿子,没一个赶上孟卫东的。

方局长回去后,免不了跟媳妇感叹几句:“卫东这孩子是真好,干啥像啥, 你表妹走了后, 孟磊卖菜他做饭,做的像模像样,闻起来味道也很不错, 看着比你做的都好。这孩子就是自律性强, 没大人天天管着, 还长这么出色,真是当兵的料。”

方局长是部队退伍回来的, 他老是觉得男孩子应该到部队锻炼一下。

孟磊忙说:“客厅我打扫就行。做饭挺麻烦的,剩下的我来就行,以前我在家也干活。”他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哪能真跟孟卫东较真干活。

“行,那就这样吧。我把菜钱给你,你早起负责买菜买馒头,我来做饭菜。早饭可以买着吃,想吃什么自己买。”孟卫东直接把以前买菜的钱交给孟磊负责,买早饭另算钱。

现在不需要孟老给卫东打钱,他都有足够的钱花。孟家老宅和几个店铺,之前政府已经归还给孟家。孟卫东继承了这些房产。之前因为形势不明,房子没往外租,就在那放着。现在除了孟家老宅,几个店铺都租出去了。每月的房租就有几百块,足够孟卫东日常花销,合适富裕。

方局长媳妇几天后才知道表妹不在孟家干了,还不是杨玉兰主动说的,是方局长媳妇早起去买饭,看到杨玉兰在大街上卖包子,很是吃惊。

“玉兰,你咋在这里卖包子?”

虽然孟家开的钱顶普通工人工资,可跟做买卖一笔,真不算多了,杨玉兰能不心动吗。

于是她终于下定决心辞了孟家的活儿。

“卫东,我家里有点事,可能不能照顾你们了,要不你跟你爷爷说说,再找个人替我?”

按说杨玉兰辞职,该先给表姐说一声的,她怕表姐拦着,就没打招呼,自己做了决定。

孟卫东连考虑都没考虑,立马答应下来:“行,什么时候走说一声,我给你把工钱结清。”

“你想怎样全看你自己了。我觉得都挺好。在孟家干不用你操太多心,工资稳定。在外面摆摊,啥你都得自己担着,但是赚了钱都是自己的,说不定你能靠摆摊赚大钱呢。”

方局长媳妇人厚道,要不也不会拉扯这个守寡的两姨表姐妹。

杨玉兰觉得表姐说的都在理,怎么选还是得她自己做决定。可她舍不得孟家这份稳定的工资,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听闺女的。

潘苗苗却在不断鼓动亲妈离开孟家。

“妈,我们学校们门口卖包子的,一早晨能卖一大簸箩。”

王秀娟分析到最后,还感叹一句:“这就应了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看她们三个中,薇薇指定能考个好大学,其他两个都悬乎。”

燕薇又不时时刻刻盯着自家人,她可不知道家里两个老师对她的评价。只不过她早已察觉到,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家人更看重她了。

倒是燕国芳和胡丽菲,因为各种原因,两人上初中后成绩下降,不向原来小学考前三名,现在能保持十几名已经不错了。

燕国芳学习还算努力,她明明知道考大学好处多多,不努力不行。可天分摆在那里,她就属于那种往死里学,都考不了第一的那种。但是在她的努力学习下,能保持在班级上游,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胡丽菲属于有点小聪明,但是不太努力的人,她自负有绘画天赋,可以考艺术特长,便没把学习放到心上,如今成绩只能排到中游。

但是老师和家长更喜欢成绩好的孩子,于是燕薇因为成绩回回拔尖,成了燕家人眼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以往,燕老大两口子和燕老四两口子都没把燕薇当回事。现在燕老大媳妇念叨自己孩子:“你们学习都跟燕薇学学,都是燕家孩子,咋她能考第一,你成绩就不好呢。”

“卫东哥,明天我就跟你练,没想到在家里住着也不安全。”孟磊之前倒是因为想快速融入这个家,想跟孟卫东学武来着,可他运动天赋一般,跟着孟卫东练那些动作,老是达不到标准。达不到标准还疼得很,还练不出什么效果,之后练了一段时间,孟磊干脆放弃了。

孟磊现在想继续练身手,只求自保,不求像卫东哥那样厉害。

“随你。”

几年过去了,孟卫东性格还是老样子,对谁都谈不上热情。这是上辈子养成的性子,已经难以改变。不过几年下来,还是有人走近他心里,除了他看中的燕薇,还有燕国伟和方向阳,还有孟磊,几个算是朋友了,如果几人遇到困难,不麻烦的话,他会看着帮忙。

随着又一年暑假来临,解放了的学生们欢天喜地,在盘算暑假怎么玩过瘾。

刚哥爬上去后,六子只能自力更生踩墙爬。孟家院墙不算很高,也就两米左右,成年人费点力气能很快爬上去。

孟卫东重生这些年,骨子里一些东西还没落下,他的警惕性非常高,刚哥和六子一爬墙,孟卫东便察觉到动静醒了,他用精神力一探查,原来是两个小毛贼,真是无知者无畏,上赶着找死。

孟卫东穿上衣服出了屋门,正好赶上痛揍二流子。

刚哥和六子已经适应了黑夜里偷摸行事,可他们遇到的不是一般人,两人跟孟卫东迎了个对个儿,六子看到突然出现一个人影,吓得差点喊出来。幸好他还知道自己不是干人事,不能大喊大叫,硬是给憋住了。

刚哥也看到孟卫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上手打算解决孟卫东,没成想依照都没用,他就被对面的人揍了个大马趴,直接被人踩住了背起不来身。六子也在后面,也没逃出孟卫东的擒拿手。

话说回来,杨玉兰走后,孟卫东和孟磊的日子过得像模像样。像自己去买菜这种活,孟磊干的还挺高兴,他一个半大小伙儿天天去买菜,那些卖菜的大爷大妈爷爷奶奶都认识他了,对他还特别热情。

孟磊小时候在农村住过,对种菜的事儿知道点,他跟菜农能搭上话,他也没看不起卖菜的,还会嘴甜喊人。不用他主动要好处,这个便搭颗葱那个搭点斤两。

孟卫东做菜做的很顺手,还越做越有兴趣,他主动请教燕薇怎么做他不会的菜,燕薇当然还不吝啬、没有保留地教他,过了一段时间后,孟卫东厨艺大成,比外面开饭馆的厨子做的都好了。他会做菜,还做的好吃,便宜的是自己的嘴巴。

当然,还有孟磊这个顺带的,天天吃得心满意足,两人配合越来越默契。

孟磊觉得以前他跟卫东哥之间总有点距离,现在卫东哥一做饭,烟火气浓了,他觉得跟卫东哥没多少距离感了。以前卫东哥话少,成绩回回第一,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可现在的卫东哥更让他佩服和喜欢。

杨玉兰思绪万千,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就是她在孟家干活时频频走神的原因。

杨玉兰纠结地考虑了好几天,都拿不定主意该怎么选择。听闺女的吧,她怕失去孟家这个好主顾,还怕自己做买卖赔钱。

可是不走,杨玉兰又担心闺女自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她可是知道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的滋味,很不好受,闺女这么小,她不想让闺女被别人看不起。

杨玉兰来城里后没交到朋友,跟她关系最好的便是表姐,她认为表姐不会坑她,不如去问问表姐的意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