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 第136章 夸人夸到心尖上

第136章 夸人夸到心尖上(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皇城司的前身是武德司,为宋代特务机构,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工作是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

3衙是管禁军的,皇城司是管内城卫戍的,相当于徽宗皇帝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他了,这个信任程度可非1般。

并且皇城司本身便享有特权:“依祖宗法,不隶台察”。随着3皇子权柄提升,目前朝廷中很多官员看好的大皇子赵桓,能否顺利继位,在两可之间。

“不瞒小官人说,满东京城都知道咱家是大皇子的人。周邦彦想靠拢3皇子,原无不可。只是他现在和3皇子那边有了不臣之心,便是拉拢1拔文人,舞文弄墨,吟诗赋词,整日介在官家面前争宠。

这不3月春明湖赛又要到了,咱家听说,那边正召集人手,准备在春明湖赛上力捧3皇子,要把3皇子打造成文坛领袖的人设。

3皇子便是赵楷,出生后不久便封为“嘉王”,也是个历史上有名的,“性其嗜画,颇多储积。善画花鸟,极为精致。又善墨花,但用墨粗欠生动耳。”

因为和父亲同为文艺爱好者、画家,徽宗皇帝欣赏他甚到大皇子赵桓。前年2月,刚迁封太傅、武宁、保平军节度使,主管徐州、陕州两地。

要知道宋朝可没有皇长子为太子的传统。

两宋3百年的十8位皇帝中,只有两位有长子身份,即宋神宗的赵煦和宋钦宗的赵桓。其他时候要么没有儿子,要么儿子死了,无法实行长子继承制。

反正次数多了,大家对于长子继承皇位的天然性并不敏感。也就是说,1切都有可能。

这么1搞,还有谁是李师师的对手?

不过这其实只是文化圈子里的事,只手遮天的梁师成犯不着跟他这种小人物较劲----再有名的文化人也不能和政治人物相提并论,因为完全不是1个等级的。

“可是咱家听说,这周邦彦近来和宫里的杨少保走得很近。”

杨少保就是杨戬----可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杨2郎,而是宫中另1个大太监,也就是搞出西城所的元凶。主要是因为他的乱政,山东、河北诸路百姓被弄得天怒人怨,梁山泊才会这么兴旺。

他历任镇安、清海、镇东3镇节度使,首倡设皇帝出行的护卫军,于是掌握着宫内军权,也是唯1在宫中能与梁师成分庭抗礼的人物。

1刻不知道梁师成的用意,便1刻不得安宁,反不如敞开亮话,你要俺做甚?

梁师成对王伦的表态很满意,颇有1种天下才子尽在我手的成就感。

“此事也需要说与你知道,可提前预备着。你可听说过周邦彦之名?”

在文人站在社会上层的大宋百姓来说,徽宗朝的周邦彦,便是天上皓月1般的存在。你可以不知道县、州、道的父母官是谁,但不知道这位,枉称文化人。

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建树先不谈,在徽宗朝,他还有1个更引人注目的角色。

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1握手,

使我衣袖3年香。”

虽说梁师成文学功底不咋地,但身边那么多文人拥趸,久入兰室,亦闻其芳,马上听出王伦的夸赞之意。直夸到心间上,瞬间觉得十万个毛孔舒展开来,不禁心怀大悦:

“来人,上香茶!”

梁师成大喜,谓之收了贤才。

“如此甚好。只要春明湖赛不让对方成势,将来有你的造化!不是咱家夸口,那时高官任做,骏马任骑!”他画了大饼。

不过王伦可不是轻易把自己卖了的人,再说他也没打算攀着梁师成这棵大树。乘此时机,他想着牢里的兄弟们。

“启禀太傅,小可的几位家仆现在仍在开封府的大牢里日夜受煎熬。他们都是1直照顾小可起居的,没有他们,小可行事甚是不便----小可想着,做诗需有灵感,亦需思维集中,此事不决,小可神思难安!”

梁师成眼珠1转:“此事却不甚难。只是咱家听说小官人无移时做了3首咏梅大作,听苏贤弟讲起那场景,十分羡慕。咱家也是好奇,便想亲眼见着小官人做1首诗来瞧瞧…若是做得好了,开封府那边自有咱家去分说,1定保得小官人的伴当平安!”

梁师成毕竟不是正经读书人,因而“实不能文”。可是他头上顶着个进士头衔,又不能不装装样子、“高自标榜”1番。在号称史上“文人天堂”的北宋时期,凭梁师成肚子里那点文墨,自然拼不过满朝遍野的才子鸿儒。

怎么办?

比不过别人,就拉别人为己用。于是便“以翰墨为己任”,凡“4方俊秀名士必招致门下”。

他权倾天下,自然家中富足,便“多置书画卷轴于外舍”,广邀宾客前来观览、题诗和句。众多附庸者中,凡遇合意者“辄密加汲引”,培植为自己的党羽,无论官职大小,皆可得阶而升。

宋人王明清《挥麈余话》载:尚书右丞王安中早年负才不得志,在京师开封“茫然无所向”,时逢梁师成乔迁,其新居“极天下之华丽”,招4方文士前去助兴。王安中献上《歌行》1首,梁师成“读之大喜”,随即荐之于上,不数年便得以“登禁林,入政府”。

官家是个喜欢文墨的,但咱家墨水有限。便要设法征集天下有才之士,为大皇子保驾护航,不能让那边专美于前。小官人有此等诗才,正好苏贤弟推荐,咱家也不藏着掖着,便正好问问小官人,是否愿意为咱家出力?为大皇子出力?当然,小官人若不愿意也无妨,咱家从来不会做那等强人所难的事。”

他说的甚是诚恳,演足了1个礼贤下士的形象。

但是王伦怀疑,他如果拒绝,今天能不能走出这个门!

“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王伦斟酌道:“何况大皇子的贤名,小可便在山东也是听说过的。小可虽然才能浅薄,却也知道春秋大义。此事不用太傅嘱咐,小可自当尽绵薄之力!”

他说的气势昂扬,全程没1点卡顿。不知道的,真以为他是热血青年,唯知忠义。

然后去年末发生1件影响朝政的大事:3皇子匿名参加科考,竟然得中,而且还是头名!

文艺爱好者的徽宗皇帝是极高兴的,最后为了避嫌,状元给了王昂。“癸巳令嘉王楷赴廷对……戊戌御集英殿策进士戊申赐礼部奏名进士及第出身7百8十3人有司以嘉王楷第1帝不欲楷先多士遂以王昂为榜首”。

但3皇子很为皇家长了口气,赵楷也成为大宋唯1的皇子状元。

而后刚1过年,宫中便传来消息,拟将赵楷进封为郓王,并提举皇城司。

大宋王爷的名号改来改去没什么特别的,顶多是食邑数量可能有些变化,这些对皇子、朝臣们的影响极小。但是提举皇城司,可以视为1个很敏感的讯号。

本来大家权力互相平衡,于是相安无事。但当周邦彦靠过去后,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那是因为徽宗皇帝有个癖好,不喜后宫妃子,却偏偏喜欢搞情调,而且是和李师师等名妓打得火热。可能是所谓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妓吧。

又是据说,撮合皇帝与李师师的人,便是这个杨戬。当然,撮合的时候,周邦彦与其尚无瓜葛。

如果仅仅只是争宠也就罢了,梁师成自有受宠处,也不惧他。可是渐渐地,有1股不好的风潮传来。

“许多消息表明,陛下有让3皇子担任太子之心。”

李师师座前的御用词作者,担任提举大晟府,相当于中央音乐学院的院长,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

在这个方面,他确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有登峰造极的造诣。

据说,本朝名妓李师师之所以如此出名,除了本人先天的优越条件之外,周邦彦高产和优产是捧红她且不断推向新高的基石。

也是据说,周邦彦每做1首新曲,都会优先让李师师演唱,然后才流行到东京的大街小巷。

后来干脆为其量身打造曲子。

好家伙,这是不见鬼子不撒弦,还想试试我呢。

王伦立即跟上:“太傅盛情,小可没齿难忘。现下便有1首小诗,聊博1笑耳。”

梁师成倒吃了1惊,没想到王伦真有急才,说写诗就有诗了!

且听王伦从容吟道:

“游山5岳东道主,

刚刚王伦见到的那位洒扫庭院的进士奴仆,在京中是大大有名,名唤储宏。便是因为1贯低眉顺眼,俯首听命,深得梁师成的欢心。其斗大的字不识1筐,梁师成居然推荐他参加廷试,还能高中甲科。由于储宏毫无才能,当不了官,只得以进士甲科身份继续担任洒扫之役,成为1大笑谈。

朝廷昏暗至此,也难怪4海英雄聚会。田虎、王庆、宋江、方腊…先后起事,也是应有之义。

对梁师成的客气,王伦还是有些怪异。因为此时天下才俊,除了有些骨气硬的,都聚在其麾下,真不差自己1个所谓“诗作新秀”,当不得他如此“礼贤下士”。

如果只是因为苏过推荐,不大服人。

越如此,越才需要谨慎对待。于是,王伦道:“既蒙太傅厚爱,敢不尽心尽力!只怕廖某才疏学浅,不胜大用,反误太傅大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