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无条件投降

第四百一十五章 无条件投降(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论如何。

朝廷已经决定,派御史亲自去辽西和辽东看一看,包括去沈阳确认,蛮族是否已经被消灭。

此事耽误不得,陈德言叫来了桂勇。

“你亲自去沈阳一趟,当面见将军,把京城的事情,还有陕西的事情,仔细的向将军汇报。”

桂勇愣了愣,随后露出喜色。

皇帝怒气满满。

此事闹得很大,很快京城皆知,人们却不奇怪,京城没有秘密,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结果。

忠顺王突然上了一封自辩的奏疏。

还真是闹了乌龙。

刘一儒在内阁,接过司礼监拿出来的旨意,正准备下发,却收到了辽东辽西的奏疏。

辽东的奏疏,平辽侯说沈阳已经拿下,蛮族已经消灭。

辽西的奏疏,忠顺王弹劾平辽侯说谎,沈阳还在蛮族手中。

“这倒是奇了怪了,朝廷的旨意还没出京城,地方上倒是先把奏疏上上来了。”

由六宫都太监,升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夏守忠,成为了太监中的第一人。

皇帝压下心中复杂的思绪,在此询问刘一儒。

“回禀皇上,陕西的民乱,总体都已诏安安置,只剩下极少人躲入深山之中,官兵严守关卡,这些人坚持不了多久。”

“既然如此,就按照忠顺王说道去办吧。”

皇帝有了底气。

只要民乱平息,国家只需要安稳数年,介时,何愁小小的金江镇。

蛮族再一次请求归附。

条件只有保存蛮族。

关于是否接受,谢友成和贾鉴也发生了争执。

谢友成是军司的行军司马,他必定要把军中的意见说出来,只接受蛮族无条件投降。

贾鉴也提出了担忧。

桂勇辞别了陈德言,离开京城抵达山东,然后到莱州坐船,低到金州。

递上陈德言的勘合,安排了人护送,一路去沈阳。

日夜不停歇,三日就见到了将军。

此时。

京城的御史,刚离开城门,准备抵达山海关,先经过辽西,拜访了忠顺王之后,在来辽东。

为何对方能不受朝廷的管控,独立建立金江镇,原因很复杂。

有孤悬海外的原因,也有当初没有人会认为,还是无无名之辈的平辽侯,能在蛮族的铁蹄中坚持下来。

只以他牵制蛮族,能发挥多少作用就发挥多少,所以尽量放权,以让金州存活多一点,结果世事难料。

还有当时亲政的是太上皇,为了拉拢权贵云云。

总之。

“谢三爷。”

见桂勇明白了自己的用心,陈德言点了点头。

对方跟了自己好几年,做事一向认真,而大哥需要关注的地方越来越多。

自己一个人看顾不来,需要能独当一面,负责一方,为他分忧的人物。

眼前的桂勇,无论是才能还是忠心,陈德言都信任对方。

他派人去沈阳查看情形,平辽侯告知沈阳已经拿下,但是回来的人说,沈阳上还是蛮族的旗帜,亲眼看见并未拿下。

所以忠顺王弹劾平辽侯谎报战功,而不是关乎朝廷蛮族的决策,两者不相干。

有的人信了,有的人不信。

“忠顺王还真是满嘴的胡话。”

郊外的院子中,陈德言摇了摇头。

见皇帝发怒,吓得大气不敢出。

“朕的皇宫,就像个筛子。”

裘世安身为总理内廷都检点太监,皇帝的话无疑是指责他失职,吓得连忙跪下磕头。

“回皇爷,奴婢做事一向战战兢兢,不敢出一丝疏漏,奴婢认为此事定有蹊跷,应该严查。”

“那就去查,派锦衣军去查,朕倒是要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顺应天命才是正道。

希望平辽侯不要自误。

刘一儒老成持重,虽然接受蛮族的归顺,但是却强调是忠顺王的强烈要求。

这样的话。

哪怕有不满的人,矛头也是对向忠顺王。

只怕忠顺王会前千方百计的把御史送到沈阳,时日不多了。

如果御史抵达沈阳,见沈阳城还在蛮族手中,那么将军就是说谎的人。

加入书签

总之。

留给金江镇攻打沈阳的时间不多了。

南门破。

阿济格战死。

金江军一口气占领了东罗城,南罗城,然后一日之内,拿下所有的外城。

事到如今,金江镇已经尾大不掉,平辽侯会不会接受圣旨归京,谁也无法保证。

一开始太上皇弄权,压制自己,自己亲政后,陕西又发生了民乱,越演越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事情一件接一件,无法顾及金江镇。

“陕西民乱是否平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