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重生宠后 > 重生宠后 第40节

重生宠后 第40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正如姜蕙说的,那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那些京城的名医,定是有好些可以像他们学习的。

姜济达一旁听着,此时松口气道:“宁大夫肯去再好不过了,到时候咱们前往京城,自会来请宁大夫的,宁大夫便不用自己雇车了,路上也热闹。”

与宁温相处的时间也颇多,因铺子好些时候都交给姜济达的,他挺喜欢这个年轻人的亲和随意。

宁温道谢一声。

药铺的事情处理完,姜蕙也放下了一桩心事,这几日都与姜瑜她们一处玩,因要去京城了,她们都得跟女夫子告别,几人想起以往,忍不住抹泪。

宁温道:“你可是要卖铺子?”

“宁大夫真聪明。”姜蕙微微顿首,她很想宁温一起去京城,可提出这个要求,总有些不好意思,呼出一口气才道,“虽然我在此处卖了药铺,可还是要去京城再开的,不知宁大夫可愿同行?”

不等宁温开口,她又道:“京城虽藏龙卧虎,却也能使得自己的医术得到更大的发挥,宁大夫或可考虑一二。”

听得出来,她多少有些担心。

宁温微微一笑:“我向来不看地方,只看钱。”

而且说实话,她内心也并不很想去京城,只他们一家的命运纠结在一起,二叔好不好,都关系到他们,唯有等到姜辞茁壮成长了,兴许才能独立开来。

但这一日还远得很,如今自然要团结在一起了,人多主意也多,才能越过越好,也能抵挡住难以预测的危机。

她叹一声,放下手中笔,那是时候要去跟宁大夫说一声了,倒不知他愿不愿意去京城呢?他的医术进步的很快,便没有李大夫,马大夫,只怕也能应付。

她也没单独去,而是叫姜济达陪着。

如今老太太更重规矩了,虽然这些规矩,姜蕙自己是不屑一顾的,她经历的太多,很多事情早已不看重,可为人处世,便是这样,长辈的话岂能真不听?

老爷子听着点一点头:“是这个理儿,老大,咱们一家如今住久了,再分开也不习惯。现在老二做了侍郎,怕是更忙了,家里事情是占不到边的,你去了也好搭把手。”

老爹老娘那么殷切的要求他去,姜济显便答应了。

老爷子又发令:“既然如此,你也先去京城,把咱们住的院子先置办好,好了写信回来,咱们再去,不然闹哄哄这么多人还租个地儿住,还能得了,乱成一团了,到时还得搬家。银钱你多带点,院子就照咱们现在这样的买,别吝啬钱,得空与老二商量一下。”

看老头子周到起来了,老太太夸赞道:“你阿爹说得真没错,我倒一时忘了,你过两日准备下就去罢。”

三人这就定下来。

长辈们说笑间,老太太叫姜瑜招待卫家二姑娘与三姑娘,言下之意自然是要她们亲近亲近,可有长辈在,总是拘束,她们自然就去园子里了。

姑娘家起先不熟悉,无甚话讲的时候,便互相夸赞,毫不吝啬言辞。

不过那卫铃玉不比卫铃兰会做人,看起来无甚耐心,姜瑜见状连忙叫人摆上点心吃食,这样便是不说话,总有东西吃,也不至于那么尴尬,卫铃兰笑道:“我这堂妹向来话少,你们莫要介怀。”

姜瑜忙道:“二姑娘言重了,倒是阿琼调皮,还请你们担待。”

姜琼这人好奇心重,此前就一直盯着卫铃兰瞧了,说话也直爽,没那么多规矩。

可要她好好对待卫铃兰,那是不可能的,故而她只安静的听着,倒是显得有几分木讷。

姜瑜几个现在才来。

老太太又令她们拜见卫二夫人。

胡氏与梁氏也是才到,她们一个忙着处理铺子,一个忙着内务,都是老太太派人去请的。

卫家在京都那是真正的名门世家,卫老爷子是太子太师,当今太子自小便是他辅导的,如今见到,都很尊敬的称他为老师,不过卫老爷子现已致仕,但大儿子仍是京中高官,任吏部左侍郎,至于二儿子,也就是卫二夫人的相公,却是没他大哥有才能,在工部任员外郎。

老太太与那卫二夫人正在说笑,见到她,忙招手:“这是卫家二夫人,卫二姑娘,卫三姑娘。”

姜蕙上去问好,再抬起头,目光却是落在卫二姑娘身上。

她的预感没错,还真是卫铃兰。

卫铃兰见她看来,微微一笑,很是礼貌的道:“不知姜姑娘在家排行第几呢?”

老太太笑道:“这是我大儿子的女儿,排行第二,与卫二姑娘倒是一般的。”

胡如兰道:“不送给谁,只是练着玩的,阿娘成天要我做女红呢。”

话是这么说,可这脸慢慢就有些红。

但众人都未注意,姜蕙靠着榻有些困,微微合着眼睛,这会儿老太太那里一个丫环过来道:“家里来客人了,老太太叫几位姑娘去正堂呢。”

姜琼好奇:“谁啊?”

“说是卫家二夫人,领着两位姑娘探亲回来,路过宋州,顺道来拜会下的。”

姜济达很快就去京城了,离去京都的时间越来越近,几个小姑娘也都渐渐兴奋起来,最近都在说京都的事情。

姜琼道:“那何二姑娘提起京城,总是一副瞧不见咱们的样子,真就那么好?不如咱们去了,求祖父祖母,叫咱们四处看看,我还真好奇呢!”

姜蕙斜靠在榻上,慢悠悠道:“便怕到时候你忙不过来,一会儿去拜见这家夫人姑娘,一会儿去拜见那家夫人姑娘。”

她已经可以预见头疼的事情了。

姜琼脸也黑了:“说起来,京城那么大,官宦人家定也是很多的。”

胡氏回去便与老太太说:“相公想叫大哥一家也去京城,只大哥还没决定,许是在同大嫂商量。”

老太太道:“这有何商量,咱们都去了,光留他们也不好,别说阿辞今年八月还得去京城乡试呢,到时考上了,兴许就留在京城了,老大,老大媳妇能不念着?且他也十六了,再看看,过得一两年,便得娶妻的。”

说到这个,胡氏喜上眉梢,凑过来道:“娘,要说这宝塔寺解签的还真灵,难怪叫咱们别急着给阿瑜定亲,原是有这等喜事!如今去了京城,那年轻才俊可多了。”

她一定得好好给女儿挑个好郎君。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喜道:“被你一说,还真是,咱们秀秀也能挑个好的。”

胡氏也舍不得,与老太太说:“我多封了一些银子与她,这女夫子真是有本事,看把阿瑜教得多好呢,到得京城,还不知道要找谁了。”k

老太太道:“船到桥头自然直,怕什么,反正阿瑜也学全了,另外几个不急于一时,慢慢找就是。”

胡氏想起一件事,哎呀一声:“咱们去京城,可是要做些新衣服呢?那边的夫人姑娘更是了不得了,都是些高门大户呢。”

老太太笑了,指指她:“我看你是忙晕了,这儿便是做了新衣服又能比得上京城?那边的衣料五花八门,裙衫应都时兴些,自然是到了那儿再去做的。”

“娘说的是。”胡氏脸红了红。

听到这话,姜蕙噗嗤笑了。

跟宁温这样的人说话,总是不费力气,她很大方的道:“给你翻一倍,哦不不,翻两倍,如何?”

京城寸土寸金,钱不似在这儿经用,宁温靠着这点钱,初期肯定是很拮据的,不过等他日后名扬天下,自然就会好了。

姜蕙一是为挽留他,二当然也是因上辈子的相救之恩,总是愿意多为他考虑一些。

宁温答应了:“甚好,在下原本也想去京城看一看。”

故而宁温再看到她时,已隔了好一阵子。

自打上回托姜辞送了支笔,她就再没出现过,算一算,得有半年了罢?

宁温暗道,大户人家的姑娘真是过得无趣,也可惜她那样的性子了,终究还是要困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

他瞧着姜蕙,多少有些惋惜。

“宁大夫……”姜蕙没发现,斟酌言辞道,“我二叔调任京城,想必你也知。”

姜蕙一早料到会如此,胡氏的弟弟一家都跟着要去京城的,他们怎会不去?难道以后家中外事要交给胡家管?

那不可能。

老爷子跟老太太瞧着平日里不显山露水,可都不是笨人,尤其是老太太,自然不会叫肥水留给外人,将来那些外事,最终还是要落在姜济达的身上的。

姜济达再不是她亲生的,那也是姜家的儿子,姜济显的手足。

不过她这药铺可惜了,将将有好苗头,如今却得卖了。

卫铃兰道:“这样甚好,不然越发生疏了。”

她通情达理,姜瑜心道难怪何家姑娘会称赞她,这样的姑娘,果真是叫人喜欢。

那是姜济显的下属了。

胡氏一早听说卫家,一开始还挺震惊,后来想到自家相公现乃三品官,那卫二老爷还得屈居在下,这心里不得不说,是舒心极了,但即便这样,卫家的根基是他们姜家拍马难及的,是以胡氏面上一点不露得意,说话间也是拍卫二夫人的好。

卫二夫人笑道:“我娘家便是住开封的,此次无事,也是托了你们姜二老爷的福,只我心里到底担心,过来看看。且我们家与何家也是相熟的,家里姑娘们关系很好,路过宋州,才去何家拜访过一次,知你们也要去京城了,早晚得见一面,这才冒昧上门。”

她这是对胡氏说的,虽然刚才已经与老太太说过。

胡氏笑道:“不知你们到,不然早该来迎接了。”

卫二夫人瞧见姜蕙,吃了一惊,她原本以为她那侄女儿卫铃兰长得够好看的了,谁想到,这一个却不输于她,只气质颇是不同,浑身上下有些狐媚气,这一点就大大比不上卫铃兰了。

须知她这侄女儿在京都可是有第一美人的称号的,故而骨子里也有些清高,只不曾表现出来,她有心挫挫她,连声夸赞道:“老夫人,您这女儿长得可真漂亮,像是天上下来的仙子呢,便是在京都都不曾见过这般的。”

老太太自然高兴,可她却也喜欢卫铃兰这样的姑娘,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可是比不上你们二姑娘呀,到底是京都闺秀。”

卫铃兰略微颔首:“老夫人谬赞了,我一看二姑娘出来,便知是有女夫子教导的。”

她为人谦逊,又生得美,言行举止落落大方,任谁都喜欢,姜蕙从头到尾不曾再说话,上辈子卫铃兰指使桂枝毒死她,那便是仇人了,只这一世,她必定不认得自己,她便是想要报复,好似也没有理由。

姜蕙一下子从榻上起来:“卫家姑娘?你可知道名字?”

☆、第038章

小丫环不知,摇摇头:“回二姑娘,奴婢也未见到人呢。”

姜琼笑道:“堂姐急什么呀,去了自然就知道的。”

原本几人聚在一起,穿得也随意,这要去见客了,自然得好好打扮打扮,姜蕙听得卫家,很快就联想到卫铃兰,哪里能不警惕,故而头一个就到得上房,都不曾与宝儿一道来。

“非常多,几个手都数不过来。”

姜琼的好奇心立时被她打击的烟消云散。

姜瑜笑道:“阿蕙,你别吓阿琼了,咱们家初去京城,定然是要结交朋友的,以后自会慢慢好的。”

胡如兰只竖着耳朵听,她已经见识了宋州的富饶,这京都,还真不敢相信,但听得会儿,又低头绣荷包。

碧蓝色的荷包上两只白鹤,形态优雅,姜琼凑过去道:“你这荷包还未绣好啊?瞧着真好看,倒是要送给谁呢?”

胡氏这笑容就淡了些。

二人说得会儿,老太太派人把姜济达找来,还有老爷子,三人坐下说话。

“便一起去京城罢,阿蕙这仁心堂虽然生意不错,可到得京城也一样的,再说,便是不开又如何?”老太太现在自觉儿子是三品官了,颇有些得意,“阿蕙便是老二侄女儿,那也是大家闺秀,没得还往外跑的。再说,老二又不在此做官了,你们留下作甚,便是那铺子,谁来照应?”

大树底下才好乘凉。

一家人,别说谁沾谁的便宜,有的沾光,总是好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