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糜汉 > 第六百五十一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

第六百五十一章 刘张重逢 忠武王出(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可那时候并未有朝廷重臣出来,发表过对这件事的看法。

没想到的是,就在张飞回朝的第二日,身为大将军的糜旸会公开上书支持这件事。

而当糜旸公开表态后,当即就有许多朝臣跟随糜旸一起上书。

那些朝臣主要是以东州派与关西世家背景的为主。

一语出,而群臣追随,糜旸第一次正式在天下人面前展现了他在政治方面的号召力。

这让长安城内的许多人感到不解。

虽说张飞并未参与北伐关中一役,但在荆州张飞也是发动了北伐的。

而且由张飞主导的北伐之战,尽管未攻克下宛城,但也是收复了不少失地。

最重要的是,张飞的北伐举动在战略意义上来说,起到了牵制中原魏军的效果。

若没有张飞围攻宛城,糜旸北伐关中时面对的压力肯定会大大增高。

长安需要你,阿斗更需要伱。”

宛若托孤一般的言语,让张飞也情不自禁地流出眼泪。

而面对着刘备的请求,张飞又岂会有拒绝的道理呢。

“兄长放心,有飞在一日,宵小之辈就断难危害到大汉的社稷。”

听到张飞的承诺之后,刘备渐渐松开了他握住张飞的手。

只是刘备知道,张飞想说的是什么。

面对惊慌失措的张飞,刘备笑着握住他的手。

“益德!

为兄总有离开的那一日的。

这是天命,非人力可以阻挡。”

当下大汉的政治派系主要分为三类:荆州系,元从系,东州系。

本来若只有东州系大臣及还不成气候的关西大臣支持糜旸,这件事还不至于到一面倒的状态。

可当元从系的领袖张飞也明确表态支持此事后,朝会上的风向可就产生了压倒性的变化。

一时之间,追封关羽为王一事,好像成为了大部分臣子的共识。

当然这种共识的出现,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荆州系领袖诸葛亮全程一言不发。

刘邦定下的祖制是“无为而治”,刘彻搞了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若说这一点还不算过分的话,那么刘彻直接将大汉的五德属性更改了呢?

在刘彻以前,其实刘邦定下的是大汉是水德.

然后大汉的五德在刘秀称帝后,又被改了一次.

五德在当世可以看做一个朝代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政治法统之一。

很多人都只记住了誓言的前半句,却忘记了后半句,这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因为这句不是刘邦的诏令,而是他对天下人做出的誓言。

政治誓言的本质是——各得利益。

没有功的人,不可以称侯。不是刘氏宗亲,不可以称王。

这两句话相辅相成,而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白马之誓。

刘备流泪惋惜的模样让张飞变得急切起来。

他知道他又说错话了。

考虑到刘备的身体情况,张飞急的想伸手为刘备擦拭去脸上的泪水,可张飞的举动,却被刘备温和地伸手阻止。

“无妨。

想来用不了多久,朕就可以与他们相会了。”

刘备在收到糜旸及众臣的上书后,并未着急下决定,他选择召开一次大朝会,来公开讨论这件事。

尽管糜旸的支持者很多,尽管之前相关的舆论工作铺垫的很到位,可在这次大朝会上,还是有不少大臣公开反对这件事。

反对的主要理由,无非就是刘邦的那句白马之誓。

但单凭这一句誓言,可无法阻止能言善辩的关西大臣们。

白马之誓的全部内容是:“非刘氏上所不置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击诛之。”

无论从哪方面讲,张飞的这次都应该得到封赏。

可一切都很平静。

只是就在众人以为张飞归朝一事,会这么平稳地过去之时,一道彻底引爆长安舆论的奏疏被送到了刘备的御案之上。

这道奏疏是由糜旸亲笔写就的,奏疏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奏请刘备追封故大将军关羽为王。

尽管在之前的日子里,追封关羽为王一事早已经在长安城内闹得沸沸扬扬。

对张飞回朝一事,近来长安城内有着许多推测。

但不管对别人来说,张飞回朝有着怎样的意义。

对刘备来说,张飞的回朝无疑是让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兄长信你。”

在张飞回到长安的当日,刘备并未对张飞进行大的封赏。

说完这番话后,刘备握住张飞的手突然用力。

注视着眼前这位跟随他数十年至死不渝的兄弟,刘备继续说道:

“为兄不惧死。

为兄担心的是,在我死后,阿斗会镇不住。

你这次归朝,就不要再走了。

诸葛亮不主动表态,荆州系大臣自然也就不会参与这件事。

在东州系与元从系大臣大力支持,荆州系大臣坐观结果的情况下,追封关羽为王一事最后在朝会上顺利通过。

最后刘备正式下诏:“追封关羽为襄阳王,赠谥号忠武!”

当刘备的这道诏书下达后,许多听闻这件事的人沸腾了。

原来想获得王的封号,不一定要如曹操那般谋逆,只要为大汉立下大功也可以呀!

朝代的五德都能这么改,那么根据时势做出其他变化,又有何不可呢?

关西大臣不断举出各式各样的例子,主要的目的就在于淡化“违背祖制”这一名头的影响力。

面对那些例子,其他大臣也不可能睁眼说瞎话,妄自否定呀。

而就在糜旸的支持者,在与那些大臣激烈争辩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车骑将军张飞起身表态,支持糜旸的提议。

许多关西大臣就举出了各种各样的例子——汉室四百年以来,多的是无功而侯的故事。

而从那些故事中,那些大臣得出了一个结论:

破坏白马之誓的第一位天子,绝不是刘备。

除去这一点外,更是有关西大臣隐晦地指出,汉室四百年来,破坏祖制的天子大有人在。

别的帝王就不提了,就说孝武帝吧。

在张飞面前,刘备丝毫不防备地说出了他当下的身体状况。

而听到刘备的话后,张飞脸色大变。

在数万敌军面前,张飞也能神色自若,但刘备的这句话,却让张飞彻底慌了神。

“兄长,你可不能”

后面半句话,张飞没有说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