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大凶兽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大凶兽(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将军一直走的很稳,林如海希望将军继续按步就班,等到了真正的天时,人心思定,天下方唾手可得。

“让忠顺王和流民军互相厮杀,我们渔翁得利,最后顺应民心解救万民于水火,方是万世之根矣。”

“善。”

唐清安抚掌而笑。

……

别说东方,哪怕是当下的西方,王权之争不会有怜悯,斩尽杀绝更是常态。

唐清安知道这进一步的艰难,加上他又不希望打破“瓷器”,因此没有急躁。

林如海内心松了口气。

“破京畿易,得天下难,将军如果趁机起事,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持,非二十年之功难平。”

其实以林如海之见,只怕二十年也难平。

当年在扬州被皇上下旨抄家流放,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世间之事谁人难料。

“将军,有时候机遇也是危机啊。”

唐清安终于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也了解了为何他有此叹。

天子之位,能让人迷失理智。

林如海想要劝戒自己不要去攻打京畿,先不提林如海的本意到底是偏向谁,他劝说的对象换成一般人,大多都会恼怒。

金江镇不是独善之地,草原遭灾,国内遭灾,奴儿干也遭灾,辽东同样遭灾。

而金江镇却能反其道而行,今年又是丰收之年。

是的。

很多田亩遭灾了,但是靠着无数的水利,加上对辽东,辽河套,奴儿干境内平原各地的开垦。

金江镇的田亩数量已经达到了让所有人兴奋的地步,根据最新的丈量,今年的大豆,蔬菜,麻棉,蜀黍,水稻,玉米等田亩数量,加上桑田等,合计有望超过三千余万亩,每户平均四十亩地。

唐清安当众说道,由刘承敏放手施为,为金江镇拿下一个稳固的蒙古。

势弱的右翼蒙古必须扶持,不能任由左翼蒙古吞并,那才是埋下巨大的隐患,而金江镇无粮千里运去右翼蒙古,只有靠刘承敏自己的手段。

众人见状,没有人在出面反对。

“第二镇关于朝鲜的问题,由唐晏乾做使者,带领使团亲往朝鲜,面见朝鲜国主。”

唐清安如此说道。

如果刘承敏说服东部蒙古成功,加上解救漠南蒙古之功,他在草原的威望将达到超前的高度。

众人各自都私下向将军表露过担忧,最终的决定还是将军。

唐清安一言不发。

刘承敏的问题,并不是新问题。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第二镇因为入侵了载宁平原,和朝鲜军发生了冲突,对方一触即溃,虽没有太大的伤亡,但恶了汉城两班,除了找武节制讨要说法,也派了人来金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三镇因为三年的修生养息之策,如今到了收尾阶段,已开始强化操练,收拢军心,需要时日方能恢复战力。”

娶了媳妇,生了孩子,老婆孩子热炕头,美好的生活,很多老兵舍不得离开。

又不是金江镇存亡之刻,不少的老兵没了动力。

左司马谢友成,右司马陶杰,衙推乌顺。

军情司主官贾鉴。

众人围绕长桌而坐,正前方是一张大舆图,上面标示了几处藩镇的示意图。

年轻的薛蝌从奴儿干,以优的考核评语,调回了节度府,哪怕是打压他的第二镇也无话可说,稽查使王宣认可了他的能力。

三年一大考,能获得优的审核结果,王宣并没有出手更改评语。

“请坐。”

唐清安拉着林如海在太师椅坐下,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坐在林如海身侧,尽显关心之色。

林如海不在掩饰,手掌抚须,身向将军。

“我非将军旧臣,如今却长随将军左右,言听计从,备受宠幸,以我薄才,而授我支使之位。”

话语一转,林如海正色。

过了几日。

整个金州的头头脑脑,齐聚大厅,共议大事。

左支使林如海,右支使顾道初,朱文判官,邓章推官,乌良营田。

吏,户,工,刑四科主官张达基,王昊,蔡文,邓章。

海外司司长郑国良,兵备司主官陈恒,巡道司主官戴国伟。

将军如果背上弑君的名义,天下人所不齿,加上金州的新学,哪怕将军打下一地,也会人心不服。

当然,以金江军之威,加上国内的困局,将军有六成之机。

但是林如海知道,一个横尸遍地的山河,不是将军所希望的,他更是不愿意。

“将军还需要养望。”

林如海建议道。

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多,林如海担心他的劝解,会触怒平辽侯,再次沦为阶下囚。

“林公有何高见?”

唐清安并没有太过生气。

到了今时今日,他已经是有进无退之地。

进则九五之尊,退则家破人亡。

还有官府的调度,加上海贸等等诸事的繁荣。

金江镇有了对抗天灾的底气。

这份巨大的功劳,其中就有林如海的,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朝坐上客,它年阶下囚。”

林如海感叹一声。

吃下来的地盘,他是不会让出去的,否则对不起前线血勇奋战的将士们。

但是如何顾全大局,就是上位者的责任。

领军在外的统帅,他的能力越高,战功就越大,威望同样将会变高,获得下面人的服气。

人心的难控,谁也无法保证。

但是唐清安并不是很担心,除了相信两人的兄弟之情,更对自己的威望同样有信心。

金江镇是他亲手建立,加上对军镇的控制,镇使和稽查使两职,就是对节制使的制衡。

有风险,但可控。

薛蝌语气变重。

“第四镇的九千联军在日本国内大败,形势危急,九州发生了民变,第四镇询问是出兵日本国内,还是出兵九州?”

四大军镇的摊子铺开,各自都在扩张,许多问题积累下来,到了今日爆发。

也不算是今日爆发,只是把最近的大难题,都汇聚起来,让大老们商议最终的决策。

第一镇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放不放权给刘承敏。

此次有他主次会议,是提拔重用的前兆。

金江镇的富强,是众多人才之功,对于人才,唐清安向来不问出身,只要有功绩,必定给予重报。

此举才是上位者的素养。

不论其他人如何思量,甚至有人认为是他对王子腾的回报等等,唐清安没有理会。

“第一镇主力留在归化城,面对的是无粮的牧民,受粮食之困,刘节制调节东部蒙古出粮。”

“以我文才地位,足可交四方之友,公务之余却从无私交者,无非报将军之恩也。”

“林公如何妄自菲薄?”

唐清安安抚林如海,知道林如海必定有重要的事情劝自己,才如此之态。

每个人都有他的价值。

林如海就是金州的无价之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