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24节

九零年下岗后成阴差了 第2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虽然是清明节,超市还是得开的,到诊所里来买药的人应当不多,可谢芸也顺带着把门给开了。

清明时节, 阳光明媚,草木萌动, 自然界的阳气升发, 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节。

把肝气疏一疏,肺气养一养,一年到头都能活力满满。

反之, 若是清明时节里没把肝气疏好,一整年的脾气都不会小。

谢芸斟酌了一下, 按照‘疏肝润肺汤’的方子做了一些简化, 把那些药性较猛的药材拿掉, 换成了更温和、更普适的药材, 装进纱布里包好, 放到茶炉上煲着。

“你得到这个阴山居,差不多等你一咽气,就能直奔阴司上任功曹了!”

谢芸仔细感知了一下眉心的符文,蹙眉沉思,她没有感知错啊,真不是阴山居,而是确确实实就两个字,只有‘山居’二字!

这究竟是个啥?

作者有话说:

终于码完了,明早捉虫,大家早睡。

谢芸深谙这个道理。

果不其然,扎纸道姑那略带愉悦的声音再度传了过来,“行吧,我通过泰山坊免费送你一些。”

“不用不用,我出钱买,你账户上还有天地银行大票子呢!”谢芸不想占人便宜。

天底下就没有好占的便宜,每一个便宜都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需要数倍数倍地去偿还。

扎纸道姑莞尔,“甭同我客气,我现在一百只手同时扎纸,真不费力,你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就成。 ”

人间印发冥币的人不知道怎么想的,数值越印越大,一张冥币动辄就是十亿百亿的,和民国那会儿印发的金圆券都有的一拼了,差点给阴司搞出通货膨胀来。

人间给烧下去的冥币相当不值钱,十亿冥币都不够买块豆腐的,反倒是那些金元宝和银元宝的购买力没有贬值。

阴司为了压制通货膨胀,特地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破钱山银行。

阴司的鬼魂收到自家儿孙烧下来的冥币后,需要去破钱山银行兑换成天地银行发行的大票子,才能在泰山坊市中流通。

而金元宝和银元宝这些亲手扎制成的东西,烧到阴司后是能变成实物的,亲人们寄托在这些纸扎品上的哀思越重,那金元宝和银元宝在下面就越值钱,若是批量制成的金元宝和银元宝,烧纸钱看似又大又漂亮,烧下去却是会当场缩水,好一点的变成黄豆大小,次一点的还没绿豆大。

因为药方中用到的药材数量太多,每一副药都包了个巨大的纸包,谢芸都有些担心普通家庭常用的砂锅能不能一次熬得下这么多药材。

“宋医生,你家里有大砂锅没?”谢芸很体贴地问。

宋金刚看着那么大的药材包,也愣住了,“砂锅倒是有,但能放得下这么多药材的……没。”

“不过没事,我拿去让药房给我煎药,你放心开,你们药房的熬药桶有多么大,你比我更清楚。”

谢芸便没再动药方。

参考一些名方,再根据药材的配伍和君臣佐使略作调整,把那些药性相冲的药材拿掉,把方剂打磨得浑然一体,这张药方就算是成了。

药方打磨好,谢芸去药斗柜那边抓药,宋金刚拿着谢芸的医案本看。

看着那与他身上的情况分毫不差的诊断,宋金刚额头上的冷汗都快滴下来了。

他这会儿才知道,谢芸刚刚说的那句“和嫂子的夫妻生活,也不算太和谐吧”是相当保守含蓄的,他很多羞于启齿的问题都被谢芸给诊断了出来,只是谢芸没有点破他而已。

“这他娘的,中医就这么厉害呢?三根手指头就能把各种检查都做了?在中医面前,真是半点秘密都藏不住啊!”

他像是受惊了一样疯狂地左顾右盼,见没人进来,这才红着一张老脸说,“谢医生,这么私密的事儿,你替我兜着一点啊!大喇喇说出来,我不要面子的?”

谢芸笑而不语。

宋金刚低声问,“有办法调理没?我信你,你尽力帮我把这些问题给调调。这破工作本来就常年加班。遇到个半夜出事儿的,哪怕不用值班,也会被人上门叫醒,从被窝里拽出来,啥身体条件能经得住这样的熬?”

谢芸想想,确实是这样的,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强度属实是大了些。

其实按照泰山堂里的说法,病人身上自带着一种名叫‘病气’的东西,属于污秽的一种,长年累月的接触下来,就算健康的人也会变得不健康。

“马主任看骨科病房空了出来,建议说让骨折的病人也住院,避免后期康复阶段护理不当,出现各种并发症,差点把骨科给忙死。”

“话说你们这些搞中医的,有没有什么促进骨骼增长的办法?有没有什么效果比较好的药能用的?”

谢芸琢磨了一下,“那应当就是壮骨散了。”

“促进骨质生长的,小孩吃了之后长个子窜得快,骨缝闭合之后,壮骨散就变成了提高骨密度和促进骨质愈合了。你打算给骨科的病人搞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不不不不,我就是随口这么一问。”

若是身上已经犯了病,那该吃药就得吃药,可如果身上没病,这保健药茶就是不错的选择。

保健嘛,自然得从健康的身体开始。用中医的话说,这叫治未病。

所谓‘未病’,顾名思义,就是还没发生的病。

病灶并非一日之间突然形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只是在表现出症状前,多数人都感觉不到罢了。

治未病,正是将病灶消弭于风平浪静之间。

“喊你干什么?你最近太累了,趁着下雨天,多睡会儿好养足精神。”周胜端了一盘绿油油的东西出来,放在窗户前由冷风吹着,“你待会儿尝尝我做的青团,看看味道怎么样,之前在部队服役的时候,炊事班的班长每逢清明节就会给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味道都有,还有水果馅儿的!不过咱家里没什么适合的水果,我只能做了些牛奶调红豆沙馅儿的。”

谢芸听着周胜又把炊事班的班长给扯出来,笑而不语,抬手捏了一个青团,虽然烫手,可还是忍不住吃了一个。

同她之前做的油糕味道有些类似,就是这面皮上多了一些别的味道,入口别有一番风味。

“好吃!”

得了谢芸的赞赏,周胜心满意足,“放凉了更好吃。等雨停了之后,咱俩给爸妈送去一些,该祭祖了,冥币和金元宝银元宝都多买点,咱在阳间过得日子好了,没道理让老祖宗在下面拮据的。”

不管是五虎两仪汤还是疏肝润肺汤,都属于药茶, 那些味道苦涩或者是奇奇怪怪的药材都没加, 用的都是适口温和的味道, 搭配一些入药的花朵之类,味道不会太难闻,入口也不会太难喝。

去超市里拿了一张红纸,又取了根毛笔,开上一瓶墨汁。

谢芸提笔写了一篇简短的科普,讲了讲清明时节喝疏肝润肺汤的好处,因为用到的药材不算多也不算贵,价格定为一块钱一包。

这疏肝润肺汤可以卖半个月的时间,等到了谷雨时节,再喝疏肝润肺汤就不赶趟了,那时候得开始好好养肺和脾胃了。

在红纸上,谢芸给自个儿新拎出来的疏肝润肺汤起了个类别名字,叫保健药茶。

第32章 治未病

◎夫妻生活也不算太和谐吧。◎

周胜在家里继续做没蒸好的青团, 谢芸出去了一趟,在街边的小摊儿上买了一些冥币冥钞,又从泰山坊里把扎纸道姑给的纸扎也一并拿了出来, 分成两兜, 装进各自的塑料袋里。

一兜是给周胜这边的祖宗烧的,一兜得送到她娘家那边去。

等青团蒸好,连带着纸扎一并给送过去,谢芸和周胜便到了店里。

谢芸问,“王姐你好奇什么?”

“你得到的那个符文是什么东西?拱道人都得了《九鸦图》,我不信你得的那符文是个平平无奇的东西。”扎纸道姑的心都跟着痒痒了起来。

谢芸感受了一下眉心的那道符文,实话实说道:“是一处洞天的钥匙,叫山居,介绍说里面就和现实世界一样,差不多等于是随身带了个大院子。”

扎纸道姑听到‘山居’这两个字,一个手抖,差点把手里扎到一半的纸扎给撕了。

“山居?是不是少了个字?我听说过阴山居,那是正儿八经的阴差都不够品级住的地方,只有功曹才能住进去,还是住最小的一进院子。你把阴山居比作是大院子?”

谢芸想到了扎纸道姑的手艺,想来扎纸道姑做出来的纸扎肯定很值钱,便通过泰山小印联系了扎纸道姑。

“王姐,能卖我点你做的纸扎不?我想给家里的祖宗烧一点。”

扎纸道姑的声音很快就传了过来,语气中满满都是无语,“你是阴差,纸扎术是你的老本行,你找我买纸扎,不怕传到同僚们耳朵里讨人笑话?”

“这有什么好笑的?王姐你手艺那么好,就算所有的阴差都会纸扎术,可我也相信,王姐的纸扎术一定是最厉害的!”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甭管是删减药材的种类还是剂量,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能不动自然是不动的。

把内服的药材抓好,紧接着就是配置活化头皮毛囊、刺-激毛发生长的药水,谢芸估摸着需要费一点时间,便同宋金刚约定好,让宋金刚回头有空的时候过来取,眼下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别在通泰堂干等着。

宋金刚看着谢芸给他的诊断,尴尬地脚趾抓地,却又忍不住在心底庆幸,这些他羞于启齿的问题被谢芸诊断出来,是好事。

只有被发现,才有被治愈的可能。

要是让他亲口同谢芸说,他的这张脸往哪儿放?

可要是不说,谢芸也没诊出来,那这病就没有治愈的可能了。

……

“能调理,不用慌,多吃一段时间的药就行。”

宋金刚身上的问题还挺多,谢芸不打算同宋金刚详细解释了,她直接把写在医案本上的东西拿给宋金刚看。

谢芸的医案本和别的医生还不同,别的医生多数都是把病人的情况写一遍,然后另开一段写自己的诊断结果,再开一段写用药方案。

而谢芸是每写完一个病症表现,就在后面跟上自己根据这个病症表现判断出来的问题,再用括号标注上打算用的药。

就像是打草稿一样,将病人的诊断情况全部写完,大概的用药方案也就出来了。

宋金刚指了指自己头顶那稀疏的头发,同谢芸说,“我这不是惦记着你之前同我说的,能帮我调理一下身体,让我多长点头发?我前阵子太忙,现在好不容易得了空闲,这不就麻溜过来了?”

谢芸给宋金刚详细号了个脉,她都被宋金刚体内的狼藉状况给吓到了。

“宋医生,你真的是医生?你这身体,咋比马主任还虚啊……马主任可比你大三十岁呢!”

“你这也太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儿了!平时是不是心悸盗汗挺严重?和嫂子的夫妻生活,也不算太和谐吧。”

宋金刚的脸腾地一下就涨红了。

病灶还未完全形成,这会儿用药不仅费不了多少钱,治愈的概率还高,病人也能免受许多痛苦,可谓是一石三鸟之法。

茶炉里咕嘟咕嘟地响着,谢芸抓了几服疏肝润肺汤,打算等忙完之后给娘家人送过去,周德义和孟秋菊日常都在超市这边,不用专程送,跟着她和周胜喝就行。

老两口日常跟着谢芸泡各种药材饮片喝,气色明显比之前好了许多。

诊所的门被推开,谢芸听着动静抬头一看,见是马太平主任的得力干将宋金刚,笑道:“稀客。”

宋金刚挠了挠本就没多少根头发的头顶,同谢芸说,“这几年不知道为什么,骨折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骨科病房原先住的不是偏瘫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骨折的病人都是打了石膏之后让回家养着。”

听着周胜的这话,谢芸都怀疑周胜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了。

她不动声色地吃着青团,迅速回忆了一遍在珲春的事情,确认活阴差里没见到周胜,这才稍稍放心。

多半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

“成,多给老祖宗烧一点。”

谢芸打算给老祖宗多折一些金元宝和银元宝下去,这些可比市面上能买到的冥币值钱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