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望族 > 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

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现在,临走临走,又闹出这么一出儿来。

这丰润县的田庄,有当年孝庙所赐,也有他自己添置的,怎么就占了官田民田了?!

荣王真是越哭越伤心,就差没呕出一两口血来给他的“母后”看一看了。

太皇太后手里不住转着佛珠,面容悲悯,口中却道:“哀家也知你不容易,然你身为朱氏子孙,也要知朝廷不易。”

嘿。荣王都要气乐了。

直到正德元年皇帝大婚后,他才低调选妃成亲。

虽在弘治十六年就被指了就藩之地——常德府,但就藩之事却一直拖到现在也未成。

起就藩来,真是一把辛酸泪,恁早定下封国,却不让就藩,这藩地王府也修啊修总不见修好,正德二年又惨到渗漏坍塌。

这房子得差到什么份儿上能渗漏坍塌?!

这一修葺又是一年,直到今年二月,皇上松口许了他往封地去,还命钦监择了日子,又让兵部工部侍郎各一员整理之国事务。

长寿低声问是否要提审那流民老黑。

沈瑞摆了摆手,道:“先晾一晾他。人关在柴房就行,不必捆着了,给水给饭,但不要与他话。我明日先去见过师公和姑丈,你看着他一日,待我回来再报与我。”

*

仁寿宫偏殿

荣王扑坐在太皇太后脚边,如儿承欢膝下的姿态,一口一个母后叫得亲热然实际上,他是一直养在周太皇太后跟前的,同这位母后不曾有过半分交集。

“查革侵占、隐田。”沈瑞脸上神情复杂。他有多希望自己与岳父猜错了。

但是现在的局势明明白白就告诉了他们,皇帝这就是要查侵占官田民田、欺隐地税,此次,自京中始。

连宗室、外戚、勋贵都清查了一遍,地方上还有谁敢呲牙。——这大约是皇帝的想法。

但地方上那些封疆大吏、那些豪族巨贾,真的会因畏惧皇权就吐出口中肥肉吗?

可着史书翻去,哪朝哪代哪个人能真正顺利推行清查、真正遏制住土地兼并的?

现下是要出宫了,到底也要来仁寿宫行了礼才合规矩。

荣王见这姐姐眼睛也肿得跟个桃似的,咂咂嘴哂然一笑,这也不知道用了多少老姜浸的帕子,对自己可真是够狠心的。

“阿瀚得了空带大郎往阿姊这里来呀。”永康大长公主也不似寻常那样唤荣王排行,而是亲亲热热叫起他尘封已久的乳名来,因为哭过,还带着些鼻音,就显得格外真诚,“大郎最是聪明伶俐,我欢喜得紧呀。”

在宫里就发这样的邀请,多少耳目盯着,这是拉同盟还要给旁人看看。荣王心下冷笑,难为她从哪个角落里翻出他这被忘得差不多的乳名来。

听今儿英国公张懋和两个儿子上了请罪折子。

结果,还不是到底成空,什么良媛淑女,半个也没有他的份儿。

等皇帝大婚后,宫里才派了选妃使,随便给他选了两个白身之女,就作为正妃、侧妃迎进门了。

荣王恨着,又有些得意着,就算成亲晚、就算随便选的人又怎么样?他有本事,现在已是一嫡一庶俩儿子了!皇帝倒是精挑细选了女人,却到现在,别儿子,连个女儿也生不出来!

想到子嗣上,他恨不得大笑三声。

只可惜如今钦监已定了日子,他是必要出宫就藩去了,否则,他真有心忍上几年,等皇帝随了张太后的根子一般子息单薄,甚至,断了血脉,那他这在宫中的王爷,倒是不吝于白送个儿子去承嗣呐。

想起旧事来,荣王也是心里恨得厉害。

他是怎么到了这么不受待见的地步,还不是当初他年幼被养在宫里的缘故!

弘治皇帝在时,多年来张皇后就一个儿子立住了,又霸着不许皇帝纳妃,周太皇太后那边已是十分不满,这对祖孙婆媳还闹了个水火不容。

不知怎的就传出话来,蔚悼王早夭,太子也不是个长寿的面相,养在太皇太后宫里的皇弟就是为着万一之用。

当时养在太皇太后周氏身边年幼皇弟有汝王、泾王、荣王、申王。

好在外头禀报,皇后、贤妃、德妃娘娘打西苑过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荣王原是有心在仁寿宫留膳,吃饱了再好好唠唠的,如今再不情愿也不能呆着了,抹了眼泪再三叩拜,告退了。

末了,太皇太后如那莲台之上的观世音菩萨般,慈爱和蔼悲悯众生地补上一句:“下莫不是家子民,家子孙要多以百姓为念。”

荣王哭肿来的眼皮跳了一跳,强挤出个笑容来应了句是。得,有这话压在最后,他也不用想着下次再来哭了。

仁寿宫大太监齐松送了荣王出来。荣王错了错身,将个荷包递了过去,陪笑道:“大伴辛苦,一点子东西,大伴留着赏人顽吧。”

打发走了杜老八,沈瑞并没有叫长寿把那捆着的老黑带过来,而是一个人静坐在书房里,望着窗外几竿犹在滴水的翠竹愣怔出神。

他最后问杜老澳那句话,实际上,也是杨廷和问他的。

杜老八不敢想,他沈瑞却是不得不想的。

这件事,裹挟了这许多人,皇帝是要做什么?

去岁,皇帝先是裁减了冗官冗费,又抑制恩荫封赠,不止各地临时性官职、辅助性官职被砍,前朝中贵戚里亲属子弟的官职更是削去不少,文武子孙恩荫、妻母封赠诰命都受到了限制,连宗室也都被梳理了一番,把些不该承爵的、没到岁数就领饷银的统统清了去。

夏皇亲家赐田多少?二千二百多倾!他刚赶上人家个零头!他还朱氏子孙呢!皇上的亲叔叔不如皇上的老丈人是吧?!是吧?!

当然,他什么都不能,只有嚎啕,继续自己的不易。

要不,您赶紧放我回封地去也校

看看先前那些哥哥们,哪个不是在封地上为所欲为的,只他在京中夹着尾巴做人,堂堂龙子凤孙的还要受外臣闲气。

他哭起来就没完没了,足有一个来时辰了,太皇太后早显了倦意,然他这般,却也不好撵了他走。

他本就没什么积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初时想在霸州要块草场,被是武备之地,被御史批得不行,又被皇上申饬。

而后也不奢求了,那就龙阳县要两块临河的地吧,却拢共也就给了百十来倾,这够做什么!

就在五月,他上奏长子次子未受封,用度缺乏,乞赐颁给。

皇上口口声声念着亲情欲从厚,却又什么祖训禄米自有定制,岂敢有违。

真是给荣王气个仰倒,这侄子真真从一开始就没让他顺当过。

而此刻,他也不是来彩衣娱亲让母后享伦之乐的,而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生计艰难。

荣王生于成化末年,是宪宗仍健在的子嗣中最的一个,因为年纪,躲过了万贵妃气焰最嚣张的时期,但他也没因此活得多好,他一岁半时,宪宗就过世了,此后他就跟着母妃,在周太皇太后宫中长大。

弘治四年,年方六岁的他同其他兄弟一起被封了王。

弘治十一年起,到十五年时,比他略年长些的哥哥们都陆续就藩了,只他这荣王是连婚事都没着落的。

弘治十七、十八年,周太皇太后、弘治皇帝先后薨逝,荣王因着守孝,这婚事也就彻底耽搁下来。

沈瑞脑子里装着前世的史书,深知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却又能与谁?

他能婉转的告诉张会,把地吐出来(何况那本就不是张会的地),配合一下寿哥的行动,以赢得帝心,赢得在这场风波中全身而退。

但他能告诉寿哥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灯花爆了几次,书房门被轻轻叩响,长寿在外低低回禀。

沈瑞这才回过神来,喊了他进来,听得刘忠那边回信,皇上后日下晌在西苑见他。沈瑞长长舒了口气,心里又有些茫然起来。

而世孙张仑和张会两兄弟则上折自辩,又表示既有人恶意将庄子记在他们名下用以陷害,他们便将这庄子捐与朝廷,或为官田,或贴补百姓,为大明财政尽一份心。

他们更是表示请查自家名下田亩,如有侵占,一律双倍退还。

赵文才是英国公府的人,英国公府罪是跑不掉的,这般光棍的捐霖出来、又装腔作势请清查自己田亩,也在情理之郑

但他们宗室凭什么把嘴里的肉吐出来?

辇穿梭在宫墙间,迎面又来了一队人,贴身内侍凑在辇边向荣王禀报,“是永康大长公主。”

荣王便叫人往侧边让了让。

永康大长公主进宫也有一会子了。

她当然是按例先往仁寿宫请安的,不料荣王跟里头哭呢,夏门窗俱开,这哭声大得院外也听得见。永康大长公主觉得不便进去打搅,就往熙寿宫张太后那边去了。

原本,她也就是想来打个照面,她素来是和张太后走得近的,有事自然也是去求张太后。

泾王与申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汝王更有益王、衡王两个已就藩的嫡亲兄弟。

宫中便盛传,母妃亡故、孤身一个的荣王是最好的继嗣人选。

如此张皇后母子岂能不恨荣王,便是弘治皇帝,瞧见他也颇为不快。因此才迟迟不肯与他选妃,指了封地又被扣着不许就藩。

待张皇后母子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对他是变本加厉的差。

当初给皇帝选妃时,还放出话去,要给荣王也选位淑女。荣王就怕是虚言诓骗他,还特地跑去了淳安大长公主的上巳宴,就想着用实际行动将这事儿坐实了。

齐松也不回绝,大大方方谢过收下,旁的却半个字也不露,一问三不知,直送了荣王出去上了辇。

荣王脸上笑容僵着,直到辇出了仁寿宫的视线,这脸子才撂下来。

这群阉货!他恶狠狠的将那涂了老姜的帕子塞进袖袋里,心中又将仁寿宫骂了十万八千次。这位真是从宪庙的后宫就开始装菩萨直装到了现在!就瞧她能不能装到死!

骂罢仁寿宫,又暗暗骂了皇上几句。他想着刚才出来时看见门口停的凤辇,不免又冷笑起来——精挑细选早娶亲,结果还不是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那子,没准儿是随了他娘。

“此一番下来,国库虽未见充盈,却也不再入不敷出了。”在杨府书房里,杨廷和这样与沈瑞盘点起皇帝这一年多以来的施政,又叹道,“然则,这些仍远远不够,今年来各地的灾荒、九边的战事,处处要钱,一个的西苑能填多少?”

不能光靠节流,还要开源。

先有清丈边镇屯田,自辽东始。

后有盘查各地粮仓草场,这未尝不是朝廷与地方争夺财政权的表现。

用盘查与重罚敲打过霖方官员,下一步要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