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命已定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命已定(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望不到头的田原,到处可见的水利设施,巨大的风车,水车等等农业器具。

牛,马,驴,骡,羊等牲畜。

交通的便利,驿站的发达,民间的兴盛,这都是看得见的。

而金州百姓脸上的自信,更是让人难以忘记。

“平辽侯不是一般的人。”

他甚至暗中做好了布局,只等发现时机,就会立刻出手协助拈花,给金江军背后沉重的一击。

金江镇在喀尔喀草原的表现,不只是赢得了一场战争这么简单。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所以也不只是平辽侯在金州,与各族首领,台吉,将领会盟就完结了,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广。

人们对金州的畏惧以及臣服,不知不觉间影响了这片土地。

但是在这之前。

大周官员昏聩,士兵毫无士气,制作的火器又滥竽充数,十成的威力,顶多发挥出一两成。

在热兵器还没有占到绝对上风的时代,很多人并没有改变固有的观点。

甚至有人认为,使用火器是懦夫的行为,只有善使弓箭的才是勇士。

喀尔喀草原之战前。

有人直接被火器打死了,这还是运气好的,被炮弹擦伤,断手断脚才是最惨的。

新的战术,新的打法,看上去又粗笨又无解。

各族的勇士们,静悄悄的看着火器发威,把前方所有的敌人撞个稀烂。

奥巴脸上的横肉颤抖,拳头捏了又放,放了又捏,已经彻底醒悟,时代不同了。

其实也不怪他。

不然的话,没有他的放纵,儿子都令和弟弟抽扣儿,如何能脱离他的掌控呢。

哪怕贵族们明知道宗教在蚕食自己手中的权利,却也无法阻拦的根本原因。

歹青感受到王达子的视线,知道此人肯定在暗骂自己。

与其他的部落不同。

他们敖汉部属于察哈尔的大部,算得上可汗本部的直系部落。

随着形势的变化,他们逐渐脱离了察哈尔本部,留在了喀尔喀草原,但是面对众多的敌意,歹青的压力是很大的。

自己顶不住压力,带着人马和大周打了起来。

他倒好,竟然跑去向大周通风报信,又借着自己的威胁,从大周朝廷获得了丰厚的封贡份额。

真是个混账啊。

草原部落众多,互相之间的算计不提,常常发生战争,互相吞并,加上草原生活物资的不足,生产力的低下,导致牧民生活的极为困苦。

正如大周积弊众多,草原上积弊更甚。

他领兵在此与蛮军对持,在当时蛮族年轻一辈的翘楚,多尔衮手中遇挫,令他大为羞怒。

如今蛮族已败,那名年轻的后辈也已经化为了黄土。

而谁也没有想到,当初那名小有名声的金州将军,十年的时间,就能走到如此的地步。

“是啊,老奴用了一辈子打拼出来的基业,平辽侯只用了十年。比起老奴,现在的平辽侯,更加年富力强,不知道十年后,二十年后,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拱兔部王达子笑道。

喀尔喀草原的一战。

金江镇联合各族勇士,出动七万规模的骑兵,对阵拈花组织的数万大军。

虽然金江镇人数占多,但实际上不过只出动了一万金江军,以及一万新合军。

证明了金州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已经不可动摇,获得了各方势力的认可。

以及火器的发展,利于运输的野战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哈喇慎部,敖汉部,拱兔部诸部返回草原的方向较近,所以他们一行人短暂的同行。

路上。

不但有他们带来的蒙古勇士,还有金江军的骑士护卫,把他们顺利的送回草原。

在抵达三岔河时,看到远处的牛庄驿,罕孛罗势发出了感叹。

数年前。

一个东西南北跨越万里之遥,控制朝鲜、琉球,治下人口包括直接与间接,合计近两千万的巨大的金江镇,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

让很多野心家,不敢再抱有妄想。

从金州离开。

一路所见所闻,常言的金州上下一心,新事物新气象,令台吉们看的新奇与触动。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人们不认为拈花会赢得胜利,但是没人想到拈花会败得如此彻底。

面对金江军,连一个回合也抵抗不住。

让人很多惊掉了下巴。

在他们的印象中,这场战争怎么也会僵持数月,甚至一两年也不是不可能。

包括忠顺王。

在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战场不知不觉间,正在发生根本上的转变,身处其中的人们,很难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大周军中火器使用的多,火器发展的不慢,但最终还是人来执行。

又因为大周积弊众多,无法发挥出火器的作用,接连的战败,又更让人们小瞧火器。

历史上数十年后的清朝。

康熙和准噶尔汗国的决战,继承了大明火器的清军,靠着火器之威,赢得了这场战争。

不过比起二十年前,敖汉部的形势好了很多。

喀尔喀各部之间的不和,亲近大周的部落与大周的冲突等等,给了他左右逢源的机会。

一直到蛮族的崛起,为他带来了新的危机。

是选择大周还是喀尔喀草原,或者是蛮族,他还在犹豫中,但是他的弟弟和儿子,暗中选择了蛮族。

对此他是放任的,正如汉人所言,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中。

牧民生活的困苦,一半是天灾的原因,一半是草原上贵族的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是宗教在草原盛行起来的原由。

物资上的贫瘠,生活中的绝望,只能促使无能为力的百姓,转头向宗教寻求安慰与麻痹。

越是贫困的地方,百姓们越是虔诚,宗教越是兴盛,这是不变的道理。

他的部落一直是亲近大周的熟部落,当年大周官员昏聩,杀熟冒功,让他和大周翻脸。

想到此处,情不自禁的看向身旁的歹青。

这家伙可是一条毒蛇。

当年要不是他的拱火,自己也不会强硬的和大周开战,说不得收了大周朝廷的高额赔偿,事情就混了过去。

偏偏这家伙,到处说自己怕事,不敢为族人出头,导致自己难以安抚部落。

众多炮火的攻击下,拈花一方失去了主动,无法整兵布阵,只能匆忙的发起进攻。

草原很大,但是留给拈花的地方不多。

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拈花都落入下方。

没有什么精彩的指挥,只有凶悍的碰撞,很简略的两招,直接让拈花的骑士们乱了阵脚。

骑士们和战马都陷入恐慌,在残酷的炮弹中,人们恐惧不已,奋力控制马匹,又如何安抚得住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