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犁汉 > 第四百二十章:燕士

第四百二十章:燕士(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而赵峻就当没听到这两个字,又说了一个更重要的理由。

赵峻认真道:

“而且卢帅此刻必须要南下。因为,九门有粮!国相虽乏军略,但也知粮秣之重。所以早就将各县余粮都调发到九门储备。而且,原先国相做好了以滹沱水北岸为后方的打算,招募大量流民在郡北一带耕种,如今时已七月,麦粟已熟。如大帅不南下抢粟,那这万顷熟粟皆要为泰山贼收割了。”

最后,赵峻问了一句:

“如那时候贼居坚砦之内,坐拥数十万石粟米。而镇北将军你纵然有千军万马,又能奈彼辈何?更不用说,镇北将军你也乏粟得很吧。”

说完,卢植就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心中对这个赵峻起了惜才的心思。

此时,赵峻知道关键的时刻来了,他努力稳住心神,再不浪言,而是真正说出了一番道理。

“卢帅,你从战局角度出发,打算以九门为堡垒,先耗泰山军之锐气。尔后,卢帅再轻骑南下,以锐破疲,必定大胜。这个想法不能说错,但卢帅实在是高看了我九门防御。”

卢植捏了一下玉如意,问了句:

“怎么说。”

“昔日我父曾与卢帅有过数面之缘,之后就一直在我兄弟二人面前谆谆教导,说我北地之文萃有十分,七分就落在卢帅身上。我父还说,但与那文才相比,他更敬重卢帅之风骨,风光月霁,是真正的道德人物。所以,晚辈一直在这样的教导中,悉心向学。虽不能比卢帅,但心向往之。但谁知……”

后面的话赵峻没有说完,卢植就问了一句:

“你父叫什么?”

赵峻恭敬答道:

“家父,单名一个范字,曾为常山法曹。”

“原来是阉竖之后,我乃常山堂堂大丈夫,岂会参拜无卵之人!”

此言一出,那粉头男当即就涨红了脸,再无名士风流,气急败坏道:

“好个下吏,竟敢辱我?”

说完,这粉头男就要下场揍赵峻。但等到他站起来,却发现自己比那姓赵的生生矮了一头,那向前的步子就怎么也迈不开了。

而上首的卢植,一开始还对赵峻满脸喜悦,这个时候见他辱骂自己的幕僚,也冷脸了。

抢收民田肯定是不符合泰山军纪律的。所以张旦让人留了字据,准战后补偿。

之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抢粟就开始了。

此时九门城内的汉军已经丧胆,根本不敢出城。所以张旦只留了部分守备,其余全军近万人都在附近抢收。甚至他们还雇佣了附近的百姓,让他们一起帮忙收。

军中有大磨可以碾粟,到时候附近百姓拿了粟可以直接到军中和泰山军换磨好的细粮。

也是这个时候,一名横撞军摇着小舟,带着张冲的书信进入到了五里墩大营。

此令一出,人群上列的一个雄壮军吏排众而出,领得军命。

此人正是公孙瓒。

他临走时还特意看了一眼这个叫赵峻的,第一次对士子一流刮目相看。

就这样,小小的一名汉家浊吏靠着自己的口舌和胆略,策动了镇北军南下。这真的是,一人之辩,强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于是,赵峻开门见山:

“卢镇北是不想发兵救援我常山了?”

这话虽然还尊称卢植,但放在这个语境下,却是大大的不敬。

果然,边上一士子就大声呵斥赵峻狂徒无礼。

谁知赵峻一点不慌,先是问了一句对面是谁。

这个时候,满堂皆是沉默,众人皆看着这位卓尔不凡的士子,心里道了句:

“此诚我燕赵男儿的样子!”

到这个时候,卢植哪还不知道自己原先的筹划已经失败,南下抢粟已经成了镇北军必须要住的事情。

此时,风吹入厅内,卢植感觉到了一丝寒冷。原来不知不觉中,他的后背已然湿透。想到现在泰山贼就在九门一带抢粟,卢植心里就焦急万分。他再坐不住了,马上下令:

“即刻传令,着公孙瓒领突骑四千火速南下。先行争夺野外粟麦,如不济,焚烧了也不能留给泰山贼!”

赵峻非常笃定道:

“如今九门旦夕就可破,不是因为担心卢帅的大军,泰山贼早就攻城了。而九门城防本依靠外围的十六砦,但贼骁悍,一夜尽破我外线军砦,九门城内军心早就丧尽了。所以,如果九门根本就不能疲惫泰山贼,那卢帅之策又有何用?”

那边卢植脸上晦色一闪,骂了句:

“废物!”

也不知道是骂谁!

听到这个名字,卢植脑海里浮现了一个人,倒真的和眼前这位慷慨激昂的士子有点像。

彼时他去京都求学于马师门下,就是这赵范在道边接待的他。后来他回乡,还是此人接待的。后面此人还折柳送他,以言惜别。

后来赵范就因为给自己的老师送信,被诬陷为党人而惨死。怪不得这个赵峻一听那孙佗的介绍,就讥讽。

见此人是故人之后,卢植也不拐弯抹角了,他道:

“伱也不用做狂人之态,我给你一个说服我的机会。记住,只有一次机会。”

卢植先是呵斥了那个浮阳侯,然后转头对赵峻冷言:

“你家国相让你来这里不是让你卖弄口舌的吧?小心祸从口出。”

但赵峻听了这话,直接一拜,然后慨然道:

“今日我赵峻不能完成我主之托,肯定是要以死谢罪的。但比我赵峻身死更早的,是赵峻的心死。卢帅为我北地擎天之柱,竟然也存着以邻为壑的心思,如此这汉室江山如何不易主?我等汉臣日后注定是要做鬼魂野鬼了。”

说完,赵峻也不管卢植黑着的脸,继续猛上药:

这是张冲写给张旦的亲笔信。

七月初,北地粟麦已经成熟。

位于九门之外的五里墩,张旦果然下令全军开始抢割粟禾,以缓解军中粮秣的危机。

在滹沱南岸,大本营刚刚打下真定,正准备加盖浮桥,以通行滹沱南北。但现在浮桥还没有建好,后方的粮秣只能靠小舟运输。

而现在张旦和董访两军,大大小小口数加起来也小两万,日费粟米也要近千石,这对后勤的压力就特别大。

所以张旦和董访商议了一下,就决定抢收北岸的粟田。虽然这些大部分都属于郡北豪强和官田的,但依旧有不小数量的民田存在。

那人高冠博带,面敷粉霜,傲然道:

“本侯为浮阳侯,就不用你参拜了。”

赵峻是常山国的督邮,除了负责监督下面各县之外,还常常负责招待过往官员,所以对于北地的世家情况还是有了解的。

他只是稍一想,就知道这个像女人多过像男人的粉头是谁了。

此刻赵峻火力全开,当即就嘲讽了一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