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世骁雄 > 第一百二十四章妙手

第一百二十四章妙手(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无归和尚听后又双手合十,微鞠一躬。

随后,惠庆走下高台,无归和尚跟在他身后,刘伯归则召集一众叛军头领,传达“法尊”的命令。

虽然攻城的时候悍不畏死,但能够不用在去攀爬这座坚城,一众叛军首领都送了一口气。

“现在大军已经有将近四万的规模了,我们没有熟悉军伍之人,不知道无归大师有什么可以教我。”

惠庆走下高台之后,与无归和尚一起并肩而行。

若不是这次走私铁器被发现了,只是走私些粮食布匹和药材之类的,花点钱也就吧事情摆平了。

至于刺史府是如何知道的,现在还想这些已经意义不大了,现在刘伯归想的只有快速北上,接应燕王大军入关,才是义军唯一的生路。

“法尊,这么攻下去不是办法,严叔玉与其他县令不同,此人治政有道,深得民心,城内百姓不会响应我们的。若是在城下耗时太久,等朝廷大军来了,我们可就没机会北上跟燕王大护法汇合了。”

招降这一招已经用过了,没用。

现在强攻也失效了以后,自号“大乘法尊”的惠庆就需要作出决断了。

河北燕赵之地,自古多康慨悲歌之士。民风壮勇,多有习武之辈,在加上县令严叔玉在获鹿县内官声极好,县内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都服其清正廉明。在加上严叔玉以“保乡土”之言激励民众,所以城内民众面对叛军的攻城全力抵抗。

就连被严叔玉整治过几次的,以张孝信为首的本县豪强,也都纷纷带领家中仆役家丁上城助战。

其中张孝信张大员外这几日可是杀了几十个乱贼,等到战后,估计朝廷都得直接授官。

城上人在头疼,城下叛军同样头疼。

他们自起事后,已经连续攻下州府在内的七县之地,除了井径县和目前的获鹿县,整个恒州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这帮沙门,怎么有些红莲道的影子?”

无独有偶,千里之外的获鹿县城墙上,获鹿县令严叔玉也如此感叹道。

获鹿县在恒州东北部,接连易州,只算是个中县,县令严叔玉还不到三十岁,很年轻,进士出身,蜀中人士。

叛军连续三天对获鹿县城发动勐攻,死伤无数,但那些僧侣和信徒还都发了疯的一样蚁附攻城。

口中还不断的喊着:“新佛出世,除去众魔,弥勒转生,地上佛国”的口号相互激励。

只有无归和尚留在原地,摇摇头笑笑了,心中却在感叹,第一法王?他还真敢相信自己就是弥勒转生啊?

说出的诳语能让自己也深信不疑,这到底算不算诳语呢?

这时候张之逊起身开口道:“可有河北舆图?”

陈剑州道:“有。”

说罢就在架子上取出一副河北舆图,展开在桌桉上。

张之逊看了看后指着恒州的位置道:“恒州作乱,惠庆等人根据前日的消息是已经攻下了五城,已经有两万余众,恒州与易州、瀛洲相邻,后面就是幽州,再往北就是燕山防线。这也是辽东南下最大的障碍,换句话说,这个机会不管是不是燕王府在背后促成的,都千载难逢。”

燕王崇佛,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就从他给子女起的名字就可见一斑。

“大乘法尊”惠庆看着约有三十左右的模样,穿着一身灰色的僧袍,目光深邃,像是一样往不透的湖水。除此之外,也并无出奇之处。但这个人偏偏能聚拢起如此大的队伍,让一众信徒对他深信不疑,跟着他一起揭竿而起。

而西域圣地来的无归和尚,则是浑身上下透着出尘之意,身上洁白的僧袍拥有都一尘不染。

无归和尚道:“燕王大护法已经拍了他的得力军师,刘恂刘先生过来助阵,此人精通兵法,或可以助法尊一臂之力。”

惠庆听后,点点头道:“如此甚好。无归大师为佛国大业鞠躬尽瘁,等佛国大业建成,无归大师当为大乘弥勒法尊之下第一法王。”

然后带着几个亲信弟子离开。

是接着啃这块硬骨头,还是绕城而过,北上易州。接应燕王大护法呢?

至于这个燕王大护法的称号,则是惠庆这个“法尊”,遥授给燕王吴仁光的。

“阿弥陀佛,大乘法尊,获鹿县弹丸之地,即使我北攻易州,城中之人也不敢出城,如今不如先攻易州,以响应燕山之外的护法大军。”

听到来自西域的无归和尚也这么说,法尊惠庆终于是认真思考了一下,许久之后才开口道。

“好。就依二位所言,收兵吧。”

而对于下一部,北上易州这也是早就计划好的了。

现在面对小小的获鹿县城,却打了三天,折损数千众。城上虽然也有不小的伤亡,但城池却依然固若金汤,没有任何动摇的态势。

四十多岁的刘伯归身穿着一身甲胃,站在城外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他是恒州豪强出身,家中本就有良田千倾,庄园数个,牛马成群。此外还做些往北地走私的勾当。买的都是紧俏货。比如盐、粮食、布匹..甚至铁器。

但自从新任此时来到恒州后。他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而在举事之前,刘伯归甚至已经知道了自己跟北境人走私的证据被新任刺史拿到了。

所以他才会毅然决然的跟着不远处的那个看着就有些妖异的和尚惠庆一起举事,还被分为什么劳什子“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如果可以选,他还是想当个恒州豪强。

面前的这些人全然不畏生死的在攀城,这就跟他看过的红莲道贝州之乱的记载十分雷同了。

带着一众家丁上城助战的获鹿县豪强张孝信张大官人也点头道,“确实如此。早年贝州之乱的时候,我也有耳闻。”

校尉柳世长也附和道:“我阿耶当年就在定国公麾下,参与过贝州之战,他也与我说过,那些乱贼被妖人蛊惑了之后极为可怕,悍不畏死,如同坠入魔道一般...”

这不禁让县令严叔玉心中极为担忧。毕竟城中原本只有一团禁军,二百余人,后来发动了城中所有青壮,不过三千余人,虽然河北壮士豪气敢战,又占据守城优势,但这样的攻势还是未免太过骇人了些。

几人说完面色都有些严峻之色。自接到惠庆等人作乱的消息之后,县令严叔玉立即打开两粮仓,组织全城青壮,会同县下的校尉柳世长一团驻军守城。

而这次作乱的主要骨干可就是僧侣。

而燕王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带兵赶到燕山之外,这要说二者没什么联系,张之逊是不信的。

但很明显,吴药师和吴明达兄妹是真的不知道燕王的在辽东的动作。

这也说明燕王是个合格的枭雄,在做大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顾忌,即便他最喜欢的儿子女儿都在上京城。

吴明达道:“河北道有不少寺院收到过燕王府的馈赠,但我印象中没有这个法门寺,这个刘伯归与王府也没什么往来。看他们这个起事风格,倒像是...红莲道的路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