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犁汉 > 第三百零九章:赤骕

第三百零九章:赤骕(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当时,校尉淳于琼就建议让荀攸作为使者去朝歌议和。

他的意思是,泰山军鏖战日久岂能讨得了好?尤其是面对河北、河南两处汉兵主力的夹击,必然也压力巨大。

而现在咱们与泰山军坦白,请他们放开南下通道,他们保证回到河南后与泰山军秋毫不犯。

要不然,所谓归师勿遏,他们在后路被扰的情况下,说不准就真的要和他们泰山军拼命了。

淳于琼的建议无疑是相当有可行性的。

皇甫嵩是觉得泰山军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已经是相当成功了。()只拿这雪夜奔袭朝歌的战例来说,数百里的穿插奔袭,然后直捣敌人的要害。

这种战术都能留名青史了。

面对如此的强敌,谁到现在还认为靠着一两个小计策,小聪明,就能歼灭泰山军,那就是痴人说梦。

至于其余诸多校尉反对的理由就很简单了,他们都把自己手上的兵力当成第一紧要事。

尤其是经历过孙坚、冯芳的事情后,他们就更懂得乱世中活命的保证。

但他们被曹操给救了下来,他看刘备、张飞二人是个好汉子,尤其是知道刘备声援朝歌的义举就更是敬重。

于是,曹操作保,救了刘备、张飞等人。但条件是,那张温的书信一定要当着众人面烧毁,包括那封送给张让的也要一并烧了,权作投名状。

尔后刘备和张飞等人才被押到了后面的营房看管了起来。

刘备这边一被拉下去,曹操、荀攸和皇甫嵩一系人就开始商议之后的局势。

现在,回击朝歌的计划因为泰山军雪夜袭朝歌而破产。

风雨中,一辆牛车从西北方向慢慢驶入了朝歌。

他就是汉军派来的使者,荀攸。

荀攸来朝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代表河南汉军和朝歌的张冲议和的,想让泰山军放开南下通道,他们愿意回到河南,与泰山军隔河各安。

没错,河南豪势这帮人已经胆大到敢私下和叛军议和了。

实际上,在九日夜军变那晚,他们本打算第二日回师朝歌,准备拿下汉军在城内的武库和粮秣。

如果说之前淇水大营的汉军的计划是袭击朝歌。那战前泰山军在拿下朝歌后的计划就是与北岸的丁盛部约兵共同夹击河南大营。

这就是张冲的战略。貌似是北攻南守,实际上就是给淇水南岸的汉军看的。实际上,张冲一开始就是在北做试探进攻,于南面做全力一击。

这一切,在攻入朝歌后都进行的很顺利。

但入城后没多久,计划就有了变故。

那就是在从城内俘口中得知,有一队汉军骑士实际上在战前就在城外,还是他们警报了北城的守卫,之后其人就又带队向着淇水方向而去了。

不行!

于是打击随之便到。

这不,淳于琼就建议荀攸作为使者来出使。这事是非常危险的,只因为单身入敌穴,稍不如意就要被烹杀。

所以曹操有心就要反对,毕竟现在的荀攸算是他在军中的盟友,他到底是宦官之后,没有荀攸在中间作为桥梁,他也有点自危。

但怪异的是,在场人好像都默认了这件事,意思都是让荀攸出使。

在场的诸多校尉中,实际上背后都代表着一派。

比如这说话的淳于琼,背后就是汝南袁氏。其人与袁绍是刎颈之交,其一言一行都不免让人深想。

豫州六郡国中,最为紧要的实际上就是汝南和颍川。

其中汝南的代表世家就是袁氏,颍川的代表世家就是荀氏。

现在因为党锢的仇恨和汉室实力大损,内外两个因素的作用下,豫州的世家们站到了一起,但并不是说就没有抵牾的。

十一月十二日,朝歌。

这里已经是泰山军陷城的第三日,得益于泰山军出色的军纪,城内各姓都已安堵如故。

在九日雪夜,泰山军破城的时候,淇水大营发生军变的消息也在前一日送到了张冲手上。

送信来的是泰山军西征军主帅丁盛的扈兵。

这信中言说自十日开始,淇水南岸的汉军大营就有异动,不断有附近驻点的军队被召回大营,然后就未再出过。

因为现在河北战场的现状就是处在僵持。泰山军干不动河南、河北两路。河南兵有心要走的情况下,他们就能将精力都放在卢植的河北军上。

说白了,淳于琼就是要卖河北汉军,而且是卖得更加赤裸。

这些东西,在场的人都懂。

他们心照不宣,对于卖河北人来说,内心毫无负担。但曹操却紧紧皱着眉头。

因为他从这一事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而且赵融的心思,他们又如何能不懂?

就比如他说的以孙坚余部做轻袭选锋,还不是因为这次瓜分孙坚余部的时候,这赵融因为身份问题被排挤在外。

而且,他们这次还吞并了不少河内的兵马,这些难道都要舍掉?

想着靠这种手段,折损他们的实力?这赵融未免想得太轻松了吧。

就这样,轻袭朝歌的计划就被搁浅,那后面该如何撤军呢?

不仅粮秣和甲械无法得到后续补充,现在连南下大河的通道也要受到东面的侧袭。形势不可谓不危急。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直接攻击朝歌。

比如赵融就建议,趁着泰山贼入城未久,还没能弹压全城,即刻选轻兵南下。

甚至赵融还暗示可以选孙坚余部作为死士,反正死了也不心疼。

但赵融的建议被包括皇甫嵩在内的诸校尉都拒绝了。

但很快朝歌城破的消息随着刘备到来而传开了。

刘备九日夜风雪中将军情传递给朝歌城后,并没有能阻止朝歌城破。

其后,刘备知道城破无法挽回,遂带张飞等人火速奔向淇水的汉军大营,准备向大营请来救兵回援朝歌。

但刘备等人一入营,就被控制起来,最后也被曹操等人裹挟清君侧。

实际上,刘备等人一开始是要被拉出去斩首的,只因为他们都是河北人,注定和他们河南人心不在一起。

这时候,张冲就知道偷袭淇水大营的计划瞒不住了,已经没有了袭营的突然性了。

再加上,泰山军冒雪奔袭,也冻伤冻坏了不少人马,于是张冲决定就在朝歌城修整。

原计划取消。

但在第三日,他们就收到了来自丁盛处的军情,这才知道淇水南岸的汉军也出现了变故。

是以,才有了这一次军议。

这不得不让曹操警惕,于是他看向荀攸,意思是他只要不愿意,他曹操必然死保他。

但荀攸没有任何难色,直接就领下了差()事。甚至当曹操要让许褚带五十虎士护送荀攸去朝歌,也被荀攸给拒绝了。

最后,荀攸就在风雪中,一架牛车蹒跚入朝歌,看将卷起如何的风波。

……

在荀攸到来前,朝歌的军府内,确实也在激烈讨论着后面的战事。

只说最重要的一个事,那就是谁来代表,谁来统合豫州的世家们?

本来这必然是袁氏的,但这个过程中荀氏同样出力不少,这就让一些与袁氏不太对付的豪强们纷纷走到了荀氏身边,准备与袁氏分庭抗礼。

这事直接就犯了袁氏的忌讳。

实际上,这几年,他们袁氏在背后不知道做了多少努力,做了多少布局,就是要在天下大乱中,一飞冲天。

但现在很多事倒让荀氏先起来了,这岂不是为他们做嫁衣?

汉军收拢军力的行动让对岸的丁盛大感意外,随后就时刻紧盯对面的行动。

之后在十一日,对面突然就开始撤退,丁盛立马率部尾追,但因为对面已经将淇水冰面凿了,遂被拦于水北。

丁盛也不敢倾出,只能先将情报送给了朝歌的张冲处。

淇水南岸汉军的异常举动大出张冲意料,也打乱了张冲原先的计划。

就在他开军议准备与众将商量此事的时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