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怒海覆清1852 > 第九三八章 商人的国格

第九三八章 商人的国格(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随着华族勘探队在4处活动。山西以及北边的归化城、鄂尔多斯、包头等漠南地区相继发现了大型煤矿,而且都是那种非常便于开采的露天矿。

在北边的大漠戈壁之中甚至还发现1处大型铜矿。

这些晋商现在就想着将铁路延伸到那里。

他们算计得非常清楚,南方要发展工业,就要解决动力问题。煤炭肯定是他们不可或缺的。

哪怕是以后发展了电力,也还需要煤炭。

所以他们晋商以后就安心向北边发展。

华族跟沙俄的战争终究要停下来,今后从华族的北方也可以去欧洲。

这些晋商凑在1起制定了1个大计划,他们想要从山西修1条铁路去欧洲。

这条铁路走太原北上经过漠北草原1路向西。

商人自然是无利不起早的,晋商觉得有这条铁路存在,那么未来的晋商才不会衰落。

周藤虎问道:“你是说那条到归化城的支线铁路?”

按道路,铁路到了太原之后应该找最近的途径到长安,如果是中央支付的话必然就只能这么走。

但是那些山西商人,他们现在将商业重点放在了北方。

他们已经意识到,华族将漠南蒙古划归诸省各自管辖之后,其实上是收回了那些草原人的自治权。既然不是羁縻政策,那么必然要大规模开发那里。

今后,漠南草原的人口必将增加。

“这可能要双线开战啊,华族的储备跟得上吗?”曾国藩1下子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点。

“所以我要尽快回去,元首亲自到扶桑就是为了尽快结束那里的战事,暂时将扶桑给稳住,让我们能够专心对付沙俄人。”

“你放心回去吧,看样子我们山西今年也要尽可能多生产点粮食才行。大灾之后必然大治,去年蝗灾,我们吃中枢的粮食,我们今年尽量让山西的粮食自给自足,如果有余力,我们将多出来的粮食全部交给中枢。”

跟曾国藩这样的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你想要求他的话,他都会提前跟你说了,省得你开口。

“要是每个行省都能这样就好了。”周藤虎叹了1口气。

“元首,我们这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曾泰问道。

虽然知道去扶桑平叛,但是他们海军总不能上岸行动吧。而扶桑本身并没有什么战舰。

海战估计也没什么可打的。

董良没必要瞒着他们,第2舰队这次过去主要还是壮声势的。

“你们这次任务主要还是封锁扶桑海岸,配合6军作战。”

“好,只要你们的仗打得好,我就给你们配更多的战舰。咱们华族内部的几大舰队都是平等的,没有说谁是大哥谁是小弟。这次扶桑的事情之后,横须贺军港就给你们了,以后巡航扶桑的任务也交给你。”

曾泰问道:“那私掠舰队怎么办?”

“私掠舰队以后就将母港放在夏威夷,他们是华族海军的探险队,自然是要放在最偏远的地方。”

“那……”曾泰顿时有些慌张。

“你是担心你媳妇儿吧。”董良心道这家伙可真没出息。

“元首,可是您让我火速出发的,为了赶时间,我连港口集结的环节都省了,直接给各舰下令在海上集结。”

也就是说第2舰队的战舰是从各自的训练地直接赶过来的。

“那你们这段时间训练的如何?”董良又问道。

在复兴号追上他们之后,曾泰赶紧带着副司令张文强,参谋长白志钢前来觐见。

“元首,您放心,我们的训练1刻都不曾落下,弟兄们已经可以熟练操控新战舰。”曾泰拍着胸脯保证道。

他其实能够看出曾国藩是在帮晋商说话,山西有晋商在,对于当地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些商人有头脑,能够主动去探索更好的发展思路。

“我也是这么跟他们讲的,咱们华族的文化传承就是这样的,商人不仅仅要有诚信,还要有家国情怀。”

周藤虎与曾国藩在1些工作上交换了意见。

至于扶桑的事情,曾国藩距离太远了,没有什么发言权。

本来周藤虎还想继续北上去漠北看看。但是时间不允许。

“涤生兄,今天辛苦你们了,实在是没办法,我明天就要回去了。”周藤虎抿了1口茶,1脸歉意地说道。

大晚上的,现在他们只能靠茶水强撑着精神。

说实话,曾国藩在山西做的就比张亮基在河南做的要好。

也许是因为张亮基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到治理黄河上了,以至于在吏治上出了那么多的问题。

“这么快就回去?弢甫可是嫌弃在下招待不周?”曾国藩开玩笑道。

铜矿就更不用说了,制造机械,制造电缆都需要铜,现在华族每年还需要大量进口铜呢。

经济中的话语权自然是要分给商人。董良与周藤虎商量过这个事情,要避免大型财阀出现,避免他们像门阀1般未来干预政治。

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个方面是国家要掌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比如交通、电力、粮食、石化……。国有化的政策不能变。

另1个方面就是要扶持更多的经济群体,让他们将精力都放在相互间的竞争上,让这些民间资本作为国家资本的补充。

“曾公,华族对工商业的鼓励政策是不会变的,同时保护商人合法财产的政策也不会变,我们的政府从来不仇富。不过商人也要有家国情怀,要做有利于华族的事情。不要忘了自己的钱是在华族赚的。”周藤虎再次表态。

这个时候的大商人眼光非常长远,他们不在意眼前的那点小钱,而是为子孙后代考虑。

曾国藩毫不避讳地说道:“是的,他们就是为了那条支线铁路的股权。”

周藤虎想了1下说道:“可以给他们股权,但是所有的铁路都要由华族交通部统1经营管理,这关系到国家安全,是底线,绝对不能突破。”

曾国藩自然明白,交通乃是国之重器,不能假手于人。

“这个肯定没问题的,我想他们也不会不知轻重。这些人不过是想要增加在北方的话语权罢了。另外,他们也比其他人更加看好北方经济的发展。”

这里将是1个大市场。

他们以前将目光盯着江南的盐业。现在这1块已经没有了,华族的盐业政策让卖盐不再是1个暴利行业。

他们现在也竞争不过那些有优势的南方商人。谁不知道,现在南京城的各省商人都已经卷出水来了。

南方各省的商人纷纷在南京城周围拿地建造产业。

土地的价格被炒的飞起来。

“弢甫兄何必叹息,我华族地大物博,只要1两年时间,百姓安居乐业并非难事。只要将战事给隔绝在外,内部百姓只要抓好生产,不用担心其他的事情干扰。”曾国藩安慰他道。

“道理确实如此。然而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对了平并铁路计划你们真的准备完全自筹?”

平并铁路是从北平到太原的铁路,算是西北大铁路的1部分。这1次周藤虎还有1个任务就是将西北大铁路的任务给摊派下去。

北平到太行山段的铁路是河北来修,太行山到太原则是山西负责。

曾国藩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我们山西做得到,你可不要小看这些山西商人的能量。更何况,他们还有自己的小99。”

“可惜了,没有海战,不过配合登6作战,这个我们擅长啊。”

第2舰队配合北伐之战,在大沽口和永平府登6作战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董良笑道:“要是有海战的话,那就是第1舰队和第3舰队的失职了。”

第1舰队和第3舰队设置了两道封锁线,就是担心英法舰队北上,干预扶桑事务。

“绿漪在军中时间也不短了,我可不会让她帮你专职相夫教子。”

曾泰顿时被吓傻了,那他还结个什么婚啊。

哪知道董良话锋1转道:“当然了,你们夫妻俩不能都在舰队,这样的话旁人要嚼舌根子了,我会将绿漪调到海军总部去,现在海军总司令部刚刚组建,非常缺人。”

原来是到总部去坐办公室,这下子曾泰放下心来。

他刚刚真的捏了1把汗。

曾泰的皮肤黝黑,方脸,虽然长相不出众,但是看起来是那种憨厚老实的样子。

8艘“龙威级”铁甲舰全都转移给了第3舰队。现在第2舰队的旗舰是“镇安号”装甲巡洋舰。

这种战舰与“龙威级”相近,不过却是黄浦造船厂建造。目前1共就交付了3艘分别是“镇安号”、“镇平号”、“镇南号”。

董良这样为了给马尾船厂制造1个竞争对手,也想通过这种竞争,推进华族造船业的发展。

在未来的很长1段时间内,造船业都将是1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

他要赶紧回去,中枢不能没有人坐镇,尤其是现在刚刚迁都。

复兴号在南京城没停几天,再次启航,这次他直接向东,在东海之上追上了第2舰队。

“曾泰,你小子这次速度很快啊,怎么?是担心自己的媳妇儿?”

绿漪是曾泰的未婚妻,本来绿漪准备回来跟曾泰成亲的,但是卓1清不在,她只能暂时接过私掠舰队的工作。

此时,扶桑发生动乱,曾泰自然是坐不住了。

“怎么会?曾公在山西做的这么好,不知道省下了中枢多少事情。”

“哪里哪里,这都是应该的。不知道弢甫为何急着回去?”

曾国藩忍不住问道。

扶桑的消息还没有通报到他这里。“庖丁计划”又是极为机密之事,曾国藩自然不知道。

“元首启程去扶桑了,那里突生变故,倒幕派推翻了幕府,建立新政府,可能还跟洋人有勾结。唉……真是多事之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