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 第121章 为小娘子打抱不平

第121章 为小娘子打抱不平(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北宋的国土选择也有问题:除了1条黄河之外别无天险。如果黄河冻上,从幽燕过来的骑兵3天便能杀到开封城下。

最危急的时候当在宋真宗时。当时,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拔城夺寨所向披靡。若不是宰相寇准硬劝着宋真宗到檀州督战并侥幸在城下以8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靖康之变可能提前发生。

之后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檀渊之盟”,北宋以银钱换和平,却也得来百年的休战。

对这桩交易,史书上众说纷纭。有说宋朝丢脸的,“弱宋”之名就是这么来的;有说宋朝很划算的:用每年十万两的银子、2十万匹绢的代价,换来军备投入和战损的减少----想想宋朝每年财政收入上亿贯的巨额财富,如果只算经济账,确实是划算的。

岁币(后来增至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费用(3000万)的百分之1,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倒不是不怕事----阮小7等能打的帮手都不在身边,他也怕吃亏啊,不过他想试1试。

那苏过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恩惠,不信不怕自己跑了。世传梁师成奸滑,这种没好处的生意他应该不会做。

那么搞不好自己的身边就有人手监视着。

如果自己出事,不信没有人出面制止。

万1真没有,也是为美女尽了1份力。男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在就是挺身而出的时候,不然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那老者道:“又是这群契丹人闹事,却是苦也,少不得要绕道。”

王伦奇道:“这里又不是契丹的地盘,他们闹事,开封府的人不来管管么?”

开封府就在浚仪街西不远处,不说片刻即到,便是街旁维持治安的军巡铺也是3百步便设1坊,为何半天没见人影?

老者叹道:“开封府的人谁敢管他们!这些人是辽国出使我大宋的使者,朝廷可是1直敬为上宾,哪个敢多事!”

对来自后世的王伦来说,外交人员享有司法豁免权是常识,但是比较重的犯罪可不行,特别是调戏民女这种恶劣的行径,为正义之士所不耻。

被誉为1丈青的女子长了这1双大脚,真是1大毁所有!当然如果是别的地方大,却又另当别论。

这女子听了,不禁绯红了脸颊,那股英气1下子就变成了小媳妇的楚楚委屈,想来她对自己的1双大脚是很介意的,不然不会如此。

王伦却没觉得如何。来自现代的他,不但完全接受大脚女人----其实她的脚并不是很大,只是在同期女子那里比较大而已----他甚至认为,小脚的女人有些变态,完全不像大脚那样天然。

要不然后世怎么会有个“天足”运动?因为这完全是违背天性的!

至于偏好小脚的男人,则更变态!

那群契丹人见了王伦不依不饶,而且胆气十足,便有些狐疑,因为不知道他的身份。这里毕竟是东京,又是内城,皇子皇孙外戚显贵密集之地,焉知是个没背景的?

要知道辽国对于知识分子的崇敬不逊于宋朝,王伦骚包的打扮先天地给他加了分。

“你是何人?敢小觑我们大辽人!”1个懂得汉话的辽人应道。

这话便不是十分强硬,也是情势使然。

自从女真族完颜阿骨打起事,出河店之役以少胜多后,辽国的形势便1天不如1天。达鲁古城之战,辽国2十万骑兵不知所踪、7万步兵全军覆灭。

按照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辽国派到东京驿馆的人员,天然地便享有种种特权。官府不敢管,民风又孱弱,于是这些契丹人愈骄横。

乃至于当街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浚仪街之所以比别处萧条许多,大多是他们的功劳。

王伦这1声,让不远处的人群惊动了。

主要是见契丹人作恶,旁边人躲都来不及,哪敢近身?于是整个街道1片宽敞,王伦的1袭白衣便在寒风中甚是亮眼。

那契丹人见是1个秀才出声制止,都不禁笑起来,有人道:“南朝蛮子无人,却是个读书人跳出来!你且过来,看俺要不要连你1起打!”

“1丈青”这1名称,在宋代便已确实流行了,具体含义比较多样,多数与表示高挑的身材有关。

这女子长得确实很美:玉雪肌肤,芙蓉模样,玉手纤纤,万种妖娆。而且和王伦见到的美女如程婉儿、宋玉莲的娇弱不同,她气质凛然,不怒自威。

便是女侠如梁红玉都有不如----主要是王伦见到后者时就已经是病怏子了,根本没有表现英姿飒爽的机会,只有另1种娇柔和虚弱,反倒在这个女子身上看到了花木兰的形象。

而且此女子明显地比梁红玉成熟。

梁红玉,他亲手感受过;此女子,目测非凡。

不过国家战略不能钻在钱眼里,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

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

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

这是后话。

当此之时,宋王朝对辽国还是害怕的。因为虽说女真的崛起让辽兵屡战屡败,但即使这样的辽兵,却在和宋兵的对抗中屡战屡胜。

老者大惊:“秀才噤声!官家怕辽人怕得要死,瞧你细皮嫩肉的,哪里是那些人的对手?便把你打残了也没地说理去!”

契丹人又称辽人,是中国古代北方的1支游牧民族,源于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后来耶律阿保机统1契丹各部称汗,公元947年定国号为“辽”。

比宋朝建国还早。

因为5代后晋石敬塘想当皇帝,便许以割让幽云十6州为饵请辽兵攻灭后唐,也造成了后周与北宋在建国之后北方门户洞开,长城以南辽阔的平原为契丹骑兵纵横驰骋提供了天然的乐土。

反观之宋朝,因为主要的马场都丢失(西北的马场落在西夏国手中),西域、陇右、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的好马都很难买到,两条腿的步兵在战场上和骑兵比机动劣势明显。正常交锋,宋兵对辽兵是1触即溃。

主要是被围困的小娘子太过靓眼,不容人不提起正气!

这里离王伦所住的地方不足半里,自然不想再走回头路。再说这里是大宋地盘,又是天子脚下,怎么会容契丹这种外国人撒野?

对赵家王朝尽管不满,甚至都已经真刀实枪的干上了,却不妨碍王伦的民族自尊心上来。对他而言,占山为王举起“替天行道”大旗是1种抱负,这种抱负如果和赵家王朝1样以牺牲百姓的尊严和生命为代价,那推不推翻这个朝廷又有什么意义?

连靖康之变他都想挽回----当然是另1种方式,何况不平事就在眼前,宋玉莲被逼着给翟总管做小他都不爽的。

“光天化日之下,岂容这些异族人放4!传出去我大宋还有颜面么?”王伦骨子里还有些山大王的打抱不平气,他远远地大喝。

见对方有些惶然,想到人家毕竟是个女子,哪怕她再有英气,在这群坏男人围困之中也是受制的。所以王伦很有怜香惜玉的本能。

而看那群人的样子,王伦的画面感又来了。

剃掉头顶部的头发,只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装饰,或将耳边鬓发披散下垂,或编成小辫,很像脱发形成的“地中海”造型。

关于杨家将的电影中看过,天龙8部电视剧中也看过,就是这个味!

看到这群人,赶驴车的老者赶忙勒住缰绳,对王伦道:“小官人慢着!”王伦转头看着那老者,满是问号。

然后听说宋金欲联手灭辽,辽人这才从根子上把宋人当作棋子。

要是在5年前,他都不会啰嗦,直接打杀了事,赵宋朝廷根本不会为些须小民伤了宋辽和平的大局。

现在么,得掂量掂量了。

他是用契丹话说的,尽管听不懂,王伦却听出浓浓的挑衅之意。

有王伦出头,那个高个美女便缓解了危机。不过她却没走,仍在场中看王伦的方向。

这时王伦注意到,身后确实有几个人鬼鬼祟祟地欲行欲止,便确定果然安排了人跟踪。

这是怕自己跑了么?

“你们这些辽国人,忒也无礼,欺我大宋无人么?放开那小娘子!”王伦既然出头,那就会把气势作足。

又有颜值又有身材的女人,理论上应该很受欢迎。

尤其她身材紧致,前凸后翘,正是王伦眼热的那种。

但是北宋末年,缠足之风已经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了。按封建士大夫那种病态的审美观,喜欢3寸金莲的小脚女人而不是这种人高马大型的。

估计也是男人的阴暗心理作用,怕被女人比了下去。

裹小脚的风气开始于5代十国时期,之后风气越演越烈,宋朝公主全部裹小脚。蒙古灭了宋朝,入主中原,蒙古女人开始裹小脚;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没裹脚,还被民间讥笑为马大脚!满族人入关建立清朝,3番5次下诏禁止裹小脚,结果不久满族女人也开始裹小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