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为君效忠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为君效忠(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皇帝龙颜大悦。

忠顺王,刘一儒,史鼎等人,认真的商议平辽侯所言。

奏疏他们已经看过。

平辽侯竟然提出,明年大举进攻蛮族,和蛮族决战,以绝朝廷后患,为君效忠。

“此人所言是真是假?”

在这些京官的支持下,锦州军的重建,被一路顺畅的通过章程,提升了日程。

山东有官员看不过去。

苏观得到金州平辽侯的书信,思考了一夜,下了决定为金州写了奏疏。

“皇上想要恢复辽东,补给重建锦州军,不如补给金江军,平辽侯的五年平辽,犹如昨日之言。”

看到山东布政司的奏疏,皇帝又不傻。

得知皇帝要恢复锦州军,很多官员举手支持,锦州军多年来没有建树,却顺利的获得了不可计数的补给。

金江镇连年立功,可是补给都打压了又打压。

因为锦州军的供给,不只是养活了锦州军,还养活了无数的京官,很多官员就靠着锦州的军饷粮饷来过活。

大周官员的俸禄很低。

其实不低。

皇帝做事果断。

对违背心意的勋贵和大臣,越来越苛刻,连他们也不敢深劝。

既然不放弃辽东,那么新的辽东经略该由谁去担任呢?

众人思来想去,准确的说没有官员愿意去趟这个浑水。

七年的时间,前后四任辽东经略,除了史鼐保全了自身,都没有落得好结局。

忠顺王错愕的看向皇帝。

刘一儒和史鼎,都被皇帝突然冒出来的主意吓了一跳。

两人互相看了眼,立刻都垂下了头。

忠顺王离京,对他们都是一件大好事。

勋贵,文官都不

刘一儒思来想去,无法做出决定。

从公心上来说,他应该支持平辽侯所言,明年带着金江军和蛮族决战之事。

私心上来说,京官需要锦州军的供养,他如今为内阁首辅,不能失去官心。

“锦州军需要恢复,金江军也当供应。”

良久,他这么说了一句。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金江镇和蛮族连年大仗,双方已经结为血仇。

都有向对方造成威胁的实力,如何能轻易的放下心中的顾虑,双方做到信任和解。

有蛮族在,金江镇不敢动。

有金江镇在,蛮族不敢动。

至少能为朝廷赢得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当以此清扫积弊,恢复国力再卷土重来。

忠顺王不敢信。

金江镇如果和蛮族决战,不管能不能成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对朝廷都是件大好事。

他不怕供应金江镇物资,就怕平辽侯欺骗朝廷。

“平辽侯从来没有假话,而且主动请调军队入金州,也是对他的制衡。”

史鼎支持唐清安。

本来不准备同意,可是很快,平辽侯的奏疏也到了京城。

“臣数年前所言五年平辽,日夜不敢忘,思尽心滤,竭尽所能,今圣人新掌太极。

臣为皇上贺,金江镇上下皆忠心耿耿,必当报效圣人。”

唐清安恭敬的奏疏,令皇帝看的十分的满意。

“此人还算是聪明的,看得清楚形势,如果真能对我忠心,我也不会让他不好。”

如果只是一家人之用,肯定是够的。

可是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人情往来,还有官员的出行做派,不可能和老百姓一样,用脚来走路吧?

京城生活成本本就高,又有这些年来大周物价上涨,官员们的生活越发的困苦。

地方官有地方上的孝敬。

京官则只能从拨调各地的物资上,获得他们想要的孝敬了。

这在官员们看来不是升官,而是催命符。

辽东经略还没有提出人选,面对锦州武将们的请求粮草的奏疏,皇帝大手一挥。

他不但要供应锦州军,还有重新恢复锦州军,夺回北镇乃至辽东。

自己被打压太多年了。

时不我待,他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事都做完。

史鼎不满的看向刘一儒,朝廷如何有余力一同供应两部。

恢复锦州军,不是供应锦州军,需要调拨的人力物力,那可是海了去。

“忠顺王。”

皇帝突然说道。

“朕把锦州托付给你,任你为辽东经略,负责辽东全局。”

刘一儒的建议,忠顺王还在犹豫,皇帝则不同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才亲政,就放弃辽东。

天下如何看他?

岂不是会认为他比太上皇要做的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