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二百零七章 规矩

第二百零七章 规矩(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王熙凤从刚才的不快里回过神来,见到现在的景象,笑道。

“你也多虑。我们看他也就好了。

先那几年还进来了两次,这有好几年没来了,年下生日,只见他的名字就罢了。

前儿给老太太、太太磕头来,在老太太那院里,见他又穿着新官的服色,到发的威武了,比先时也胖了。

他这一得了官,正该你乐呢,反到愁起这些来!他不好,还有他父亲呢,你只受用你的就完了。

“好不容易出息了一个,你还不给好话,岂不是让孩子郁闷,这我倒是要说你了。”

听到贾母的话,赖嬷嬷立马收起刚才的神情,变了脸堆出了笑容。

“道理是这个理,可是咱们人家不同,咱们家一门两国公,向来树大招风。

偏他本来是家里的家生子,托了主家的恩典,许他捐了个前程,州县官虽然小。

可是多少正经功名的,眼巴巴的排着队望眼欲穿,他一个奴才秧子,竟然越过了他们这些正根正苗的。

晴雯是她儿子买来伺候她的,后来见贾母

李纨笑道:“多早晚上任去?”

赖嬷嬷却叹了一声。

其实她心里欢喜的不得了,不过当着主家的面前,又是主家的抬举,她当然要做此姿态。

不然一副高兴的模样,反而让人以为她不懂好歹。

因此谨慎无比,只做事不站队。

哪怕知道这不是上策,不过胜在稳当,如今府里几位老爷,都不敢插手皇权之事。

外面的事贾母不管,那是爷们操心的,她只关心内院的事。

贾琏带回来的消息。

府里和薛家送去的丫头,安哥儿都给了脸面,抬举为了妾室,贾母非常满意。

“到底离不开你们老人,现在府里的人,只会顺着她们,哪里敢管她们。”

王熙凤上前扶着贾母的肩膀,打趣道。

“咱们府里的姑娘,都是天仙般的人物,凡夫俗子看一眼都没有资格。

能讨到她们几位,都是旁人的福气,爱护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对咱们有怨言。

像那金州唐兄弟,向来对咱们府里去的人和睦,不知道的说是看在我们府的情面上。

想到最近名声鹊起的金州将军,又是府里的姑爷,仍然时不时的往府里送礼问安。

自己家的小子,得府里关照,才成为小小的县官,竟然就不愿攀附贾府了。

觉得跟贾府老太太们磕头显得寒颤。

回去后,自己还得骂骂他才是。

这般说着。

她也是见惯了市面的人。

跟着主家见多了各家的婆媳小姐。

高门贵地的,官宦之家的,小门小户的。

不论是小姐还是丫鬟,贾府里都不弱于其他家,又有金陵的姑娘,扬州的姑娘。

聚拢南北精华,无出其右。

贾母越发的和蔼了。

自从贾政打了贾宝玉那一回,贾母至今连大声说话都没有过一次,各家的人都来奉承老太太。

勋贵勋贵。

京城里的门楣是一样,外面的实力又是一样,合起来才是有底气的勋贵。

例如锦乡侯府,门楣不如贾府,但是靠着辽东节度使之位,地位在京城十分的稳固。

闲了坐个轿子进来,和老太太斗一日牌,说一天话儿,谁好意思的委屈了你。

家去,一般也是楼房厦厅,谁不敬你?自然也是老封君似的了。”

众人闲聊说笑。

几位小姐在院子外玩累了,又都一起走了进来。

赖嬷嬷迎着门口的阳光,看到几位光彩夺目的小姐,一时间内心感叹。

不让他清醒些,反而仗着势在外面露出得意,岂不是惹得人嫉妒,耽误了他的前程事小,影响了咱们府里的名声才是紧要。

不点醒他,不然趁早还是不做官也罢,老实孝敬主子,不然天也不容他。”

赖嬷嬷一番话下来,说的众人都认可。

贾母也跟着叹道。

“难为你还是以前般的心思。”

在府里伺候了几代人。

因此对府里各婆媳公子小姐的性子,了解的很。

“我那里管他们,由他们去罢而已,前儿在家里给我磕头,我没好话说。”

“这又是为何?”

贾母笑道。

“这两个丫头倒是好福气。”

姑娘们跑去院子里玩,王夫人,邢夫人,尤氏,李纨,王熙凤,胡氏等一众婆媳则在屋子里陪着贾母。

一名老妇坐在贾母旁,一脸的笑意。

“那晴雯丫头,倒是没她们的好福气,几年里,也没听说被收入房,这丫头小时候,也是个出众的。

难道长大了,变不好了?真是如此,那倒是我走了眼。”

知道的,才说是咱们府里的人是好的,所以唐兄弟爱狠了。”

加入书签

几个小姐们突然笑闹了起来。

探春要抓林黛玉,林黛玉跑到惜春身后躲,一边笑一边求饶,反倒是把惜春急了。

迎春捂着嘴,在一旁看着笑话。

“你瞧瞧,咱们府里的姑娘们,越发的没了规矩,以后嫁去夫家,不会埋怨她们,只会说我们这些老婆子不懂教人。”

贾母指着几位姑娘笑骂道,一边看向赖嬷嬷。

皇亲国舅,扬州的姑爷,金州的姑爷,听说应天府知府都是荣国府推举出去的。

《最初进化》

细想下来,如今府里的威势,竟然越发的强了,大有齐至当初最盛之时。

偏自己家的小子,从小养成了老爷的脾气,放不下身段。

刚才王熙凤话里话外,到底提点了几句,说他家小子不懂事。

贾府以前管着京营节度使,比辽东节度使更重要,实力也更强。

不论是皇室对贾府的信任还是亲密,都不是其余各家能比的,不然也不会唯独贾府一门两国公。

只不过因为义忠亲王之事,恶了太上皇,才导致贾府江河日下。

这一回。

贾赦在军中拉拢了大批的关系,又有宁国府门下出生的唐清安光复海外,两家好不容易才翻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