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从桃园结义开始 > 139 吕布战曹操,刘备战袁绍,一顾茅庐请卧龙(11.4K求月票~)

139 吕布战曹操,刘备战袁绍,一顾茅庐请卧龙(11.4K求月票~)(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比他强十倍,不,百倍!

再加上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燕赵之地,大才何其之多啊。

想到这,陈群不由得看了一眼刘备身侧的李风,心下暗付:此人估摸着也就二十七八岁,从其治理辽东的手段来看,应该是个博学多才,任劳任怨,巨稳健型的人才。

刘备能有这样的大才相辅,属实是祖坟冒青烟了。

嗯,以后要多向此人请教一二。

刘备拱手回了一礼,关羽张飞李风也跟着一起回礼。

刘备这一礼代表着他对世家大族的态度,所以这一礼陈群很坦然的受了。

礼毕,陈群左右两人这才对刘备拱手道:“广陵陈矫/丹阳戴干,见过明公!”

刘备连忙抬手回礼,将三人迎入帐内,分宾主就坐。

陈群三人来到河北之后,并未第一时间直奔邺城,而是先去了幽州辽东,再去了涿郡,最后才来到冀州。

陈群的到来,毫无疑问是世家大族给出的信号:刘备钱多地盘大,能成事,速来!

陈群在颍川颇有名声,有知人之明,懂韬略,知军机,擅政务,几乎全能。

如果说陈群是万能充,那么荀彧就是Plus版万能充,诸葛亮则是超级加倍plus版的万能充。

而陈群被后世所知的缘由,毫无疑问是九品中正制。不夸张的说,若无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的世家大族也就不会多如牛毛,尾大不掉。

但抛却九品中正制不说,陈群其他方面的才能还是非常给力的。

历史上,陈群是在刘备担任豫州牧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94年,被辟为豫州别驾的。

当时刘备驻扎在小沛,助陶谦抵抗曹操,小沛属于沛国,沛国又属于豫州,所以陶谦才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

陶谦亡故后,刘备以豫州刺史的身份入主徐州。虽然实际控制了徐州,但刘备从来没有做过徐州牧,连徐州刺史也没做过,这便是刘备“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刺史”身份的由来。

后来吕布击败刘备,入主徐州,刘备麾下大多数文武官员在乱军中星流云散,被迫跟随了吕布。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为曹操所破,陈群父子亦在吕布军中,见曹操皆出拜。曹操久闻其名,便征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陈群自此跟随曹操做事。

刘备纳闷的看向李风,一瞬间就有了去意。

李风脸上一黑,意识到自己搞错了一件事,诸葛亮目前连字都没有,自是没有道号。并且,诸葛亮目前还处于学习阶段,虽然七个军师技非常强力,但各方面能力还处于学习中。

似乎来早了一些。

确实应该过几年再来的。

“四弟,卧龙如此大才,其人若何?好相与否?”一到沓氏港口,刘备就神色郑重的询问道。

李风想了想说:“秉性高傲,不太好相与,大哥还是做好心理准备,不得已时,记得放大招。”

大招就是“以泪服人”。

刘备点点头,没有再言语。

既然决定来招揽卧龙,他就把这事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

基于这个原因,陈群应该担任什么职位,就由刘备自己决定吧。

李风很自信在自己的辅佐之下,陈群即使投奔了刘备,将来也不可能推出九品中正制。原因很简单,在他运筹帷幄之下,刘备必然会强势统一天下,甚至可以不依靠世家大族的力量,只要世家大族不是全部站在对立面就好了。

思虑再三,刘备给陈群的职务是冀州别驾从事,给陈矫和戴干职务是县令。

三人欣然领命。

安排好陈群三人后,刘备着军师单福继续统兵围困邺城,便带着关张李三兄弟顺流而下,直奔沓氏城,来见诸葛亮。

刘备沉吟了下,很快就对陈矫和戴干有了职务安排,唯独对陈群不知应该怎么安排。

职位安排的低了,会让陈群觉得屈才;安排的高了,又会让跟随已久的老部下寒心。

刘备看向李风,以目询意:“四弟,这陈群应该安排个什么职务呢?”

李风笑了笑,没有吭声。

这个建议他还真不能给,随着刘备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麾下人才越来越多,身为四弟的他要极力避免乱送人情,结党营私。

偶尔也出脑残逗比之人。

这个不准。

“不知陈先生此来,有何指教?”刘备笑呵呵问道。看到陈群后,他大概也猜出了后者的来意。

“群听闻明公有匡扶社稷之心,拯救天下百姓之志,今特来投效。”陈群起身行了个礼。

“好!好!”

拿下冀州大部后,刘备的实力急剧膨胀。

【刘备治下人口+307万…】

【刘备治下总人口1168万(798万汉人+370万外族)…】

这雄厚的基本盘,让李风笑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

……

见陈群打量自己,李风回以善意一笑,挑了挑眉,又眨了眨眼睛,还伸出手比划了个大拇指。

陈群脸上一黑,马上推翻了刚才的看法。

正所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一路上沿途打听着刘备拿下冀州后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诛杀豪门?有没有清洗世家?从侧面了解刘备的为人处事,性格,而后再决定投不投奔。

所以,当陈群三人踏入军营的那一刻,心里基本上已经认可了刘备。

这是个比公孙瓒、袁绍之流更好的主公。

陈群根据一路所见所闻及幽州东富西贫的实际情况,得出了一个结论。

刘备的四弟李风,是一个治国大才。

再加上他原本就是大哥刘备的人,李风对他的到来自然是报以最高程度的好感。

更重要的是,陈群来了,其他世家的代表还会远吗?譬如说郭嘉,目前可还是在野的。

陈群在得知刘备占据幽冀二州后,第一时间赶了过来,足以说明一切。

陈群一行三人从大营外面一路走到中军帅帐,隔着老远,就对刘备拱手作揖。

“颍川陈群陈长文,见过明公!”

与陈群父子有同样经历的还有陈登父子,都是先仕刘备,后仕吕布,最后仕曹操。

也就是说,陈家一开始看好的人就是刘备。

所以,在看到陈群自报家门的时候,李风惊讶之余,心下大喜。

即使换了时空,陈群第一个看对眼的人,还是大哥刘备!

这很不错!

一行人策马来到被更名为卧龙岗的群贤岗上,刘备翻身下马,整了整衣衫,上前轻扣柴门。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童应声而来,探出头问,“客人何来?”

刘备倒也没有因为小童年纪小而轻看,拱手作揖道:“襄平候,大司马,幽州牧刘备求见卧龙小先生。”

“卧…卧龙小先生?”

小童一脸懵逼,“大人你走错地方了,这里没有什么卧龙小先生,我家公子姓诸葛,名亮,尚未及冠,因而无字无号。”

其实刘备不想来的。

不想来的原因有二,一是以他如今的地位,想要招揽某个大才,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何须亲自上门?

二是,诸葛亮太小了,才十四岁,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怎么当官啊?

但架不住李风把诸葛亮吹嘘的天上少有,地上难寻,什么“千军万马卧龙在,趟平袁绍有何难”、什么“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什么“卧龙在手,天下我有”、什么“卧龙在侧,鬼谋不值一提,冢虎亦逊一筹”…

刘备并不知道凤雏和冢虎分别都是何许人,但听了这话,心里顿时对这个素未蒙面的十四岁少年充满了好奇心。

他只要管好辽东五郡那一亩三分地就好了,多余的事一概不插手。

这样既不会被因为手伸得太长,而落人口实,也不会让刘备事后心里有疙瘩。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陈群代表的是世家门阀,而他李风代表的普罗大众,更别说辽东五郡五百多万人口里,没有一个世家大族——本就不多的世家大族,之前都已随刘备迁往了涿郡。

所以他必须得跟世家子弟保持距离,免得他们将触角伸到辽东五郡,这样到时候就不会因为双方关系匪浅,而不好处置。

在李风的设想中,辽东五郡就是他的自留地,也是刘备的大本营和大后方,只要这里不乱,刘备就有底气叫板天下任何诸侯。

刘备起身相扶,转而看向陈矫和戴干,“二位此来,莫非亦是投刘备乎?”

“正是,明公若不弃,我二人愿效犬马之劳。”

刘备满脸感动的说:“三位先生厚爱,备荣幸之至!”

众人再次分宾主坐下,探讨起天下局势和治理州郡,三人各抒己见,妙语频出。

一看就知道都是大才,尤以陈群为甚。

就在刘备打算动身前往辽东拜访诸葛亮的时候,军营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的拜访。

为首之人是颍川陈群。

很多人都有一个固定的印象,认为颍川陈家一开始押宝的是曹操,也就是陈群一开始投奔的是曹操。

其实不是的。

陈群一开始投奔的是刘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