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安好 > 451 璟渐贫,无力奉养

451 璟渐贫,无力奉养(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常岁宁静等着他往下说。

“但我想了又想,到底未能下定决心……”郑潮微微摇头,思忖着道:“此一载来,可谓先见世道之疾苦,再见大局之分裂,而后所见,却是自身之小我。”

他道:“郑某毫无大志,并不向往庙堂之高,功名利禄于我实如浮云……”

这话旁人说来,常岁宁或要掂量一二,但由郑潮说来,她却毫不怀疑——郑潮若果真有投身权力场的欲望,在郑家势大时,他有的是机会。

所以她虽盼着郑潮前来,却并不担心郑潮会被人拐了去。

聊到后面,常岁宁示意喜儿退了下去换茶。

随着喜儿退出去,厅内其他下人也会意地无声退下。

“于荥阳分别时,郑先生提起过,欲寻可安天下之人,不知如今先生心中可有人选了?”常岁宁拿请教的语气询问。

郑潮不置可否地一声叹息,好一会儿,才道:“据在下看来,如今势力分裂严重,倒只有益州荣王府,稍显归心之势……”

他不避讳地道:“这一路来,许多人私下同我提起过荣王之德,我也在益州附近停留过……据我亲眼所见,时下的确有许多有识之士聚往益州,而荣王亦不曾拒之门外。”

这对郑潮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这孩子,积蓄既然不多,之前倒是早说明白,他也好省着点花啊!看先前给钱那架势,他还以为花不完呢!

外甥的“断供”,让郑潮从钱财自由,到过于自由,自由到钱财已不愿再受困于他的荷包内。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更何况他本就是世家子出身,委屈冷眼虽然受过,但缺钱的苦,他一日也没真正尝到过。

起初,郑潮还有勒一勒裤腰忍一忍,且作苦修的想法,但他很快发现不是那回事。

车马吃住都用银子,他不单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外甥赠他的那些“武德”……一群暗中保护他的护卫。

听得此一句“上下无不折服先生之德”,郑潮笑着道:“哪里哪里……”

虽有夸大,但也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因他广济天下寒门文人士子,在民间的确有了些好声名,所到之处,那些权贵势力,或文人们便多予他礼待,或出于真心结交,或出于借他拉拢人心……

此为“上下无不折服”中的“上”。

至于“下”么,这乱世中,则多亏了外甥借他的“武德”傍身了。

听得厅外的行礼声,他忙转身看来,抬手施礼:“常刺史——”

“郑先生。”常岁宁走到他面前,抬手扶起他的手臂,笑着道:“先生终于记起去年的荥阳之约了。”

郑潮抬首间,也露出笑意:“劳刺史大人还记得在下。”

“观沧先生如此大才,怎能不惦念。”常岁宁抬手引着郑潮落座说话,边道:“一年未见,先生清减了。”

郑潮口中寒暄着,落座下来,这间隙他也打量了常岁宁一番,一年间,她又长高了些,节度使官袍华服加身,叫她眉眼间的气势愈发无从敛藏了。

相反,她早已料到郑潮会来,这份笃信,源于她手握“宝器”——这份“宝器”,之于郑潮,是堪比麻袋的存在。

“至于匡扶‘明主’……似乎并不差郑某一人。”郑潮自嘲而坦诚地道:“且权势争斗,非我所喜,亦非我所擅。”

想昔日他应对族中那些虚伪面孔,亦或是与他意见不合者,他便通常以发疯消沉的方式来应对……若到了荣王府,那么多谋士勾心斗角,他只怕自己会随地发疯,那场面恐怕不美。

所以,他做了个从心的决定——来江都吧。

谢谢大家的月票,打赏,晚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常岁宁对此心知肚明,不单是有识之士,许多势力和官员见势暗中也已有偏向荣王的迹象,欲扶持荣王“拨乱反正”,重振李氏江山。

抛开其它不提,论起归心,李家人的身份,在这乱局中,总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故而,有件事,她也是时候认真考虑一二了。

面对郑潮对益州荣王府现状的叙说,常岁宁未发表看法,只问道:“先生既已接近益州,必然也是被荣王仁名吸引,既如此,为何过而未入?依先生之声名学识,若主动前往,必得荣王礼待重用。”

郑潮笑叹一声:“实不相瞒,投入荣王门下,郑某也的确曾有过这般心思。”

从前他未曾在意,缺钱后才发现,那些人个个能吃得很,吃得他汗流浃背,心神不宁。

他开始试图接受途中“知己”们的赠予,但令人心寒的是,他之前不受他人赠给的美名已经传开了,众人渐渐觉得赠他金银,是对他的一种折辱,于是再无人敢提……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好歹还愿意请他做客吃饭。

但也不是每天都有人请的,于是郑潮的游历状态,很快从拮据恶化成了贫瘠。

若非如此,他也不能这么快下定决心来江都投奔常岁宁。

外甥给他的不单是“武德”,还有他保持清高无私的资本,让他从不接受旁人的资助赠给,反倒还能时常资助他人,于是名声德行愈发厚重……

只是这“资本”,如今却断裂了。

想到这里,郑潮心底叹息苦涩。

约四五个月前,令安的资助忽然缩水,再隔一月,愈发微薄,同起初的财大气粗相比,好似从一座金山,变成了两串铜板。

一并送来的还有令安的来信,信中,令安惭愧地表示:【军中开支甚大,璟渐贫,已无力奉养舅父】

郑潮在心底暗叹一声,荥阳一见时,他便知这女娃绝非池中物,但对方短短一载间的成就,却依旧出乎他的意料。

他一路往江都城而来,走了多久,便听了多久有关她的传闻与功绩。

待进了淮南道,那些声音便更是喧嚣,如此一人,实乃世所罕见。

二人坐下喝茶说话,常岁宁便闲谈着问起郑潮这一年来的见闻,又道:“我在江都也偶然能听到先生的消息,先生游历四方,无私授学,所到之处,上下无不折服称颂先生之德。”

这位郑先生此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说了镀了层金也不为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