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剑指九州国

第五百三十五章 剑指九州国(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众人不服。

“他们两家垄断香料,是靠着商道,你们却想借助权利,岂不是本末倒置。”

“难道你们想要从回国内的情形?最后必然会害了自己。”

众人这才恍然,心服口服。

官督商办。

东昌有的,另外两家也有,东昌没有的,另外两家有。反观东昌,竟然还需要从另外两家采购商品。

那么另外两家就立于不败之地,除非东昌垄断国内商品。

垄断生意做久了,思想中想的不是竞争,而是如何扩大垄断。

“我们应该向将军提议,国内的商品,理应有东昌商号负责,才能让金州的利益最大。”

“对啊,此言没错。”

而国内商人也有他的优势。

他们在国内关系强大,掌控了国内的商品,而且本土人多,体量大,能出头的人才都是万中挑一的。

“你们别学村妇,岂不是让人笑话。”

杜松打断了几人的言论。

“东昌商号负责的是日本朝鲜这些国家,你们是有优势的,何必如此气馁。”

“三家商号里面,海外的人就掌控了两家,我们东昌号里也好多海外汉人,他们还不满足。”

听到下面人们的抱怨,杜松笑了笑,但没有顺着他们的言语往下说。

利益之争而已。

关海外国内屁事。

就算是没有海外,同样还是有竞争,只是变了抱怨的对象。

七八十名足轻,奉公人,三十名铁匠,合计百余人出城接应义军,城内守军力量薄弱,导致城门口兵力少,没有像历史中第一时间打退内应,以至于义军突入了城池。

岛原城的拿下,让义军获得了兵器补给粮食,也为他们占领九州国的道路打开了大门。

天草,下岛,上岛,本渡各地的义军汇聚,以原城为后方,拿下了岛原城,接着攻破长崎。

从长崎开始,势如破竹。

岛原城仿佛是枷锁,打开了枷锁的义军,成为了吃人的勐虎。

天时地利人和。

而唐清安的布局,间接导致九州国的军队离开,犹如烈火烹油,。

原本历史上,义军十月围攻岛原城失败,到了第二年才拿下弹尽粮绝的岛原城。

只可惜当时幕府已经集结十馀万大军反攻。

所以岛原城的坚守,让义军错失了扩大实力的机会,为战败埋下了伏笔。

而日本又开始了大战。

冬天给了他们缓口气的时间,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走进,九州国的乱民最先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日本的百姓,除了正税外,也要服劳役,九州国偏远,则以缴纳粮食代替服劳役。

年贡,课税等等五花八门。

除了内部的竞争,还有外部的竞争。

他还想进步。

金江镇的繁荣昌盛,谁都能看见,谁都想要加入其中,特别是将军的人格魅力,公平公正,更是吸引了无数心中有抱负的人才。

国内的人才有他的优点,而国外的人才,同样有国内人才不具有的优势。

前者趋于保守,善于治理,后者趋于激进,善于竞争。

他们服气。

更怕的是官员胡乱插手,而且国内的勋贵和太监,那才是填不饱的无底洞。

官府只需要定下规则,商人们遵守官府的规矩,在其中各凭本事,方为国家之幸啊。

否则官府插手的越深,不但商人们深受其苦,商业也只会枯萎,发挥不出本应该有的活力。

金州的商人们都在想着如何发展,可见金州今日的局面。

“国荣商号和兴国商号垄断了香料,那我们就应该垄断丝绸,这才公平。”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越说越兴奋,大有回去就像将军请求的态势。

杜松终于开口了。

“胡闹。”

“你们这种想法,只会毁了东昌号。”

“东昌的优势不如另外两家,长此以往恐怕必有忧患啊。”

一名大珰终于说出了实情。

东昌越繁盛,他们的子孙就可以在东昌求前程。

他们祖辈从商,有家学的培养,子孙只要不是愚笨之物,就能生活无忧。

但是国荣商号和兴国商号,还可以运来香料,象牙等商品。

几名大珰还不是盯着自己的位置。

不过是想要减少些竞争对手,毕竟海外汉人在海贸方面,的确强过国内商人。

他们祖辈几百年的见识和知识,种种不提,只语言一事,就不是国内商人能比的。

国内商人需要聘请通译,而人家可以直接和本地人沟通,又懂别人的风土人情。

想要竞争过海外汉人,国内商人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

左贺,府中,久留米,福冈,柳川等城池皆落入义军手中,肥前,筑前,丰前,筑后地区的百姓们,纷纷加入了义军。

半个九州国成为了义军的地盘。

见时机已到。

彭大海不等金州回复,独断下令,大军出击,兵分两路,直取萨摩藩与大隅,意图占领九州国东南部。

岛原城修建于海拔三十一米的山坡,三面为悬崖,被海水包围,另外一面是深厚的湿田与泥土。

如此浑然天成的要塞,又修建了护城河。

别说没有攻城器械的义军,哪怕是让金江军来攻,除非以势压人,否则也是难以攻下的。

岛原城的地利,是超过金州的。

岛原城内本有义军的内应,但是城池加固,仍然偷袭失败,但今非昔比了。

例如家中老人死了,要交“穴钱”,家里生了孩子,要交“头钱”等等荒谬。

日本的分封制,在地方的控制力强,导致百姓们没有能力反抗,而不是百姓们不愿意反抗。

越是本土,越是靠近京畿,日本的百姓越是麻木。

九州国一直属于日本本土影响力较小的地方,哪怕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倒幕行动,也是九州国为重。

加上传教士遗留下来的组织力,以及这几年的灾害。

杜松不进步,海外的人才可不会老老实实呆在他的后面,毕竟大掌柜只有一个。

“海外的人不讲规矩,大掌柜你可不能倒。”

大珰是他的心腹。

“岂止如此。”

另外一人不满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