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欢喜农家科举记 > 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51节

欢喜农家科举记 第51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王复这么一想,又把全副心思投入到逃跑之中,好在他是主管刑名的典史,县牢自然来过不少次,加之他今日似有神明庇佑,一路出来,没有遇到太大阻碍,最多等上一等,就能顺利通过。

果然,今日运道非比寻常,约莫一刻钟的工夫,他跑出来了!

他逃出了县牢!

王复一瞬间,激动差点嚷了出来,但他不能,稍稍分辨了一番方向,准备往陶家跑去。谁想到头顶的天忽的一黑,他被什么兜头罩了个结实!

王复惊诧大叫,声音没出口,后颈一疼,什么都不知道了。

可他现在困在此处,邬陶氏知不知道他要被巡按提走了,要是邬陶氏不知道,怎么帮他?!

王复一时恼怒地一拳砸到狱卒给他换的木床上:可恨他通不出去消息,自己更是任人宰割!

然而就在此时,刚才给他送饭的狱卒忽然抽搐起来,不过几息,咣当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狱卒腰间的牢门钥匙露了出来,反射了一缕铁窗外的光,刺了王复一眼。

王复怔了一怔,猛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这般悠悠过了两天,这日一狱卒过来跟他送饭,饭菜全不如前两日,王复打眼一看就瞧见了。

他冷冷的哼了一声,眼神冰冰地看着狱卒。

谁料狱卒没怕了他,反而道:“典史老爷今日就吃这个吧,反正明儿起,你就跟着按台老爷吃饭去了,你爱吃什么,让巡按的人去给你弄呗!”

巡按?怎么回事?

王复这下开了口,“你什么意思?什么巡按的人?府衙的人呢?”

“请县尊上报府衙,尽早过来提人,就说府衙所虑有理,王复在县衙日久,关系错综复杂,未避免王复出现意外状况,由府衙的人尽早来提的好。”

这一次苗品没多问,他琢磨了一下前后,明白过来。

知县这样上报府衙,到时候王复跑了,知县处担责也就小了。再看他们另有法子,想来问题不大。

苗品答应去李知县处为众人说项,“但其他事项,你们可要办妥!”

话音一落,皇甫腾立时站了出来,拍着胸口道,“几位放心,这事到时候交给我来办,准成!”

但是苦了陶氏,她完全没了主意,而正在她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王家的管事居然找上来,说知县这回没有禁止王复和外联络,方才管事奉县衙之命,给王复送了一身干净衣裳,原因不外乎,王复实在太臭,导致旁人无法接近。

管事送了衣裳进去,亲自伺候着王复换了,王复看着目光呆滞,可却攥住管事的袖子,让管事将陶氏找来,“必须让她亲自来!”

把话带到,管事就回了王家。陶氏这里浑身发冷,站在厅里良久,才两脚如同陷进泥中一样,梳洗更衣,遵照王复的意思,去了牢中。

阴暗的县牢,各种气味和一股犹可闻到的鱼腥臭,呛得陶氏干呕了一口,她拼命压着,朝臭味的源头走去,她还没靠近,听到脚步声的王复突然跳了起来,一声怒吼直扑陶氏耳膜。

“蠢妇!快去找人救我!快去!让你爹去求你姑,让你姑去求孟家的人!把我救出去!快!”

天热的要命,这么个臭人跑上街,自然引人远远围观,有人眼尖一下认出了王复,高声喊着要抓住王复。

许是这喊声将王复吓到,他惊恐地边跑边往后看,直奔县衙而去,嘴里大喊着:“把我关牢里!把我关牢里!”

王复到底经历了什么,没人知道,但一县城的人,都在王复带来的腥臭味中捧腹大笑。

有那促狭的,嘴里已经说起了山东快板:

当里个当,当里个当,闲言碎语不要讲,讲一讲,典史老爷满身腥臭把牢闯!

这个想法把陶氏吓了一跳。

她虽然识得字不多,可《女诫》、《女论语》真的学过,嫁人从夫她知道,她怎么可以巴望王复死呢?这和谋杀亲夫有什么区别?

陶氏不敢再想了,又全心投入到寻找王复之中。这样没日没夜的寻找,又是好几日,完全没有王复的消息,连府衙县衙都收了人手。

陶母带着陶平过来劝她,“现在未尝不好,巡按来没法审案,说不定就饶过了!他若是死了,你带着孩子度日,好歹有产业,饿不着,他若是没死,这一篇翻了过去,时间久了,谁还有空提起?过几年,调旁的地方也能做官!”

“姑母也是这个意思。咱家不是没帮他,是他自己跑了,以后他若是真回来,说起此事,姐姐也不要一味在他脸前低声下气。”陶平道。

现如今,府衙县衙都在四处找人,更加急的两眼摸黑的是陶家。

王复能够顺利逃脱,必然有人协助,最可疑的就是陶家人。毕竟王复在安丘只有陶家这一门姻亲,而且陶家有钱有势,当然会帮这个女婿。

知县两次三番敲打陶家不要藏匿犯人,将陶家四位老爷轮番叫进衙门说话。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根本不知道王复在哪,被李知县明里暗里挟持,都跑到陶四老爷处算账,然而陶四老爷只有一句话,“我真不知道他在哪啊!”

陶家上下乱哄哄,全家到处找寻王复,还被人指责故意作态,陶家简直叫苦不迭。

若说陶家谁最难受,当属陶氏。

全身发麻到连站立都站立不住,王复扶着门抖声吼问:“你们到底是谁?!你们要做什么?!”

门外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接着,门忽然被打开了去。王复抓了一个人要问,可拳头砰砰地落在他身上。

“你们干什么?你们知不知道我是谁?!”王复惊恐大叫,但来的几人个个身高体壮,在黑夜里都能隐约辨得身形。

这些人直把王复往墙角里猛揍,王复被打得满嘴血沫,最后被扔到了鱼虾烂堆里。

只是他要的回答,一句都没有。

“时至如今,无非两个办法,一则尽快让巡按或者按察司提审,赶在知府提审之前将王复提走,如此,王复便不能让人在府衙动手脚了。”

他说得可真是大实话,苗品立时道:“巡按和按察司都在济南府,这一来一回要费不少时日,就算县尊这边压着人,拖延送至府衙,怕也拖延不了几日。”

葛家父子也点头。

按察司的大门在哪他们都不知道,怎么能尽快让省里的人提审呢?

魏铭当然知道这等情况,于是说来了第二个办法,“此法是一,另一则,就是不让知府衙门提走王复,自然也就无法审判了。”

……

天黑着,蝉鸣蛙鸣交叠在一起,王复浑身湿粘,身上溢出的汗臭味没什么,但屋中死鱼烂虾在暑热中蒸出来的味道,让他窒息,还不如像方才一样,晕死过去。

“这是哪?!谁把我弄过来的?!你们要干什么?!放我出去!”

屋子被封得死死的,声音喊出去还有回声,只是就是没有回应。如斯喊了几声,王复冷汗热汗混在一处,凑着门缝向外望去,只有黑夜,什么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或者说,王复什么都看不到,而黑暗中,会不会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

第88章 逃狱入狱

外边的天又晴又热,王复一路从昏暗的牢里,左躲右躲跑出监狱,被外面的阳光刺得恍惚。

时也,命也!

到底是他命不该绝,只要他逃出去,找到陶家,让邬陶氏出面,将事情锁在府衙之中,自己的罪名自然能洗脱!

要不然,还让巡按对他随意刮杀吗?!

那狱卒也不瞒他,“人家葛家告到了巡按那里,按台要提了你去审,知府衙门可管不着了,你要是还想靠知府衙门脱身,哼哼……”

狱卒没接着往下说,王复却浑身激起一层鸡皮疙瘩。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陶氏不是说邬陶氏传了信,道这事妥了吗?!葛家怎么会赶在知府衙门前边,找到了巡按?!

那怎么办?!巡按是上边派下来的官,他如何能通到?巡按肯定不会想知府一样,听了师爷的主意,将他轻饶过去,难道他这回真要完了?!

除非……让邬陶氏去找孟家的人。那巡按和孟家关系亲密,肯定能成!

——

县牢。

王复自从得了陶氏的消息,整个人都放松许多,见着狱卒待他不敬,不气也不怒,一个眼神杀过去,仍旧如从前一样,话都不多说一句。

他这般“傲气”,狱卒见了不免疑心,他是不是真的能出去。几个狱卒私下议了一番,觉得对王复还是好一点,万一他咸鱼翻了身,大家岂不是都吃不了兜着走?

狱卒对王复一天比一天客气,王复怎么感觉不到?他越发的趾高气昂起来,好像府衙的人一来,他就立时能无罪释放了一样。

第89章 下堂

巡按派来的人已经定下后日启程,将犯人王复和相关人证物证,一并带往青州府审。

只不过,巡按并不是要去青州府衙,而是建在府衙一旁的青州巡按察院。

审案人是巡按,当不是知府!

当王复在巡按的人刚到那日,跑到县衙自求关押,陶家就知道完了,王复这次再也不可能跑了,他们甚至不用讨邬陶氏的主意,就知道邬陶氏不会再管这件事。

其实邬陶氏原话更严厉许多,简直将陶氏骂成贱骨头一块,若不是陶氏轻贱自己,会被逼无奈设计诈婚,更不会事发之后只会往娘家求助。

陶氏自己也知道,可《女诫》、《女论语》都教她要以夫为天,王复更是满心都是子嗣繁茂、后宅安稳,她还能怎么样?

陶氏困惑了,王复已然没有下落。

然而就在巡按派人到达安丘县的那一天,王复居然出现了!

陶氏听人说,王复满身腥臭味地跑上大街,路过的人,离着十丈远全捂了鼻子。

原本府衙已经来了人,马上就要提走王复,打死她也想不到,王复竟然跑了,好几天下来,完全下落不明!

前两日,陶氏的姑母邬陶氏已经传了话来,说人必须得找到,再不找到,巡按的人到了安丘,这案子要想翻案,可就麻烦了。而邬陶氏的意思很明显,她不是没有本事翻案,但为一个王复,废这么大的工夫,搭这么多人情,她是不会做的。

陶氏听到这传话,就知道邬陶氏已经不快了。

可王复到底在哪?是生还是死,她一点都不知道!

她有一刻甚至想,要是王复真的死在外边了,案子是不是不用审了,这事是不是就这样过去了?那她是不是也……自由了?

王复瘫软了,而他此刻并没有想到,之后的每一晚,这几人不知在哪个时间,就会突然窜出来,熊掌一样的拳头,砰砰落在他身上,在那几天,他只要一听见门的响动,就会恨不能把自己埋在臭鱼烂虾里。

从白天到黑夜,无时无刻的恐惧笼罩着他。

——

县牢丢了王复,还是在知府衙门派人来的当天。在此之前,知县李帆已经连两次催促府衙前来提人,可等府衙来的时候,人还是跑了。

这事真的怪不得知县,那个晕厥的狱卒,不知道被谁下了药,倒在王复牢门前,而王复拽了牢门的钥匙,逃脱了。

他见众人都有些莫名,笑道:“把王复放了就是。”

“这个时候放了王复,县尊可是要担责的!”苗品到底是李帆的蒙师,听了这个吓了一跳。

魏铭却道不用,崔稚也笑道:“苗先生放心,有的是办法,必然能既不让县尊担责,还能拖到省里来提人。”

葛家父子和苗品半信半疑,魏铭笑笑,“只是还要县尊帮个小忙。”

“什么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