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是女炮灰[快穿] > 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445节

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445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们以为萧显与青萍冲破了家庭和旧观念的束缚,一切就能完美,万万没想到,这个世界的顽固超出想象,除了青萍的父母,居然还有那个贫穷落后的小镇!

然而许多人还是非常喜欢这个故事,陈先生认为,两人争取过,也曾得到过,两颗心始终在一起,那就是好结局。

其他人则认为,这是健康的结局,可以为爱痴狂,然而当爱情果然敌不过冰冷的现实时,又愿意好好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由始至终,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就是批判这部小说的那一拨人,对这个结局也给出了支持的声音。

郑先生讶异地看向她,“你怎么说这样的话?她现在与我再无关系,怎么会帮我?再说,过去的事,毕竟是我们不对。”说完见郑太太脸上的不以为然,不由得失望,“你何时起,竟变得如此尖酸刻薄了?”

郑太太当场就砸了碗,哭着回房了。

次日,郑太太红肿着眼睛,坐在沙发上将积累下来的《明日报》翻出来,把《相思》慢慢读完。

她读完之后,哭了起来,想起萧显与青萍的深情,再想到郑贤对自己的敷衍,更是悲从中来。

或许,在郑贤心目中,萧遥就是他心中那个青萍,而她不过是他为了门当户对而娶的人。

可是若写,该写什么呢?

郑太太看到《相思》被陈先生推荐过后,一炮而红,几乎是崩溃的,这些日子以来的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就《相思》那样的小说,放古代那是要被当作《西厢记》这类,禁止女儿家阅读的,论起文采,《相思》还远不及《西厢记》呢,凭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推崇?根本就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

郑太太气不过,整日里翻各报纸,特意找夸赞她的小说贬低《相思》的评论来看,可是一百篇,也就只有一篇,更多的,是把《相思》与她的小说放在一起,并认为论起艺术成就,她的小说还比不上相思。而拿来踩《相思》的,是《女子之路》!

郑太太看得暴躁不已,连孩子都忘了带,马上撰文反驳这种说法。

这多不容易啊!

王编辑看到自己看不上眼的《相思》竟然如此红,与《反哺》及《后宅赢家》相比也只是稍逊一筹,十分吃惊,也十分不解。

蒋玉莲道,“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此灵魂相知精神平等的爱情,自然受欢迎的!”说完有些不解,“自从我们《小说日报》出名之后,许多小说都是优先寄来我们此处的,这《相思》竟不曾寄来,可真奇怪!”

王编辑的脸一下子绿了,心里懊悔得几乎吐血。

萧遥收到徐编辑几乎是哀求她写小说的信,就哭笑不得。

她有预感,托陈先生的福,《相思》要红了。

《相思》的确红了,在陈先生公开声嘶力竭地推荐《相思》之后,《相思》的销量激增。

与陈先生有同样感想的人看了之后,也跟着狂吹,部分认为不值得如此赞誉的则马上撰文与陈先生这批人在文坛上辩论起来。

陈先生方认为:“此文写了平等的爱情,写了一对精神相通的灵魂伴侣为爱情、为自由而勇于反抗,甚至与家庭决裂,从两性关系上来说,这是男女最好的状态,他们平等且自尊自爱。从反封建角度来说,这是一曲成熟灵魂竭尽全力反抗的赞歌,不管最后如何收场,他们终究做了抗争!”

反方认为:“世上除了爱情,还有道德、责任以及许多,为感情而背弃一切,甚至罔顾家人与承诺,实在不值得倡导。若男女总是如此为爱痴狂,这世道迟早要礼崩乐坏。此文,与几百年前的西厢于主题上并无什么不同!”

当然,被徐编辑当成噱头宣传的60年后之华国,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相信的人十分激动,因为他们做梦都希望,把侵略者赶出华国,华国人自己当家作主,他们相信,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华国会变成那个样子的。

不信的人则表示,要让四万万同胞一齐吃饱穿暖,还有空闲时间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纵观历朝历代,即便是有名的盛世,亦做不到这一点。

而那些机灵的,见有人讨论《相思》这一类型的小说,又有人讨论未来的样子,干脆开始写类似的言情小说,不喜欢写言情小说的,则极尽所能地幻想,并在短时间内把两万的稿子寄到了《明日报》。

萧遥看了网络上的讨论,又看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爱情、对未来猜想的小说,哭笑不得。

郑太太这般想着,心中最后一丝优越感都消失殆尽,恨不得就此嚷嚷,醉红尘就是逍遥客,她们是一个人!

可是,说了又有什么用呢?

若《相思》卖不出去,被人批判,她嚷出来,还能让萧遥的名声受损,作家的身份蒙上一层灰色,可现在《相思》不仅以一己之力带红了《明日报》,还引发了文坛的论战,支持者压倒性地胜出,她嚷出来,完全无用,反而成全了萧遥!

很快,《相思》连载完成。

无数将美好感情寄托在这部小说的年轻男女们都哭瞎了眼睛。

她的小说居然连《相思》都不如,真是岂有此理!

发泄一通,郑太太的理智回笼,又翻了翻报纸,坚持认为有黑幕。当发现第一次发文推荐《相思》的,是北平大学的陈教授,更是坚持这般认为。

因此晚餐时,就对郑先生提起萧遥与陈先生。

郑先生听了便道,“说他们做什么?不是一个派别的。陈先生比萧遥大,又是成名已久的前辈,面对萧遥时丝毫不留情,多次与萧遥在文坛上论战,不见得是什么君子。”

郑太太马上酸溜溜地道,“你倒是为她说话,可惜她对你的困境视而不见,反要落井下石!”

这世上,竟有如此没脸没皮的编辑。

不过这位徐编辑最后提议的,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徐编辑建议她,若一时没有灵感,可以考虑虚构60年后的华国。他觉得,她在《相思》的结尾里关于60年后的描写虽然简短,但写得很好,定能鼓舞许多正在为国家复兴而奋斗的仁人志士。

萧遥放下信,琢磨了起来。

她其实并不知道几十年后,华国是怎样的,可是想想,又觉得自己或许知道。

然而此时广大知识分子为了反封建,步子迈得特别大,一个个声名赫赫的大人物登报与原配妻子离婚,迎娶心上人,和心上人没有感情之后,再次爱上另一个女人,时刻标榜婚姻自由,由于过火而使得这个时期的两性关系异常混乱,对他们来说,《相思》这种为爱痴狂的戏码,不知多贴合心意。因此,他们都旗帜鲜明地支持陈先生一派。

徐编辑不管那些文人是如何论战的,他兴奋得发狂,因为只是一天功夫,报纸销量翻了一倍,从5000份变成了1万份!

不仅如此,魔都并南方好几个大城市也极力要求购买这份报纸!

他的《明日报》在别处没有分社,因此只得让大社加上《明日报》的说明之后转载。

下班了,徐编辑与李编辑几个还舍不得走,看着辉煌的成绩,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