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欢乐土匪闹民国 > 三八一章 战略反攻

三八一章 战略反攻(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

布柳赫尔估计的不错,早在战役发动之前,绿脚兵就在着手准备战略反攻。

不过陷阱什么的太夸张了,又高估了绿脚兵的组织能力。

曲南杰前沿指挥部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前线的炮击上。紧张的气氛中带着压抑的兴奋。

被苏军压着打了三天,绿脚兵一直在防御,现在终于攻守异位,难怪大家情绪激动。

副官提着马灯送来大衣,批在布柳赫尔肩上,却发现布柳赫尔仿佛全无知觉,只呆呆地看着东边——满洲里的方向。

顺着司令官的视线看去,副官的眼帘中映入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场景,终生难忘。

漆黑的天空上挂着无数的信号弹、照明弹,令人目瞪口呆的是,还有几十部大功率探照灯在来回闪动,雪亮的光柱扫到之处,莫名其妙的红军战士眼花缭乱,乱作一团。

在灯光的指引下,中国人所有的火炮一起开火,105毫米榴弹炮,75毫米山炮,甚至前沿阵地上的迫击炮。同时猛烈轰击苏军达兰鄂罗木河阵地,规模空前!

中国人发起反击了!

拼资源,拼消耗,那将是国力的比拼,其间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以中国孱弱的国力,当然无法与红色苏联对抗。布柳赫尔突然发现,也许只有这种堂堂正正之战,才是打败绿脚兵的唯一办法。

但是中国人会给自己这个喘息的机会吗?在克林姆林宫的压力下,伏罗希洛夫委员还在督促着红军一次次向中国人的阵地发起进攻,部队犹如被拉到极限的弹簧,极度疲劳,如果此时突然受到猛烈打击,就会应声而断。

未来的五天是最危险的时刻,布柳赫尔相信,中国人一定会发起反攻,那将是远东集团军面临的最大考验。

不能这样下去了!事关数万红军将士的生命,以及红色苏联的国家利益,布柳赫尔决定再做一次努力,直接向斯大林元帅提出建议。

此举无疑会得罪弗洛伊洛夫委员,但布柳赫尔已顾不上这些,伏在桌前开始写报告。这些天所思所想所悟颇多,思路放开后洋洋洒洒,不知不觉三四个小时已经过去,一篇万字长文终于在他的笔下诞生。

听动静就知道他们在忙什么。布柳赫尔仍不住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空袭?死在空袭中倒是个不错的结局……”

西线二次战役进行到第三天,布柳赫尔痛苦地发现,他已经无法控制整个战局的进程,苏军投入了最后一支战略预备队,却仍然无法打开僵局。中国人的防御阵型充满弹性。随着苏军的猛烈冲击而来回震动,但一直没有崩溃。

这真是太意外了,两个月前中东路战争开始的时候。中*队还是那样不堪一击,只要轻轻一扫,就可以轻易赶到一边,但当绿脚兵出现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因为战前准备工作不足,苏军的进攻缺乏韧性和持久,随着伤亡消耗的增加,苏军的进攻势头越来越无力,布柳赫尔整晚都在对着地图发呆。还是没有找到扭转战局的方法。

在曲南杰看来,这种战术最大的好处就是突然性。

冬季天亮得很晚,6点以前是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苏军万万没有想到绿脚兵会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所以疏于防范。绿脚兵却利用探照灯和照明弹发起进攻,打了苏联人一个措手不及。

成功不可简单复制,探照灯战术反复使用就不灵了,但第一次面对这种意外打击,苏军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空中传来一阵阵飞机的轰鸣,东北航空大队的战鹰呼啸而过,他们将配合火炮进行轰炸,为进攻部队扫清前进道路上面的障碍。

前方的炮击声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经过二十分钟的饱和射击,炮兵开始延伸火力,打击苏军纵深腹地。这同时也是发起进攻的命令,绿脚兵在夜色的掩护下,犹如一群索命的幽灵,无声地向苏军阵地扑了上去。

“人们在防御中取得了胜利,通常就可以造成比较有利的兵力对比,因此,以防御开始而以进攻结束,这是战争的自然过程。”——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残酷的拉锯战进行了一天一夜,中苏两军都使出了全力,在每一块阵地、每一座工事、每一道战壕中反复争夺。

直到深夜,达兰鄂罗木河边的枪炮声才渐渐稀疏下来,几盏大功率的探照灯照射下,战场上的硝烟久久都未散去。

远东集团军司令部已经前移到阿巴该图,司令官布柳赫尔的房间灯光这晚一直亮着,一阵咆哮声出来,副官低着头退出布柳赫尔的房间,又小心翼翼地拉上房门,转身之时,正看到参谋长诺亚夫斯基。

“司令官同志还没有休息吗?”

望远镜中看得清楚,四周都是一片漆黑,苏军阵地却暴露在大功率的探照灯下。苏军士兵犹如舞台上走光的内衣女郎,惊惶失措,局促不安。

数百门大炮和迫击炮一起轰击,苏军的防御阵地很快陷入一片火海。绿脚兵却借着敌人阵地上的光亮,在暗中集结。准备发起进攻。

“曲总指挥,谁想出用探照灯这一招的,真是匪夷所思,巧妙异常,对敌人的威慑作用太大了。”梁忠甲兴奋不已,向曲南杰问东问西。

曲南杰微微一笑:“这叫探照灯战术,我们肖军长亲自命名的。”

(ps:在真实的历史上,探照灯战术是苏联元帅朱可夫的发明。请注意,朱可夫和崔可夫同为苏军二战名将,不是一个人。)

探照灯,还有车灯和照明弹。

副官以前从没听说过这种战术,中国人真是花样百出,利用这些照明手段。竟然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就发起进攻。大大出乎苏军的意料。

布柳赫尔的心中更是震惊,没想到,没想到中国人的反攻来得这么快!

从炮击的规模很容易判断。这不是普通的战术反击,而是战役层面的战略反攻。

事情只有一个解释,中国人事先早有准备,难道说,整个西线二次战役就是一个大陷阱?!

《论远东西线二次战役之经验教训,以及下一步行动之建议》。

当布柳赫尔落下这篇文章的标题时,座钟突然“当”的一声响了起来,接连五下,已经是早上五点钟了。

整整熬了一夜,布柳赫尔心事稍轻,站起来走到窗前,准备透透气。

“咣!咣咣——!”

窗外突然传来一阵稠密连续的炮击声,距离有些远,似乎正是前线所在。布柳赫尔脸色一变,转身出屋直接上了房顶。

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布柳赫尔清醒地认识到,苏军此时已经无牌可打,现在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尽快退出这场战役,并考虑如何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

但这是不可能的。胜负未分,无论领袖还是军方上层人物都不会轻易放弃,晚间时分他向伏罗希洛夫委员试探着提出撤退的建议,立刻遭到了对方暴风雨般的批评指责。

布柳赫尔没有和他争吵,那个家伙。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而是一个讨厌的政客,提不出任何有效的方法,只是反复强调红军的革命精神,要和帝国主义走狗坚持到最后五分钟。

明明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坚持下去只会离胜利越来越远,布柳赫尔敏感地意识到,如果再不主动调整战术方案,就会迎来中国人的猛烈反攻!

留给红军的时间还有多少?两天,三天,还是五天?时间越长越好,如果苏军能够站稳脚跟,布柳赫尔不介意和中国人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没有,怎么劝都不听。”

布柳赫尔的副官满脸担心和忧虑,司令官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饭也不好好吃,这样下去万一身体跨了,自己就是严重的失职。但他却不敢再劝,前线战局不利,司令官的心情很糟糕,如果在他耳边聒噪休息什么的,就会惹得他大发脾气。

诺亚夫斯基无奈地摇了摇头,正要走开,突然发现布柳赫尔的窗户透出一丝灯光,随即命令道:“去找些厚实些的帘子,把司令官的窗户蒙好,防止敌机轰炸。”

这是为了以防万一,自从中国人的飞机参战后,大乌里的天空就不再只属于苏联人,中国空军虽然在实力上略占下风,但也时常飞抵大乌里上空,扫射一番再扔下两颗炸弹,以打击苏军的士气。

副官带着两名士兵忙碌起来,虽然尽量轻手轻脚的,还是惊动了房间里的布柳赫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